甘肃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5 卷
106
Journal of Northw est Normal U 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畅 45
2畅 3 宣传力度不够 , 知名度低
裕固族 、 藏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风情 . 莲
生活习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主要 包括婚嫁习俗 、 待客往来习俗 、 丧葬习俗等[ 1 ] . 甘肃省境内不同民族生活习俗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很 大差异 . 裕固族婚礼中新娘进门 , 新郎会将手中小 弓箭上的三支箭射向新娘 , 射中了便意味着两人会 相亲相爱 , 白头到老 , 反映了其婚礼文化的独特 性.
1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仅种类齐全 , 内容 丰富 , 而且特色鲜明 , 形成了与自然景观和历史文 化资源的有机结合 . 同时 , 在空间分布上与现有成
收稿日期 : 2009桘03桘26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2009桘08桘15 基金项目 :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社科校内基金资助项目(YZ0127115) ; 漳州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SS08031) 作者简介 : 王计平 (1973 — ) , 女 , 山西定襄人 , 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 .
近年来也开发了一些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 但大都是换汤不换药 , 缺乏创新意识 , 开发体系尚 未完善 . 景区的开发还是套用别的地区民俗文化旅 游的开发模式 , 对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 、 民族风情 的综合开发还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 , 重点也不突 出 . 总体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 , 缺乏富有 创意 、 个性鲜明 、 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
自古以来 , 饮食便被人们赋予审美 、 艺术 、 礼 仪 、 禁忌等文化内涵[ 1 ] . 甘肃省各民族都有自己 独特的风味饮食 , 食用的餐具 、 方式都各有特色 , 构成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 如裕固族的揪面片 、 酥油 炒面等 , 维吾尔族的抓饭 、 馕等 , 兰州的清汤牛肉 面 、 热冬果 , 临夏的酿皮子 、 炒面片 , 甘南的藏包 子等充分体现了各地各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 1畅 4 节会庆典 、 民间歌舞及文体活动旅游资源
S 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products in Gansu Province
WA NG Ji桘ping1 , WU Yan桘ji2
(1畅 Department of Tourism M anagement ,East China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 Shanghai 200237 , China ; 2畅 Department of M anagement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 Fujian , China)
甘肃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但目前甘肃省 境内很多独特的旅游资源仍未转化成旅游产品 . 同 时专门反映民俗文化的旅游景点相对较少 , 多数民 俗文化还未被深度挖掘 , 活动项目偏少 , 旅游产品 类别单一 , 而且以观光为主 , 参与性 、 体验性产品 较少 ,很多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利 用 , 未对游客形成很强的吸引力 . 2畅 2 产品特色不足 , 缺乏创意
民间工艺与民间艺术在适应劳动人民生活需要 和审美要求的过程中产生 ,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 地方 “土味” , 观赏性 、 收藏性强 , 既是旅游观光 的对象 , 也是旅游购物的对象[ 1 ] . 甘肃省各民族 不同的社会历史 、 风俗习惯 、 审美观点 , 形成了种 类繁多 、 工艺精巧 、 民族风格鲜明 、 极具特色的民 间工艺 . 如陇东的皮影和剪纸 、 兰州的黄河奇石和 刻葫芦 、 天水雕漆 、 酒泉夜光杯 、 卓尼洮砚 、 保安 腰刀等无不具有极强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
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王计平1 , 伍延基2
(1畅 华东理工大学 旅游管理系 , 上海 200237 ; 2畅 漳州师范学院 管理科学系 ,福建 漳州 363000)
摘 要 : 在分析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 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 根据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 本省西部和南部的特点 , 将甘肃省民俗旅游开发分成 1 个中心 、 2 个重点开发区和 4 条主要民俗旅游开发线 , 并对甘 肃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 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主要对策 . 关键词 : 民俗文化 ; 旅游产品 ; 开发对策 ; 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 F 590畅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988 Ⅹ (2009)05‐0104‐05
民族服饰是各民族人民为塑造本民族美好形象 创造出来的 ,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 民族性 、 传统性 及艺术性 , 是民族特征的综合体现[ 1 ] . 灿烂的服 饰文化构成了甘肃省民俗风情一个独特景观 , 如甘 肃省特有民族裕固族服饰别具特色 , 妇女穿高领长 袍 , 外套短衣褂 , 领袖襟均绣有丝线图案 , 喇叭形 的红缨帽上则更是群芳荟萃 , 美不胜收 ; 男子服饰 则符合西北男人风格一律的粗犷 , 氆氇长衫 , 细绒 毡帽 , 长筒皮靴 , 再加一把腰刀 . 藏族 、 蒙古族和 回族等民族的服饰也极具特色[ 3 ] . 1畅 3 生活习俗及饮食风味旅游资源
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仍处在起步阶段 , 宣传力 花山森林每年六月六的花儿山会 , 是甘肃民间花儿
度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 一些旅游产品还没有形成 山会之最 , 也是洮泯花儿盛会 .
品牌效应[ 4 ] . 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 民族 3畅 1畅 2 参与民俗产品的开发 游艺竞技项 Nhomakorabea , 地
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 是以民俗 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的文化旅游活动 . 它利用目的 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其文化吸引游客 , 满足不 同文化层次的求异需求 , 是一种生动活泼 、 强调参 与的新兴旅游产品[ 1 ] .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 , 位于黄土高原 、 内蒙古 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 , 属多民族聚居区 , 共 有 44 个民族 , 包括汉 、 回 、 藏 、 东乡 、 裕固 、 蒙 、 哈萨克 、 保安 、 撒拉 、 满 、 土 、 维吾尔等 12 个主 要民族 .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 , 成为 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 .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45 卷 2009 年第 5 期
104
Journal of Northw est Normal U 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畅 45 2009 No畅 5
2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甘肃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民俗旅游资源 , 目前一 部分已得到开发利用 . 如开创了甘肃省民间艺术旅 游专线 , 肃南裕固族风情 、 肃北蒙古族风情 、 阿克 塞风俗 、 天祝藏区风情等专项旅游 , 取得了较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 . 但目前甘肃省民俗文化 旅游产品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 ,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开发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 2畅 1 产品类别单一 , 吸引力弱
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
段 , 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散失在各地 , 有待于 进一步的开发[ 2 ] . 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 , 民俗 文化旅游一直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混杂在一起 , 未能 真正体现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 文中将甘肃省民俗 文化旅游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体 , 并与其他旅游类 型相互融和 、 相辅相成 , 使其成为甘肃省旅游业发 展中最具吸引力的产品之一 .
情 ,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 是旅游者体 验各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形式[ 1 ] . 如蒙古族的 “长 调整” 、 摔跤 、 赛马 、 射箭 、 拔河等都反映了逐水 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 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 . 此外 , 哈萨克族的赛马 、 叼羊 、 姑娘追 、 葡萄架下的歌舞 等也反映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 1畅 5 民间工艺与民间艺术旅游资源
105
熟的旅游线路相结合 , 具有良好的开发效应[ 2 ] . 1畅 1 民居建筑旅游资源
民居是在自然环境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宗教 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 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 形成的 , 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反映 . 甘肃省传统民居 建筑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 折射出 了其多个文化环境中不同群体的心态 , 构成了民俗 文化旅游资源中一道诱人的风景 . 甘肃省民居主要 有汉族的土木结构的平顶土房 、 陇东的黄土窑洞 , 哈萨克族的可以拆迁便于游牧生产和生活的毡房 , 蒙古族的蒙古包 , 甘南一带藏族的碉房等[ 1 ] . 1畅 2 民族服饰旅游资源
性 , 不易为外人所知 , 因而更应加强对外宣传 , 提 方婚礼及吃农家饭 、 住农家屋 、 干农家活的田园式
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 而目前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产 生活 , 大型旅游节推出的农家乐民俗旅游 , 可以让
品宣传基本是被动式的 、 间断式的 , 宣传内容零 旅游者饱览田园风光 , 领略田园情趣 , 享受田园劳
甘肃省境内各民族有很多形式不同 、 内容丰富 的节会庆典活动 , 其地方性和民族特征鲜明 , 生活 气息浓郁 , 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 如兰州社火 ,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 穆斯林的开斋 节 、 圣纪节 、 古尔邦节 , 回族 、 土族 、 保安族 、 撒
拉族 、 裕固族等民族的花儿会等各种节庆活动 . 民间歌舞文体活动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与当地风
Abstract : T 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types ,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 and existed problems of folk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in Gansu Province .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 of tourism resources w hich are relativity collect in south and w est ex tremes , the folk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of Gansu Province is plotted out one center of tourism , tw o key development areas and four tourism roads . Combing tourism developing trend of internal and overseas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 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folk culture tourism products . Key words : folk culture ; production of folk culture ; developmental measure ; Gan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