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测试题)一、选择题(50分)1、某村庄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10人,则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千分之十B 千分之二十C 千分之五D 千分之三十2、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亿大关A 70B 60C 50D 80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北美洲4、下列国家中,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的是()A 日本B 巴西C 德国D 中国5、某市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50万,其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A 25B 250C 2.5D 25006、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A 出生率减死亡率B 死亡率减出生率C 死亡率D 出生率7、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B 人口问题只在发展中国家存在C 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越慢越好D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8、下列地区人口稀疏的是()A 欧洲西部B 非洲北部C 亚洲东部D 北美洲东部9、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A 英语B 俄语C 汉语D 阿拉伯语10、清真寺是哪种宗教的建筑()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印度教11、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B 热带地区黑色皮肤有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C 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降水有关D 北欧人的鼻子高而长与夏季高温散热有关12、以下不属于黄色主要人种分布地区的是()A 大洋州B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C 北冰洋沿岸D 南美洲中部13、三大宗教中,教徒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宗教是()A 佛教B 基督教G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14、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A 语言文字B 风俗习惯C 人类体质特征D 经济水平15、下列语言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A 葡萄牙语B 俄语C 汉语D 阿拉伯语16、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1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英语B 俄语C 汉语D 阿拉伯语18、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流行的宗教是()A佛教 B 道教C伊斯兰教 D 基督教19、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B 聚落是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C 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基础上进一步演变而来D 大型超市属于聚落20、下列问题不属于城市聚落产生的问题的是()A大气污染加剧 B 生活垃圾污染C 噪声污染加重D 经济发展落后21、可以体现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的是()A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配套修建现代化建筑B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控制工业污染C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配套建设工厂D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开辟大量绿地22、关于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聚落的交通较为便利,高楼林立B 乡村聚落房屋不高但经济适用C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D 乡村聚落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23、我国南方的民居大多()A 沿河流而建B 沿山谷而建C 沿山脊而建D 沿山坡而建24、我国云南傣族的传统民居是吊脚楼结构,反映了当地的气候()A 寒冷B 干旱C 潮湿D 炎热25、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是()A 竹楼B 冰屋C 四合院D 窑洞26.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南美洲27、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①亚马孙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黄河、长江流域④恒河流域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8、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而死亡率为1.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2.2% 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 29、既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的地区是()A.东亚B.北美洲C.西欧D;大洋洲30、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A.人口的数量B.人口增长数量C.人口密度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31、到目前为止,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A.大洋洲B.南极洲C、非洲D、欧洲32、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A.就业机会增加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C.住房、交通紧张D.受教育机会增加33、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4、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①东亚②东欧、中欧③美国东北部、南亚④东南亚、南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5、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越慢越好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越快越好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6、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大洋洲3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B.汉语C、阿拉伯语D.俄语38、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A.黄色人种B.混血人种C、白色人种D.黑色人种39、伊斯兰教教徒分布最多的地区是()①北美洲的东部和西部②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③非洲的北部和东部④欧洲的东部和西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0、全世界的语言约有()A.2000种B、200种C、20000种D.1900种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种人皮肤淡黄色、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分布在亚洲B.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全部分布在非洲C.白种人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D。
非洲全部为黑色人种42、分布在非洲的主要人种是()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黄种人和白种人43、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A.喇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佛教44、印度南部的人种为()①黄种人②白种人③黑种人④混血人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5、现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通用的语言是()A.西班牙语B.法语C.阿拉伯语D、俄语46、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47、聚落的形态有()A、乡村和工厂B、牧场和城市C、城市和乡村D、牧区和林区48、城市环境问题有()A.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B、汽车越来越多C.大气污染严重D、绿化面积逐年提高49.屋顶比较平,是因为:()A。
气温较低B.气温较高C.降水丰富D.降水贫乏50、下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A.长江三峡水电站B.重庆永川大佛寺C.重庆大足石刻D.重庆永川茶山竹海51、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稠密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人口比较稀疏D.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52、下列现象中,由人口增长过慢造成的是…()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C.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53、a代表人口数量,b代表环境状况,c代表交通状况,d 代表城市化水平,e代表就业率。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是()54、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将会带来的问题有()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绿地面积扩大④就业机会增多⑤供水不足⑥犯罪率上升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⑤⑥55、同学们在观看世界体育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秦森。
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在()A.南美洲B.大洋州C.欧洲D.非洲56、下列国家与其民族和人种组合错误的是()A.中国——汉族——黄种人 B.德国——日耳曼族——白种人C.日本——大和族——黄种人D.俄罗斯——哈萨克族——白种人57、西班牙语在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是因为() A.拉丁美洲与西班牙是同一个民族,有共同语言B.二战后,大量西班牙人迁移到拉丁关洲C.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历史上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D.拉丁美洲的国家都说西班牙语58、从历史上看,英语使用广泛的原因是()A.英语书写方便,易读易学B.英语出现的历史悠久C.到英国留学的人员多D.殖民地扩张的结果59、中东地区的耶路撒冷是哪三大宗教的“圣城”?()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 D.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60、马致远的元曲“小桥、流水、人家”描绘的是()A.我国北方的乡村聚落B.我国南方的乡村聚落C.我国西北的乡村聚落D.我国青藏地区的乡村聚落61、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别是()A.建筑物和交通B.语言和风俗习惯C.食物和服饰D.劳动生产方式二、填空题(20分)1.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率和率决定的。
2.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一般地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3.城市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较。
4.控制人口增长过快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目标是:控制,提高,使人口的增长与相适应,与相协调。
5.全世界大约有多种语言,其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6、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即教、教和教三、读图分析题1、读下图,回答:(18分)(1)判断①处主要人种是人种;说语;主要信奉宗教。
②处主要人种是人种;主要信奉宗教。
③处主要人种是人种;说语;主要信奉宗教。
④处主要人种是人种;说语;主要信奉宗教。
⑤处主要人种是人种;说语;主要信奉宗教。
(2)①②③④⑥⑦六地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是,理由是人口稀疏的地区是2、读下图,回答:(12分)(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除南极洲外)图中没有显示数字的大洲是,其原因是(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大洲的国家多属于,,人口自然增长较低的大洲的国家多属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从上图可以看出,哪三个大洲的人口增长过快?长此下去,有可能产生哪些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3、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聚落的基本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按照这种划分,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聚落,这三种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来分析,共同点是(2)A、B、C三地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3)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6分)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填数码),这四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图中四个人口稀少地区的数字,并简述其原因。
⑶数码所在国家的居民为白色和黑色人种混居;数码所在地区的阿拉伯人较多;数码所在地区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
⑷数码④所在地区的居民多信仰教;数码②所在国家通用的语言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