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作文《中国式过马路》写作指导及范文

材料作文《中国式过马路》写作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

在欧洲国家、美国、澳洲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静立不动,绿灯一亮,鱼贯而过。

人们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

同是亚洲国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不亚于中国任何城市,但他们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凑够一撮人”结伴去挑衅红灯。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例文】
尊重规则
规则无处不在,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

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是规则就一定要遵守,不然就不能成以正果。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有社会生活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他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

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

”他便冒雨到图书
馆借书。

这位同志见眼前的正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他便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生活中,我们赢遵守的规则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了“规则”当中,不论是谁,规则就是规则,雷打不动,伟大的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正是有了像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有了和谐的人们、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

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

”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来一条大鱼。

父子俩很高兴。

突然,他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

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了回去。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

这位父亲用行动向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敬畏规则是一种态度;敬畏规则是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和
谐有序;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
【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以“规则”为核心:尊重规则,敬畏规则;“从众”与“从则”:遵从规则才是真正的从众,莫以从众坏规则;敬畏规则才能敬畏生命,维护规则就是呵护生命;挑衅规则就是挑衅公德,进步请从规则起步(规则与素质、文明),从规则看国民素质,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侥幸心理看不讲规则现象,由“中国式过马路”想到的——淡规则意识。

【点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

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

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立意的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