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火作业JHA分析表

动火作业JHA分析表

现场无关人员未清理,能量及危险物料没有封堵隔离(如盲板、拆除部分管线等),作业点设备吹扫置换不彻底,作业点周围可燃物没有清除或有效隔离,现场没有配备消防器材,或没有达到备用状态,高处用火作业没有配备接火设施,在用设备管线上动火前没有测厚确认。
着火、爆炸
盲板确认卡、现场作业条件确认卡
许可证签发人、办理人、甲乙双方监护人、作业人员多次多人确认。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作业活动)
(记录受控号):JZJ-01单位:精制车间工作岗位:通用岗位(工作活动)名称:动火作业№:JZJ-01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或潜在事件
(人、物、作业环境、管理)主后果控制措施L
S
R
评价级别
管控级别
建议新增(改进)措施
备注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用火作业许可超范围超时间使用,
甲乙双方监护人作业中途离开未停止作业,用火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站位不合理,
作业点无逃生通道,
劳动保护用品不齐全,
相互禁忌作业交叉进行,
受限空间内用火作业通风不良,
高处用火作业火花飞溅未有效控制,
高处用火作业无作业平台,
电焊回路搭接至其它设备,
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不足5米、两者与用火地点距离小于10米。
作业相关人员均接受相应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厂作业及从事监护工作。现场施工方案危害识别交底
3
5
15
2级
较大风险
08
用火作业过程
作业环境发生改变(如15米内可燃液体排放、30米内可燃气体排放、装置运行异常、天气情况恶劣变化等)仍继续作业,作业发生重大变更(如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作业点位置发生变化等)未重新办理许可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着火、爆炸、烫伤、机械伤害、触电、坠落、中毒、窒息。
用火点划定警戒区域并有效隔离,控制作业范围,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保证作业平台及逃生通道,采用强制通风等措施保证作业环境,视频监护设施全过程投用,回放检查。
3
5
15
2级
较大风险
09
作业结束
作业许可证没有完工确认,现场遗留火种或作业用具。
责任不清、着火、
3
4
12
3级
一般风险
分析人员: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 日期:
01
作业许可及方案准备
高风险用火作业没有制定作业方案并审批,对一级、特级作业没有申报,
没有开具作业许可证,许可证分级不正确,没有现场审签。
违规动火引发事故、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作业方案审批及作业许可制度。
3
5
15
2级
较大风险
02
作业风险识别与告知
没有完成风险分析,没有将风险分析结果及应对措施书面告知作业人员,风险分析不准确不全面。
分析结果不合格仍作业,分析时间与作业时间间隔超长,作业点大气环境分析采样范围不足10米。
责任不清、监管不到位、着火、爆炸。
现场使用便携式检测仪进行监测。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将采样设点、分析合格判定标准、时间间隔等要求在培训中强调。分析人员具有相应资质
3
5
15
2级
较大风险
07
作业条件现场确认
作业区域无警戒,
分析不准确、不全面引发事故、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风险辨识
加强现场检查,作业许可证与相应的风险告知书联合生效。
3
4
12
3级
一般风险
03
作业前人员准备
用火人无资格证,监护人及审批人无相应资质。
无资质动火引发事故、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
核对作业人员、监护人员资质。
3
4
12
3级
一般风险
04
作业前工具准备
可燃气与助燃气钢瓶混装混运,气瓶及相关附件如压力表损坏或未按期检验,气瓶磕碰,可燃气体钢瓶出口无阻火器,气带捆扎不规范,气瓶无防倒防砸防晒设施,气带老化,乙炔气瓶卧放;电焊机未有效接地、电气线路绝缘接地不良。
着火、爆炸、触电、机械伤害。
--
现场逐一落实
3
4
12
3级
一般风险
05
作业前物资准备
现场无相应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无灭火器、消防砂、防火毯、蒸汽或消防水带等。
着火、爆炸、烫伤、次生事故。
--
根据作业需要现场配备并确认处于备用状态。
落实教育培训,提高意识。
3
4
12
3级
一般风险
06
作业分析
作业前没有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