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测试题

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测试题

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测试题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 9036)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 9040),这些衰变是( ) A .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 .4次β衰变C .2次α衰变D .2次α衰变,2次β衰变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A .A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减弱点B .B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变为振动加强点C .C 点可能为振动加强点,可能为振动减弱点D .D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16.对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忽略气体分子势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D.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17.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 )A.飞船在Gliese581c 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B .飞船在Gliese581c 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C .人在Gliese581c 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D .Gliese581c 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18.在一些电磁现象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电场,其电场线为一个个同心圆,没有起点和终点。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方向为顺时针,虚线为经过圆心的一条直线。

已知该电场线图象中某一点的场强大小与方向和静电场的电场线具有相同规律。

则( ) A .在A 点放上一正点电荷,点电荷将受到向左的电场力 B .A 点的场强比B 点的场强大C .将一点电荷沿直线AB 移动,电场力不做功D .将一点电荷从A 点静止释放,点电荷会沿电场线做圆周运动19.匀速转动的长传送带倾斜放置,传动方向如图所示。

在顶部静止放上一物块,研究物块受到来自传送带的摩擦力,在物块下滑过程中,下列有关摩擦力的类型和方向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B .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C .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D .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 19题图 20题图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压表对应的读数分别为U 1、U 2、U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后,三个电压表读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ΔU 3,则( ) A .若U 1减小则U 3一定减小 B .U 1=U 2+U 3C .ΔU 1=ΔU 2+ΔU 3D .若U 3突然增大,可能是左侧的定值电阻断路 21.如图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ab 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铜制线圈c 中将有感应电流产生且被螺线管吸引的是( )A .向右做匀速运动B .向左做匀速运动C .向右做减速运动D .向右做加速运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22.(18分)(1)(9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一单摆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某同学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并数下"1",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5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秒表读数为 s;这段时间单摆做了 次全振动。

②某同学没有测量摆球的半径,只是改变摆线的长度做了多次实验,并记下了每次实验的摆线长度L 和相应的周期T 。

由以上实验数据能否求出重力加速 度? 理由是 (2)(9分)用伏安法测量一电阻丝在室温时的电阻值R x (约为4—5Ω).可选用的器材有:A 、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 ,内阻很小);B 、电压表V 1(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 Ω);C 、电压表V 2(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5K Ω);D 、电流表A 1(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5Ω);E 、电流表A 2(量程为3A, 内阻约为0.03Ω);F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5Ω,最大允许功 率1OW);G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最大允许电流2A);H 、开 关和若干导线.要求测量尽量准确。

①应选用的电压表为 , 电流表为 ,滑动变阻器为 .(填字母代号) ②在方框内画出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Rx 的电路图。

③为测得电阻丝在室温时的电阻,实验应注意 23.(16分)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所示,底部为半圆型,半径R两质量相同的小环用长为R 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

将AB 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A 环离开底部2R 。

不考虑轻杆和轨道的接触,即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1)AB 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型底部前,杆上的作用力(2)A环到达最低点时,两球速度大小(3)若将杆换成长R 22,A 环仍从离开底部2R 处静止释放,经过半圆型底部再次上升后离开底部的最大高度224.(18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30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2m/s的速率运行。

现把一质量为m=10㎏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经时间t=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高处,取g=10m/s2求:(1)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25.(20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A球的电荷量为+2q,B球的电荷量为-3q,组成一静止的带电系统。

虚线NQ与MP平行且相距3L,开始时MP恰为杆的中垂线。

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现在在虚线MP、NQ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求:(1)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2)B球整个过程运动的最大位移以及从开始到最大位移处时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3)带电系统运动的周期。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22.(18分)(1)(9分)①54.1,(3分) 24.5(3分) ②能(1分),作出T2-L图像后,可由图线斜率得出重力加速度(或由实验数据求出摆球半径,再由单摆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2分)(2)(9分)①B,(1分)D(1分),G(1分)②外接、分压(4分)③电流不要过大(2分)23.(16分)解:(1)对整体分析,自由落体,加速度g以A为研究对象,A有作用力。

(或列式或以B研究)2分(2)AB都进入圆轨道后,两环具有相同角速度,则两环速度大小一定相同(或通过速度分解得到两环速度大小相同)2分整体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2221252mvRmgRmg=+……3分gRv29=……2分(3)A再次上升后,位置比原来高h,如图所示。

由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222(=--+-hRRmgmgh……4分Rh)12(-=,A离开底部R)12(+……3分注:由于杆超过了半圆直径,所以两环运动如图。

24.(18分)解:(1)图中斜面长S=h/Sin300=3(m)1分设工件经时间t1速度达到v,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1=vt1/2 2分工件速度达到v后做匀速运动的位移S-S1=v(t-t1) 1分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v/t1 1分工件受的支持力F=mgcosθ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F-mgSinθ=ma 2分解得:μ22分(2)在时间t1内:皮带运动位移S皮=vt11分工件相对皮带的位移S相=S皮-S11分摩擦发热Q=μFS相 1分工件增加的动能E K=mv2/2 1分工件增加的势能E P=mgh 1分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W=Q+E K+E P1分解得:W=230(J)2分25.(20分)解:(1)对带电系统由动能定理得:2qEL=12⨯2m⨯v12,解得v1=2qELm,3分(2)设B球在电场中的最大位移为x,由动能定理得:2qE(L+x)-3qEx=0,解得x=2L,即:A已经出磁场了2分所以2qEL-3qEx=0,解得x=4L/3,s B=73L,2分此时B球的电势能的变化量△E P=E3qx=4EqL2分(3)向右运动分三段,第一段加速:a1=2qE2m=qEm,t1=v1a1=2mLqE,3分第二段减速:a2=qE2m,设A球出电场时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qEL=12⨯2m⨯(v22-v12),解得v2=qELm,2分t2=v1-v2a2=2( 2 -1)mLqE,2分第三段再减速:a3=3qE2m,t3=v2a3=23mLqE,2分所以T=2(t1+t2+t3)=(6 2 -83)mLqE。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