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ppt课件

玻璃ppt课件

玻璃
1
一、玻璃的发展概论
玻璃的历史源远流长,确切发明地尚无定论, 据最新的考古和玻璃历史研究成果判断,玻 璃的发源地应该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两河流 域所在地中东或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埃及是一个很早就知道玻璃制造奥秘的国家。 早在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玻 璃珠子和玻璃镶嵌片。公元前1550年至公 元前1500年之间,在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都 出现了玻璃器皿。
9
西周时期的玻璃器往往光素无装饰,色彩晦暗,质地 疏松,制作粗糙,时时会有造型不正的状况。春秋、 战国、两汉时期的玻璃器多以仿玉,光洁度好,工艺 水平较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器,多受异域 文化的影响,器物轻薄,透明度较好。唐代时受波斯 风格的影响,出现不少新的造型,风格亮丽,品种较 多。宋元时期则小巧精致,料器生产已趋规范。明代 玻璃器虽然较少,但工艺十分成熟,风格简洁大气。 清代玻璃器与前代迥异,数量多,色彩绚烂,工艺复 杂,并出口影响西方料器的生产,达到中国古代玻璃 工艺的高峰。
2
一、玻璃的发展概论
公元前4世纪埃及又发明了玻璃铸模工艺、车花、镌 刻和镀金工艺。公元前1世纪叙利亚人创造了吹制工 艺,可以将玻璃液随心所欲地吹成各种形态的器皿。
公元1世纪,罗马成为玻璃制造业的中心。罗马帝国 的玻璃工艺有吹制、吹模、切割、雕刻、镌刻、缠 丝、镀金等。5世纪以后罗马玻璃工艺逐渐衰退,到 8世纪,除了教堂的彩色玻璃镶嵌之外,欧洲的玻璃 工艺几乎灭绝。然而,这段时期中东地区的玻璃工 艺还在继续发展。叙利亚工匠把银盐注入玻璃溶液, 炼出了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大马士革、君士坦丁堡 和开罗是9至14世纪中东地区的玻璃生产中心。
4
欧洲玻璃工艺的另一个中心是波西米亚和德 国。13至15世纪的哥特时代,当地生产一 种墨绿色的玻璃器,被称为“森林玻璃”。
到16世纪,上端边缘向上伸展,形成小碗。 这种式样延续至今,被称璃的发展概论
17世纪,欧洲的玻璃工业发展迅速,法国 已经用铸造法生产大面积的玻璃镜和平板 玻璃。英国人发明了两项最重要的技术: 一是铅玻璃。二是熔化技术的革新,燃料 由木材变为煤炭,又使用了闭口坩埚。此 外,瑞士人狄南还发明用搅拌法制造光学 玻璃,为熔制高均匀度的玻璃开创了新途 径。
10
二、玻璃的种类及特性
1.定义 狭义:玻璃是由熔融物冷却硬化而得到的非 晶态固体。狭义的玻璃仅指无机玻璃而言。 广义:玻璃指某种材料只要显示出典型的经 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就称之为玻 璃。包括单质玻璃、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 所谓典型的经典玻璃的特征性质是指存在热 膨胀系数和比热的突变温度(Tg)。
3
一、玻璃的发展概论
12世纪,随着贸易的发展,威尼斯成为世 界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当时的政府为了垄 断玻璃制造技术,把玻璃艺人集中在与威 尼斯隔海相望的穆拉诺岛上。威尼斯玻璃 生产的鼎盛时期是15世纪到16世纪,产品 几乎独占欧洲市场。16世纪以后,开始有 玻璃工匠逃离海岛,分散到欧洲各地,玻 璃制造技术也逐渐传播开来。
清代自康熙时设立了宫廷玻璃场,已能生产透明玻 璃和颜色多达15种以上的单色不透明玻璃。清代的 缠丝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烟壶等,都是世界玻 璃艺术的珍品。玻璃鼻烟壶是鼻烟壶中的大类,制 作时间最长、品种最丰富。清宫造办处于康熙三十 五年(1696)建立玻璃厂,为皇家制造各种玻璃 器皿。从制造工艺上说,玻璃鼻烟壶分为套色玻璃、 单色玻璃,珐琅彩玻璃(右图)、搅玻璃(中图), 金星玻璃,内画玻璃(左图)等。
6
在玻璃工艺发展过程中,一 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玻璃与 建筑的关系。哥特建筑师们 利用玻璃来描绘精神的象征 符号:柔和的光线透过高高 的侧窗洒落进来,暗淡的教 堂中,光线集中在圣坛部分, 这样可以将人的思想朝天空 的方向引升。对于文艺复兴 时期的建筑师们而言,高大 的竖窗是地球上的天堂,窗 户上的七彩玻璃改变了光线, 形成了一种飘忽的氛围,唤 起心灵的回应。
13
玻璃的种类
普通玻璃:在高温下易软化,常用来制作窗玻璃、玻璃
瓶、玻璃杯等
14
玻璃的种类
石英玻璃:二氧化硅单一组分的玻璃。用水晶,硅石,
硅化物为原料,经高温熔化或化学气相沉积而成 。这种 玻璃硬度大可达莫氏七级,具有耐高温、膨胀系数低、耐 热震性、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良好,并能透过紫外线 和红外线。除氢氟酸、热磷酸外,对一般酸有较好的耐酸 性。常用于制造化学仪器、高压水银灯、光导纤维。
11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当熔体冷却到f点时,
物 质
开始固化成玻璃,

这时的温度称为玻 璃化转变温度(或
能 与 体
脆性温度)。 Tg是

区分玻璃与其他非
随 温
晶态固体(如硅胶、

树脂等)的重要特
的 变
征温度。


12
2.玻璃的种类 分为普通玻璃和特种玻璃两大类。 普通的工业玻璃制品主要包括:瓶罐玻 璃、器皿玻璃、保温瓶玻璃、平板玻璃、仪 器玻璃、电真空玻璃、封接玻璃、泡沫玻璃、 玻璃微珠、眼镜玻璃及玻璃纤维。 特种玻璃主要包括:玻璃光纤、溶胶- 凝胶玻璃、生物玻璃、微晶玻璃、石英玻璃、 光学玻璃、防护玻璃、半导体玻璃、激光玻 璃、超声延迟线玻璃及声光玻璃等。
7
中国古代制造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周代以来的文学等文献中曾出现:“缪琳”、 “火齐”、“琉璃”、“颇黎”、“明月珠”等, 后人对此的注解多笼统地称之为不同种类的玉石, 即“五色石”。两汉时期,西方国家的玻璃传入 中国以后,才有了玻璃之称。中国的琉璃与西方 的玻璃成分区别很大,前者所含的元素是铅、钡, 后者则是由钠钙为主。中国的琉璃材料最初是从 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 加工然后制成琉璃。考古发掘,证明西周时期已 经有琉璃制品,据专家分析,这些琉璃多与人造 珠玉有关,通常将半透明的称为“璃”,透明的 才称“玻璃”,后来又有药玉、罐子玉、硝子、 料器等名称,而以料器一名使用最为普遍。到了 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 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由于民间很难得 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看成与玉器一样珍贵。 宋以后各朝,玻璃器皿种类增多,用途与人民生 8 活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