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宣威各行政区域概况

宣威各行政区域概况

宣威各行政区域概况1.宣威市宛水街道宛水街道成立于2002年9月30日,位于宣威市城南,东与东山为界,南同虹桥街道办事处相连,西和落水镇接壤,北至建设街与西宁、双龙街道办事处隔街相望,总面积51.45平方公里。

介于东经103°35'-104°40 ',北纬25°53'-26°44'之间,年平均气温12.7°C-14°C,年平均降雨量985.5毫米。

辖丰华、龙泉、西河、学苑、宛水、新南、望城、柳林、宣电、新文十个社区和祯祥一个村。

辖区人口72181人,常住人口57181人,流动人口15000人,农业人口20589人,人均耕地0.54亩。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4元。

该街道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紧扣经营城市、服务城市两大主题,突出基础设施、民营经济、城市化、特色农业四个重点,狠抓社区服务、卫生环境、文化、治安五项建设,与辖区单位居民共同营造经济繁荣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家园。

2.宣威市双龙街道位于宣威城东北片区,东接东山镇,南至建设街与宛水街道相邻,西至振兴街北段与西宁街道隔街相望,北与来宾镇接壤,辖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村民委员会,58个居民小组,26个村民小组。

2004年年末总户数12130户,总人口48094人,其中农业人口24529人、非农业人口12987人、流动人口10578人,劳动力14516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6.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69人。

国土面积41.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80公顷,其中水田241公顷、旱地726.67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400平方米,海拔1978米,年平均气温13度,年平均降水量975.2毫米。

有林地面积2032.67公顷,其中经济林103.27公顷、防护林1926.67公顷。

年内完成工程造林7.53公顷,退耕还林.。

结合城区实际,积极拓展和培育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在已有花香菇、山地白菜、食用菌、大棚蔬菜、大棚西瓜的基础上,2006年又进一步引进扩大獭兔、野鸡、花卉、等适宜特色农产品种植,逐步形成合理化的布局,专业化的种植格局,为全街道农民增收拓展空间,到目前,全街道发展山地白菜种植300亩,食用菌50亩,花香菇25万袋,大棚蔬菜100亩,大棚西瓜350亩,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同时,按照“依托城市发展,服务城市致富”的思路,充分利用地处城区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山地蔬菜为主攻方向,加大对蔬菜产业的生产扶持、培育力度,到目前,全街道种植春夏蔬菜4000亩,发展商品蔬菜基地700亩,将实现产值650万元以上。

3. 宣威市西宁街道西宁街道位于云南宣威市,辖4个社区,7个村委会,87个居(村)民小组,108个自然村。

总户数13941户50330人,其中常住人口44130人(男23830人,女20300人,非农人口12136人),流动人口62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9‰。

国土面积197.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496.33公顷,其中水田372.87公顷,有林地面积1400公顷,干果林面积476.67公顷,水果林70.67公顷,森林覆盖率79.6 %,最高海拔西洋塘梁子2382.7米,最低海拔赤水滚水坝1886米,年平均气温13.5 ℃,年降雨量930毫米。

国内生产总值5748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271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862万元,工业总产值32850 万元。

农村经济总收入9368.0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 2261.76元,增长9.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051元/人,辖区固定资产投资1亿多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2万元。

辖区内有乡镇企业729个,从业人员6465人,乡镇企业总收入85019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58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1840万元。

年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789.13公顷,粮食总产1376.5万千克,年末大牲畜存栏4869头(匹),生猪出栏60823头。

4. 宣威市虹桥街道办事处属于宣威市区的南大门,处于东经103˚40΄13˝――104˚20΄30˝、北纬25˚50΄――26˚24΄35˝之间,是宣威较大的一个平坝,境内最高海拔2700米,最低海拔1961米,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扇形区域地势。

国土面积29.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055.65亩、林地11396.50亩,年平均气温13.4℃,属温带高原季风气候。

全年霜期140天左右,有霜日40天左右,日照2018小时左右,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

宣—天高等一级公路、贵昆铁路穿村而过,虹-落柏油公路顺村而行,出入周边乡镇相当便捷,辖区内水泥路面平坦无碍、四通八达,车行人走十分方便。

2002年10月,原板桥镇的虹桥、马房两个办事处合并成立了虹桥街道办事处,辖虹桥、北云、月牙3个居委会和马房村委会,共40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2008年末有15165人。

5.宣威市板桥镇板桥镇位于宣威市南部,距市区17公里,海拔1960-2725米,年均气温13.4℃,年降雨量934毫米。

国土面积395415亩,林业用地面积178868亩,其中天然林141347亩,人工林5332亩,防护林6650亩,经济林9552亩,疏林地2129亩,灌木林地10151亩,未成林造林地3737亩,森林覆盖率47%。

板桥所辖的村落有:东屯,板桥,西边,庄子,下村,龙津,龙源,鸭堂,歌乐,木乃,土城,石缸,永安等地。

板桥街道市场是板桥整最繁华的地区,板桥政府在板桥办事处和西边办事处的交界处,东面是东河,西面是西河。

西河水清澈而凉,所以有句俗话说:“最凉不过西河水,最滑不过板桥人”的说法。

6.宣威市来宾镇位于云南宣威市,辖14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22220户81091人,其中男41296人、女39795人,农业人口72817人,非农业人8 274人,少数民族136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 36人。

全镇国土面积241.66平方千米,有林地96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5%,牧地232公顷;法定耕地3617.80公顷,其中旱地2743.47公顷,水田874.3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00.00平方米。

有旱地水浇抽水设备32站,抽水机38台,三面光沟渠7.55万米,有效灌溉面积1220公顷,水利化耕地占法定耕地面积的43.3%。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20公顷,比上年6246.67公顷减26.67公顷;粮食总产量2258.30万千克,比上年 2103.50万千克增154.80万千克,农业人口人均有粮306千克。

完成优质玉米样板133.33公顷,优质稻样板33.33公顷;马铃薯双垅高墒样板120公顷,秋薯样板50公顷,秋荞样板33.33公顷。

种植韩国甘椒33. 33公顷,丹波黑大豆13.33公顷,青首萝卜40公顷,加工型白菜33.33公顷。

推广专用型玉米良种9000千克,生物多样性种植2000公顷,优质水稻种植400公顷,脱毒加工型马铃薯1133.33公顷,推广地膜覆盖技术73 3.33公顷。

烤烟种植面积553.33公顷,完成产值960万元,同比增54万元,完成农特税198万元。

各类化肥用量按折纯法计算181.35万千克,农膜用量17.40万千克,农药用量2.16万千克。

生猪存栏 6.01万头,比上年减3164头;肥猪出栏6.96万头,增5222头,肥猪出栏率116%,商品率75%;大牲畜存栏6792头,出栏120头;羊存栏3325只,出栏473只;家禽存栏4.43万只,出栏3.97万只,产禽蛋11.36万千克。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6亿元,比上年增6008万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3元,增8.1%;农民人均纯收入2069.7元,增6%。

7.宣威市龙场镇龙场镇位于宣威市东北部,距市城区 23.5 公里,地处东经104 °11′52″~104 ° 26'58" ,北纬26 °11′38″~ 26 ° 29'36" 之间,跨经度15′06″,纬度17′58″。

东与格宜镇接址,南与东山法乐河为界,西与来宾镇毗邻,北接乐丰乡,东西最大横距1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3公里,国土面积262平方公里。

1973年调整社、队规模后成立龙场公社,辖15个大队。

1984年改为龙场区,1988年1月撤区建乡为龙场乡。

今为龙场镇。

8.宣威市倘塘镇倘塘镇位于云南宣威市北部,距市城区43公里,地处东经104°3′18″---104°18′17″,北纬26°21′24″---26°39′8″之间。

东连龙场、乐丰;西接龙潭、得禄;南与来宾接壤,北与会贵州威宁隔马摆河相望,总面积383.74平方公里。

该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即倘塘村委会、宜木戛村委会、德宜村委会、鲁乍村委会、兴隆村委会、新堡村委会、英阿村委会、东冲村委会、启龙村委会、旧堡村委会、铺子村委会、发赛村委会、三岔村委会、茂宗村委会、贝古村委会、法宏村委会、松林村委会、新乐村委会。

全镇总户数19561户,总人口774 10人。

其中:农业人口75307人、非农业人口21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人口密度为201.7人/平方公里。

居住着汉、回、苗、彝等10个民族。

粮、烟、猪、煤是该镇的四大支柱产业。

2005年(未),粮食总产3900.4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09亿元,烤烟产量207万公斤,产值2532万元,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年未存栏83621头,出栏83048头,肉产量9855吨。

煤炭企业有39个51对井口,年产煤量达210万吨。

9.宣威市得禄乡得禄乡位于宣威市境西北部,东经103°50'50"至104°04'20"、北纬2 6°22'40" 至26°31'50"之间。

东西最大跨距22.2公里,南北最大跨距1 6.8公里。

东与倘塘相邻,东南接龙潭,西南连务德,西与会泽县大井接壤,北与威宁县哲觉镇交错为界。

乡政府驻地得禄村距市区56公里。

2007年,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117个村民小组,10307户38611人,其中男20515人,占53%;女18096人,占47%;农业人口37414人,占97%;非农业人口1197人,占3%;少数民族人口1304人,占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