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2铁道学院2010-2011学年第1学期2008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 任课教师:希太、明军 考试时间:120分钟学 号: 姓 名: 班 级: 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 )缓考( )补考( )重修( )提前修读( )注:将所有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最后一页为草稿纸。
一、 填空题(每空1分,15题共20分) 1. 控制系统由 两部分组成。
2.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和 两种。
3. 按其数学模型是否满足 ,控制系统可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4. 随动系统是指 。
5. 经典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 以为基础;现代控制理论采用的数学模型主要以为 基础。
6. 工程上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 。
7. 广义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特点 。
8. 校正元件按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 和 等。
9. 系统频率特性指标中的谐振频率是指 。
10.系统传递函数与其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关系是 。
11.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
12.某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tet t y 2)(-+=,0≥t 。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
13.在工程控制实践中,为使系统有满意的稳定性储备,一般其幅值裕度应满足 。
14.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
1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9)(+=s s s G K ,则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单位斜坡输入所引起的稳态误差分别为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1.下面关于微分环节的控制作用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使相位滞后 (B)减小系统的阻尼 (C)抗高频干扰 (D)使相位超前 2.稳态误差除了与系统的型别、传递函数有关外,还与下述哪一项有关? ( ) (A) 阶次 (B) 振荡频率 (C) 阻尼比 (D) 输入信号类型3.二阶振荡系统幅值衰减的快慢取决于: ( ) (A) d ω (B)n ξω (C) 特征根实部绝对值 (D) 特征根虚部的分布情况 4.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完全取决于: ( ) (A)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极点位置 (B)系统的初始状态、输入及其传递函数 (C)系统的传递函数 (D)系统的固有特性5.相位滞后校正环节相当于: ( ) (A )低通滤波器 (B )高通滤波器 (C )带通滤波器 (D ) 带阻滤波器 6.下图为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则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 系统的输出为0,2)(2≥=-t et tω (B) 系统的输出为0,)(≥=-t e t t ω(C) 系统传递函数为)12(1)(+=s s G (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调整时间为2s 7. PI 控制类似于: ( ) (A) 增益调整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校正 (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8.某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1)(+=s s G ,则输入t t r 2sin 2)(=时稳态输出的幅值为: ( )(A )2(B )2/2 (C )2 (D )1 9.已知下列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1)(1()1)(1()(432165++++++=s T s T s T s T s s T s T K s G (所有参数均大于0),则下图中所给幅相曲线中正确的是: ( )10.用Nyquist 稳定判据判断上面第9小题所给开环系统所对应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A)0=P ,1=Z ;不稳定 (B)0=P ,2=Z ;不稳定 (C)0=P ,1=Z ;稳定 (D) 0=P ,0=Z ;稳定三、简答题(2题共10分)1、简述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中三频段分析法及其适用围。
2、相位超前校正与相位滞后校正在应用方面有何不同? 四、计算题(4题共30分)1.(4分)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如下所示,求其传递函数,要求写出结果即可。
2.(6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15.0(20)(+=s s s G 。
利用matlab 分别绘制开环系统N 氏图、bode 图、稳定性图,给出稳定性表示值,并利用单位脉冲响应进行稳定)(1s G)(s R)(s C)(2s G)(3s G)(4s G )(1s H)(2s H)(3s H)(5s G性验证。
3.(10分)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输入信号为221)(1)(t t t t r ++=,0≥t 。
试分析系统稳定性及误差。
4.(10分)已知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⑴试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s G ,并计算其相位裕量。
⑵若上图为校正后的系统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图,而原有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0)1.01(100)(s s s G +=,求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s G c 。
五、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期中测验、考勤和实践环节,共20分)。
铁道学院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2008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A )标准答案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基础 任课教师:希太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 级:机械0801,1-6一、填空题(每空1分,15题共20分) 1.控制对象和控制器 2.分析法、实验法 3.叠加性4.在外界作用下,系统的输出能相应于输入在广阔围按任意规律变化的系统5. 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方程6.将非线性函数在平衡点附近展开成Taylor 级数,然后去掉高次项以得到线性函数 7.既不允许大的动态误差e(t)长期存在,又不允许大的误差变化率长期存在 8.反馈校正、顺馈校正9.幅频特性A(ω)出现最大值Amax 时的频率 10.拉氏反变换11.闭环系统特征根具有负实部 12.te221=-13.大于6dB 或大于214.传递函数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s 的左半平面 15.3;61;91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D) (D)(C )(B)(A ) (B) (C) (D)(A )(D ) 三、简答题(2题共10分)1、简述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中三频段分析法及其适用围。
答: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可分为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低频段通常指幅频特性曲线在第一个转折频率以前的区段(11T <ω),其特性由积分环节和开环增益决定,反映了系统的稳态精度;中频段通常指幅频特性曲线在系统转折频率附近的区段(C C ωωω101.0<<),反映了系统的平稳性和快速性;高频段通常指幅频特性曲线在中频段以后的区段(C ωω10>),反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三频段分析法适用围:单位负反馈的最小相位系统且其闭环稳定。
2、相位超前校正与相位滞后校正在应用方面有何不同?答:相位超前校正常用于系统稳态特性已经满足,响应速度较快,但动态指标如相角裕量过小,超调量过大,调节时间过长的情况。
特点:特点:增大了相位裕度,加大了带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动态过程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由于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不变,稳态精度提高较少。
相位滞后校正利用滞后网络的高频衰减特性,使系统校正后截止频率下降,从而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
特点:可以加大低频段和增益,而对高频段影响不大。
对于高精度,而快速性要求不高的系统常采用滞后校正,如恒温控制等。
(为了满足严格的稳态性能要求,在采用无源校正网络时,超前校正要求一定的附加增益,而滞后校正一般不需要附加增益;对于同一系统,采用超前校正系统的带宽大于采用滞后校正时的带宽。
当输入端电平噪声较高时,一般不宜选用超前网络补偿。
) 四、计算题(4题共30分) 1.(4分))()()()()()()()()()()()(1)()()()()()(15432134323254321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2.(6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参考答案如下: clear,s1=zpk([],[0,-2],40); sb1=feedback(s1,1) figure(1)subplot(2,2,1);nyquist(s1),grid subplot(2,2,2);bode(s1),grid subplot(2,2,3);margin(s1),grid subplot(2,2,4); impulse (sb1),grid [Gm,Pm,Wcg,Wcp]=margin(s1)3.(10分)解:⑴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01123=+++m m m K K s K K s s T τ (2分)由劳斯判据可得系统稳定条件: m T ,1K ,m K ,τ均大于零且m T >τ。
(3分)⑵稳态误差分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21++=s T s s K K s G m m K τ,为II 型系统,对加速度输入有差。
(2分)对输入信号221)(1)(t t t t r ++=,0≥t ,由叠加原理可得统在上述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 mss K K e 11=。
(3分)增大PD 控制器的增益K 1,可以减小对于加速度信号的跟踪误差。
4.(10分)①12221(1)(1)4()1(1)(1)100K K s K T s W s s T s s s ++==++。
(2分) 120lg 40lg |40k ωω=-=,所以100K =。
2100(0.251)()(0.011)K s W s s s +=+ 。
(2分) 法一---近拟计算:21004()1251cc cc A ωωωω⋅==⇒=⋅ (2分)0110009.662501.0tan 2525.0tan 180180)25(180=⨯-⨯+-=+=--ϕγ(2分) (法二---较准确计算: 由图知当100=ω时有:dB A 05.15241lg201)10001.0(1001)10025.0(100lg20)100(222-==+⨯⨯+⨯=68.174005.151lg 100lg lg 100lg =⇒=--c c ωω)05.15-011022.6768.1701.0tan 68.1725.0tan )68.17(180=⨯-⨯=+=--ϕγ)②2100(10.1)s W s+前=,2100(0.251)(0.011)s W s s ++后=,得: 0.251(0.011)(0.11)s W s s +++c =2分)五、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期中测验、考勤和实践环节,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