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精品课件
一、使用呼吸机的目的、适应征及相对禁 忌征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及作用:
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 体需要。
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
3、降低呼吸肌做功。
4、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
5、通过呼吸机特定的装置进行肺内雾化治疗 。
6、其它。
精品课件
(二)呼吸机使用的适应征: 1、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3倍或小于1/3者
缺点: 创伤较大,可发生切口出血或感染。 需要特殊护理,经常更换敷料。 操作复杂,不适用于紧急抢救。 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可能造成气管狭窄。
精品课件
(二)连接方式的选择 1、病情的缓急程度 2、机械通气的时间 3、是否需要反复使用呼吸机 4、气道分泌物的多少 5、意识状态 6、气道梗阻情况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7、气管切开处的纱布要经常无菌更换。 8、注意室内空气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9、提高机体抵抗力,保证水分、营养供给 ,维持组织器官的血液及氧供应。 10、若发生感染,应行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 验,选用有效的抗菌素。 11、及时治疗气道闭陷、肺不张。
精品课件
(五)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报警项目 常见原因
精品课件
(二)呼吸机撤离的方法 1、直接撤离 2、分次或间断撤离
(1)准备 (2)改变通气模式 (3)间断脱机 (4)拔除人工气道 (5)严密观察病情
精品课件
(三)脱机失败的原因 1、原发病因未解除 2、呼吸肌长期废用 ,未得到充分的营养和
锻炼。 3、应用镇静剂期间。 4、病情不稳定,或原发病加重,再度出现
精品课件
4、通气模式 (1) 压力控制通气(PCV) (2) 容量控制通气(VCV) (3) 补充自主呼吸用力的通气新模式 (五)呼吸机的协调
精品课件
十、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呼吸机 治疗
一、机械通气的作用 二、使用机械通气的指征 三、人工气道的建立 四、呼吸机参数的设定
1、通气模式 2、通气量 3、吸/呼比 4、吸入氧浓度(FiO2) 5、PEEP
精品课件
(八)吸气平台 (INSPIRATORY PAUSE) (九)叹息(SIGH) (十)高频通气(HFV)
精品课件
四、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
(一)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 1、接口和鼻夹 2、紧闭面罩 3、喉罩 4、经口气管插管 5、经鼻腔气管插管 6、气管切开插管
精品课件
1、接口和鼻夹
适应征: 神志清楚,能合作,短时间用呼吸机者。
五、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
1、确定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征。 2、判断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征,进行 必要的处理。 3、确定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4、确定机械通气方式。 5、确定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MV)。 6、确定补充机械通气MV所需的频率(f)、潮 气量(TV)和吸气时间(IT)。
精品课件
7、确定FiO2。 8、确定PEEP。 9、确定报警限和气道压安全阀。 10、调节湿化、湿化器。 11、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
(二)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 1、插管初期并发症 (1)损伤 (2)循环系统紊乱 2、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 (1)导管阻塞 (2)导管误入一侧总支气管 (3)导管脱出 (4)呛咳 (5)气管粘膜溃疡 (6)皮下、纵隔气肿:多见气管切开患者
精品课件
(三)机械呼吸直接引起的并发症 1、通气不足 2、通气过度或呼吸性碱中毒 3、气压伤 4、低血压、休克、心输出量减少 5、心律不齐 6、胃肠充气膨胀 7、肺不张 8、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9、上消化道出血 10、水潴留
精品课件
二 、呼吸机的分类
(一)按作用部位分:直接气道加压;体外 式 (二)按驱动的方式分类:气动、电动 (三)按吸、呼气切换方式分类:定压、定容 (四)按通气频率分类:常频、高频 (五)按复杂程度分类:简易、多功能、麻醉 (六)按应用的对象分类:成, 以氧气为动力的 简易呼吸机 使用电脑控制的 常规呼吸机或高 频喷射呼吸机
电源报警 外接电源故障或蓄电池 对因处理 电不足
精品课件
报警项目 常见原因
处理方法
TV或MV低 气道漏气;机械辅 对因处理;增加机械
限
助通气不足;自主 通气量;增加机械通
呼吸减弱
气量或兴奋呼吸
TV或MV高 自主呼吸增强;报 适当降低机械通气量;
限
警限调节不适当 调整报警限
气道温度过 湿化器内液体过少; 加适当蒸馏水;对症
或=100-年龄×0.04) 。
精品课件
(三)引起的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的常见病因: 1、上呼吸道梗阻 2、吸入氧浓度不足而致的低氧血症 3、ARDS、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肺水肿、哮喘 等 4、中枢性呼吸衰竭 5、COPD 6、神经肌肉疾病
精品课件
(四)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征: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未经引流的气胸。 4、低血容量休克。 5、心肌梗塞并发的呼吸衰竭。
精品课件
三、常用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功能
(一)间歇正压通气(IPPV)P
精品课件
(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触发窗
精品课件
(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精品课件
(四)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
精品课件
(五)压力支持通气(PSV)
精品课件
(六)分钟指令性通气(MMV) (七)压力控制通气
处理方法
气道压下 通气回路脱接;气管导 迅速接好脱接管道;
限
管套囊破裂或充气不足 套囊适量充气或更换
导管
气道压上 限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通 无菌吸痰;调整导管 气回路、气管导管曲折;位置;调整报警上限; 胸肺顺应性降低;人机 药物对症处理 对抗;叹息通气时
气源报警 压缩空气和氧气压力不 对因处理 对称(压缩泵不工作或 氧气压力下降)
(正常成人16-24次/分); 2、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1/3者(正常成人为
8-12ml/kg); 3、生理无效腔/潮气量大于60%者; 4、肺活量小于10-15ml/kg者; 5、PaCO2大于50mmHg (COPD除外)且有继续升
高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者; 6、PaO2小于正常1/3者 (正常为95-100mmHg,
优点: 体积小、机械死腔小、容易固定、使用方便 。
缺点: 气流从口腔通过,有刺激作用。 舌后坠或舌大时通气阻力增加。 口腔护理、吸痰不便。 可能造成胃肠胀气。
精品课件
2、紧闭面罩
适应征: 神志清楚、合作、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者。
优点: 使用方便。
缺点: 容易漏气。 增加一定的机械死腔量。 舌后坠时可造成通气量不足。 有可能造成胃肠胀气。 对面部有压迫作用,病人自觉不适。 不易口腔护理和吸痰。
精品课件
(四)肺部感染及其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无菌技
术,尽量避免气道损伤。 2、呼吸机管道要消毒。 3、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 4、湿化器和雾化器中应使用无菌蒸馏水或
生理盐水。 5、在呼吸机应用初期可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 6、呼吸道局部可雾化或注入庆大霉素或多
粘菌素B。
精品课件
(三)气管插管的护理 (四)气管切开的护理 (五)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1、意义 2、吸痰管的选用 3、吸痰方法 (六)心理护理教育
精品课件
九、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机械通气治疗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二)适应症 (三)人工气道的选择 (四)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1、通气量 2、吸/呼比 3、PEEP
呼吸障碍。 5、气道分泌物多、肺部感染未控制。 6、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依赖。 7、不具备撤机条件。
精品课件
八、呼吸及治疗期间的护理
呼吸机治疗期间护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病人情况的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 (二)多而繁重的一般护理和治疗的实施。 (三)气管插管或切开的特殊护理。 (四)呼吸机通气效果的观察和紧急情况的诊断
精品课件
4、经口气管插管
优点: 插管容易,适合于急救场合。 减少死腔量。 管腔相对大,吸痰容易,气道阻力较小。
气道密封较好,呼吸机治疗效果好。
精品课件
4、经口气管插管
缺点:
下颌活动及口腔分泌物易造成导管移位、脱出 。
清醒病人不易长时间耐受,一般可留置3~7天 。
口腔护理不方便。
可产生牙齿、口咽损伤。
精品课件
3、喉罩
适应征: 安静、合作、短时间使用的承认呼吸机治疗。
优点: 使用方便,可避免胃肠胀气,利于吸痰。
缺点: 对咽喉部有刺激作用,需要适当的咽喉表面麻 醉。 容易脱出。
精品课件
4、经口气管插管
适应征: 因严重低氧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时间机 械通气,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者。 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返流物或 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存在着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道 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病人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 机械呼吸和治疗者。
通气不足 逐渐恶化 有紫绀现象,或面部过 度潮红 波动明显 不明显或呼吸困难 PaCO2↑、PaO2↓、pH↓ 降低 不协调或出现对抗
精品课件
七、常见问题及处理
(一)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不协调 1、表现:人机对抗 3、常见原因:不合作、病情变化、 并发症出现(气胸、肺栓塞、循环 障碍)等 4、处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呼吸功能不全
有机械通气指征
呼吸完全停止
在,但MV不足
自主呼吸存
控制呼吸 机械辅助呼吸
IPPV 10~20
HFJV <300ml
<10
肌松剂
RR>30
TV<100ml
<2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