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说课稿课件
1、猜谜激趣导入,引出课文主题 2、欣赏丰收景象,分享秋收喜悦 3、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学习分类 4、体会收获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 现代教育学、心 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儿童参 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1、猜谜激趣导入,引出课文主题(2-3分钟)
红公鸡, 绿尾巴, 一头钻进泥底下。
(打一蔬菜)
古诗《锄禾》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教材
说得失
秋 天 的 收 获
本节课,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做
游戏的心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 通过猜谜语、欣赏秋天收获的图片,做游戏 给收获物分类,听故事,唱古诗等,引导学 生去猜一猜,看一看,分一分等,为学生奠 定了情感基调。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兴趣盎 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完成 本课教学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标准为秋 天的收获物分类,比如可以从颜色、味道、大小、 软硬等等方面去分类 .
设计意图: 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发散了,思路变 宽了,学习的热情自然就更高了!而且这个活动的开展 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的,这样能够让每个学 生都有积极地情感体验,在实际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 《品德与生活》
《秋天的收获》 说课
河南·济源 邵原镇实验小学 王应应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教材
说得失
秋 天 的 收 获
收集
交流、 分享
让学生在认识秋天收获 物的同时感受丰收的喜悦, 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不易, 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尊敬劳动者。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教材
说得失
秋 天 的 收 获
1
通过各种感官认识 了解秋天收获的果实繁 多,初步学会用分类的 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 动,增强劳动意识,懂 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 付出劳动的人。
教学 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 充分参与,观察、体验、 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
2、通过猜一猜、看一看、 分一分等活动认识秋天的 收获物。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讨论
游戏
交流
动手 实践
情景 模拟
调查 研究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
题的过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 法。
本模式的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感悟明理,育情导行 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教材
说得失
秋 天 的 收 获
情感目标:体验丰收的 喜悦,懂得劳动成果的 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pēnpēn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càncàn dào tuō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dī
一粒稻谷一滴汗, 爱惜粮食理应该。
4、体会收获不易,珍惜劳动成果(10—15分钟)
在以后的生活 中,你会怎么爱 惜粮食,避免浪 费呢?
根据新课标中以引领儿童过有道 见些的常认秋 见知天 的目的 收标收 获:获物认物的德泉识,特的,身了征边生关解,常这并活注为并理利念用,儿以童儿的童生的活与生经能课提力活验堂高目为,,学标源反会习:与效能人率积合。极作参, 能用不同的标准正映确儿分童类。成长的需求的要求。
学 习 目 标
教学 重难点
脱下红黄衣, 七八个兄弟, 紧紧抱一起, 酸甜各有味, 谁见谁欢喜。
(打一水果)
奇怪奇怪真奇怪, 头顶长出胡子来。 揭开衣服看一看, 颗颗珍珠露出来。
(打一农作物)
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 《品德与生活》
《秋天的收获》
2、欣赏丰收景象,分享秋收喜悦 (3—5分钟)
2、欣赏丰收景象,分享秋收喜悦 (3—5分钟)
培养品德 良好
以儿童的生 活为基础
乐于探究
热爱生活的儿 童为目标的活 动型综合课程
品
生活性
德
开放性
与
生
活动性
活
基于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我校大胆地提 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 “新课改下教学文娱特色的实践研究”科研 课题。旨在通过教学文娱,把学生从枯燥、 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营 造主动、愉悦、多元的课堂。
3、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学习分类(10—15分钟)
现在的儿童,一般很难理解农民伯 伯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 那么如何彻底摒弃灌输式教学和形式主 义教学的条框,追求德育无痕呢?
4、体会收获不易,珍惜4、体会收获不易,珍惜劳动成果(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