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仿真实训

化工仿真实训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仿真实训》实验报告年级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离心泵单元 (1)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简介操作说明事故处理思考题换热器单元 (11)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简介操作说明事故处理思考题液位控制单元 (23)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简介操作说明事故处理思考题脱丁烷塔单元 (35)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简介操作说明事故处理思考题附图 (48)实训一离心泵单元一、工作原理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常需对液体进行输送或加压,能完成此类任务的机械设备称为泵,而其中靠离心作用工作的叫离心泵。

由于离心泵具有机构简单、性能稳定、检修方便、操作容易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据统计超过液体输送设备的80%。

所以离心泵的操作是化工生产中最基本的操作。

离心泵由吸入管、排出管和离心泵主体组成。

离心泵主体分为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

转动部分由电机带动旋转,将能量传递给被输送部分,主要包括叶轮和泵轴。

固定部分包括泵壳、导轮、密封装置等部分,叶轮是离心泵中使液体接受外加能量的部件。

泵轴的作用是把电动机的能量传递给叶轮。

泵壳是通道截面逐渐扩大的蜗壳形体,它将液体限定在一定的空间里,并能将液体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导轮是一组与叶轮旋转方向相适应,且固定于泵壳上的叶片。

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的泄漏或空气体倒吸入泵内。

启动灌满了被输送液体的离心泵后,在电机的作用下,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叶轮的叶片推动其间的液体转动。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甩向叶轮边缘并获得动能:在导轮的引领下沿流通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泵壳流向排出管,液体流速逐渐降低,而静压能增大,排出管的增压液体经管路即可送往各目的地。

以此同时,叶轮中心处因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因贮槽液面上方压强大于叶轮中心处,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不断地从吸入管进去泵内以填补被排出液体的位置。

因此,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液体便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由此可见,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告诉旋转的叶轮。

离心泵的操作中有两种现象是应该避免的:气缚和气蚀。

“气缚”是指在启动泵前没有灌满被输送液体或在运转过程中渗入了空气,因气体的密度远小于液体,产生的离心力小,无法把空气甩出去,导致叶轮中心所形成的真空度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尽管此时叶轮在不停的旋转,却由于离心泵失去了自吸能力而无法输送液体,这种现象就称为“气缚”。

“气蚀”指的是当贮槽液面上的压力一定时,如叶轮中心的压力降到等于被输送液体当前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叶轮进口处的液体会出现大量气泡,这些气泡随液体进入高压区后又迅速被压碎而凝结,致使气泡所在空间形成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大速度冲向气泡中心,造成冲击点上有瞬间局部冲击压力,从而使叶轮等部分很快损坏,同时伴有泵体震动,并发出噪音,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就叫“气蚀”。

二、工艺流程简介来自界区的49℃带压液体经调节阀LV101进入贮槽V101,V101压力由调节器PIC101分程控制在5.0atm(表),当压力高于5.0atm(表),调节阀PV101B打开泄压;当压力低于5.0atm(表),调节阀PV101A打开充压。

V101液位由调节器LI101控制进料量维持在50%,液体经泵P101A/B送至界区外,泵出口流量由调节器FIC101控制P101A/B送至界区外,泵出口流量由调节器FIC101控制在20000kg/h。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三、操作说明(一)、冷态开车1、准备工作(1)盘车;(2)核对吸入条件;(3)调整填料或机械密封装置;(4)确认所有调节器设置为手动,调节阀,现场阀处于关闭状态。

2、贮槽V101充压、充液(1)打开调节阀LV101,开度为50%,想贮槽V101充液;(2)待V101液位大于5%后,缓慢打开压力分程控制调节阀PV101A向V101充压;压力达到5.0atm,将PIC101设定为5.0atm,投自动。

(3)带V101液位达50%左右,将调节器LI101设定为50%,投自动。

3、灌泵排气(1)灌泵①全开泵P101A入口阀VD01,向离心泵充液;②待泵P101A入口处压力指示为5.0atm,开始排气。

(2)排气①打开P101A泵后排空阀VD03,排空不凝气;②当泵后排空阀VD03的出口有液体溢出,即显示标志为绿色,表示泵P101A已无凝气,关闭VD03,启动前准备工作就绪。

4、启动离心泵P101A(1)启动泵P101A;(2)当泵出口压力PI102大于入口压力PI1101的1.5~2.0倍后,全开泵出口阀VD04。

(3)依次全开泵出口流量调节阀FV101前、后手阀VB03、VB04,逐渐开打调节阀FV101的开度,使PI101、PI102趋于正常值。

5、调整微调调节阀FV101,当测量值与给定值相对误差在5%以内,且较稳定,将FIC101设定为正常值,投自动。

①仿DCS图②Field图③评分表(二)正常运行熟悉工艺流程,维持各工艺参数稳定;密切注意各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发现突发事故时,应先分析事故原因,并做出正确处理。

①仿DCS图②Field图③评分表(三)正常停车1、贮槽V101停进料将调节器LIC101设置为手动状态,关闭调节阀LV101,停止向V101进料。

2、停泵(1)当贮槽V101液位小于10%,关闭P101A泵出口阀VD04;(2)停泵P101A;(3)关闭泵入口阀VD01;(4)打开泵前泄液阀VD02;(5)将调节器FIC101设置为手动状态,并一次关闭调节阀FV101及其后阀VB04、前阀VB03。

3、泵P101A泄液(1)全开P101A泄液阀VD02;(2)当VD02出口不再有液体泄出,显示标志为红色,关闭VD02.4、贮槽V101泄液、泄压(1)当贮槽V101液位小于10%,打开V101泄液阀VD10;(2)当贮槽V101液位小于5%,打开泄液阀PV101B;(3)当V101泄液阀VD10出口不再有液体泄出,显示标志为红色,关闭VD10。

①仿DCS图②Field图③评分表四、事故处理事故名称主要现象处理方法P101泵坏1、P101A泵出口压力急剧下降2、FIC101流量急剧减小切换到备用泵P101B:1、全开P108B泵入口阀VD05、向泵P108B灌液,全开排空阀VD07拍P101B的不凝气,当显示标志为绿色后,关闭VD07;2、灌泵和排气结束后,启动P101B;3、待泵P101B出口压力升至入口压力的1.5~2倍后,打开P101B出口阀VD08,同时缓慢关闭P101A出口阀VD04,以尽量减少流量波动;4、待P101B进出口压力指示正常,按停泵顺序停止P101A 运转,关闭泵P101A入口阀VD01,并通知维修工调节阀FV101阀卡FIC101的液体流量不可调节1、打开FV101的旁通阀VD09,调节流量使达到正常值;2、手动关闭调节阀FV101及其后阀VB04、前阀VB03;3、通知维修部门P101A入口管线堵1、P101A泵入口、出口压力急剧下降;2、FIC101流量急剧减小到零按泵的切换步骤切换到备用泵P101B,并通知维修部门进行检修P101A泵气蚀1、P101A泵入口、出口压力上下波动;2、P101A泵出口流量波动(大部分时间达不到正常值)按泵的切换步骤切换到备用泵P101BP101A泵气缚1、P101A泵出口压力急剧下降;2、FIC101流量急剧减小按泵的切换步骤切换到备用泵P101B因电脑原因未能完成离心泵的事故处理操作。

五、思考题1、若两台性能相同的离心泵串联或并联操作,其输送流量及扬程较单台离心泵相比有什么变化?答:1)两台泵串联,流量不会发生变化,但扬程有叠加作用。

2)两台泵并联,要求有相同的扬程。

最终流量叠加扬程不变。

2、离心泵出口处压力过高或过低应如何调节?答:1)入口压力过低,是因为安装高度过高,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汽蚀,降低安装高度即可增大入口压力,入口压力过高,只要不是太高,是不会影响使用的。

2)出口压力过高,则将阀门开打一些,压力就会降低,反之,若出口压力过低,则只要将阀门开度调小即可。

3、什么叫汽蚀现象?答:汽蚀现象是由液体汽化所引起的,与泵的安装高度有关。

含气泡的的液体进入叶轮后,因压强升高,气泡立即凝聚。

气泡的小时产生局部真空,周围液体以高速涌向气泡中心,造成冲击和振动。

尤其当气泡的凝聚发生在叶片表面附近时,众多液体质点犹如细小的高频水锤撞击着叶片;另外气泡中还可能带有些氧气等对金属材料发生化学腐蚀作用。

4、泵发生气缚的主要现象以及后处理步骤是什么?答:主要现象:泵出口压力骤然下降,同时流量也显著下降。

处理步骤:先关闭泵的后阀,在关闭泵。

实训二换热器单元一、工作原理在化工、能源、动力、冶金、机械、等工业部门中,常常涉及到换热问题。

特别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许多过程和单元操作,都需要进行加热或冷却,所以,对化工等行业的人员来说,换热器的操作技术培训是很重要的基本单元操作训练。

热的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是无物质宏观位移的传热方式,发生于静止物质内;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引起的热交换,常伴生有热传导。

由热的原因产生电磁波在空间的热传递是辐射传热,它不需要有传递介质。

化工生产中所指的换热器,常指间壁式换热器,它利用金属壁将冷、热两种流体间隔开,热流体将热传到壁面的一侧(对流传热),通过间壁内的热传导,再由间壁的另一侧将热传给冷流体,从而使热物流被冷却,冷物流被加热,满足化工生产中对冷物流或热物流温度的控制要求。

本单元选用的是双程列管式换热器,冷物流被加热后有相变化。

在对流传热中,传递的热量除与传热推动力(温度差)有关外,还与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成正比。

传热面积减少时,传热量减少;如果间壁上有气膜或垢层,都会降低传热系数,减少传热量。

所以,开车时要排不凝气;发生管堵或严重结垢时,必须停车检修或清洗。

另外,考虑到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尽量减小温差应力和局部过热问题,开车时应先进冷物料后进热物料;停车时则先停热物料后停冷物料。

二、工艺流程简介冷物流(92℃)经阀VB01进入本单元,由泵P101A/B,经调节器FIC101控制流量送入换热器E101壳程,加热到145℃(20%被气化)后,经阀VD04出系统。

热物流(225℃)由阀VB11进入系统,经泵P102A/B,由温度调节器TIC101分程控制主线阀TV101A和副线调节阀TV101B使冷物料出口温度稳定;过主线阀TV101A的热物流流经换热器E101管程后,与副线调节阀TV101B来的热物流混合(混合温度为(177+2)℃),由阀VD07出本单元。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三、操作说明(一)冷态开车1.启动冷物流进料泵P101A(1)确定所有手动阀已关闭,将所有调节器置于手动状态且输出值为0;(2)开换热器E101壳程排气阀VD03(开度50%);(3)全开泵P101A后手阀VB01;(4)启动泵P101A;(5)当泵P101A出口压力达到9.0atm(表)时,全开P101A后手阀VB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