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利润表分析

第三讲利润表分析

基本准则中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税法中的收入,一切能够提高企业纳税能力的收入。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1.1“营业收入”
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注意:
• 1.确认的具体标准 • 2.品种构成 • 3.区域构成 • 4.关联方比重 • 5.行政手段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2.4 管理费用
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 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 公司经费.
管理性费用 发展性费用 业务性费用 经营性费用 责任性费用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2.5 财务费用
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 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1.4 营业外收入
1.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款收入、 盘盈利得、捐赠利得、政府补贴等;
2.技术转让收入反映研发工作; 3. 债务重组方式: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 修 改其他债务条件; 4. 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区别? 5、不会涉及流转税,但需计入利润总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1.2 投资净收益
目的: 1.利用闲置资金(金融资产投资) 2.战略发展的需求(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 1、企业不应动用正常生产经营资金进行投资。 2、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3、公允价值变动,并没有改变投资收益的数额;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3. 利润类项目的分析
3.1 营业利润
3.2 利润总额
3.3 净利润
利润表质量分析
利润表质量分析
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
1.永久性差异: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即
一旦发生是永远存在的。
(1)确认收益的差异。
如企业购买国库券取得利息收入,按会计制度规定计入会计 利润,但按税法规定不计入应税利润。又如税法规定,纳税人 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 品、产品的,均按货价与成本的差额计入应税利润。但会计 制度规定可按成本价转账,不产生利润。
注意的几点
1.财务费用 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应
计入有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成本,不包括在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内。
上市公司造假:该费用化的资本化,资产虚胖虚胖的; 民营企业造假:该资本化的费用化,利润表面黄肌瘦;
26
注意的几点
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中最可以操纵的就是“计提”。譬如有的公司计提绿化费、 福利费,坏账损失等,这一切,都会列入管理费用。通过多提或少提,来 操纵利润。
3.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玩会计数字游戏,主要游戏规则 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推迟或提前损失,典型表现为某个年度出现巨 额亏损———让我一次亏个够!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2.2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与营业收入相匹配
包含: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 育费附加、等;
2.3 销售费用
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 质量保证损失、展览费、广告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 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 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任务1 了解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3.利润表分析的内容: 利润额增减变动-------水平分析 利润结构----------------垂直分析 重要项目分析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1. 收入类项目的分析
这里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 借款费用,应计入有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成本,不包括在 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内。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2.6 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2.7 营业外支出
包括哪些?
2.8 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费用分为哪两个部分?
第三讲 利润表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讲 利润表分析 本章内容:
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利润表项目分析 利润表综合分析
任务1 了解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任务1 了解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2.利润表分析的目的 正确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业绩 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与信贷决策提供信息
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
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
2.时间性差异:差额在本期发生,但随时间的推移在以后
一期或若干期会发生逆转,即从各期总和看,最终应税利润和 会计利润之间差额将消失而不会永远存在,是“暂时”的。
(1)确定收益期的差异。
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 算时,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 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份额,调整投资的账面 价值,并确认当期投资损益。但按照所得税法规定,这部分 投资收益需待投资企业实际分得利润或被投资企业宣告分 派利润时才能计入应税利润,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任务2 利润表项目分析
2. 成本费用类项目的分析
2.1 营业成本”项目(不对外公开)
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 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的发生额合计分析填列。
注意: 1.关注企业存货发出的方法及变动; 2.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间的匹配关系。 可计算:“营业成本对营业收入的比率”指标;
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
(2)确认费用或损失的差异
如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支出按会计制度规定直接计入 当期销售用中。由于广告费数额往往较大,而且企业长期的 广告宣传可能会带来品牌效应,乃至形成著名商标,这样的 品牌、商标、商誉,都会使企业长期受益,而不是仅仅对某 个或几个经营年度发生作用。所以税法规定企业每一个纳 税年度可扣除的广告费用支出不得超过销售收入的2%,超过 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这实际上要求企业 发生的广告费支出按受益期较为均匀地摊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