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含解析)

2019中考数学专题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cm,高为8cm,若它的高不变,将底面半径增加了2cm,体积相应增加了192πcm,则R=()A.4cmB.5cmC.6cmD.7c m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cm,若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以成为一个正方形,则长方形的长是()A.5cmB.7cmC.8cmD.9c m3.如图(1),把一个长为m,宽为n的长方形(m>n)沿虚线剪开,拼接成图(2),成为在一角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后的一个大正方形,则去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B.m﹣n C.D.4.一个角比它的余角大25°,那么这个角的补角是()A.67.5°B.22.5°C.57.5°D.122.5°5.元旦那天,6位朋友均匀地围坐在圆桌旁共度佳节.圆桌半径为60cm,每人离圆桌的距离均为10cm,现又来了两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的距离,再左右调整位置,使8人都坐下,并且8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6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A.=B.=C.2π(60+10)×6=2π(60+π)×8D.2π(60-x)×8=2π(60+x)×66.一标志性建筑的底面呈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在其四周铺上花岗岩,形成一个边宽为3米的长方形框(如图所示).已知铺这个框恰好用了504块边长为0.5米的正方向花岗岩(接缝忽略不计).若设此标志性建筑底面长方形的宽为x米,给出下列方程:①4×3(2x+3)=0.5×0.5×504;①2×3(2x+6)+2×3x=0.5×0.5×504;①(x+6)(2x+6)﹣2x•x=0.5×0.5×504,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①C.①①D.①①①7.要锻造直径为2厘米,高为16厘米的圆柱形机器零件10件,则需直径为4厘米的圆钢柱长()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40厘米8.一只方形水箱,其底面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箱内盛水,水深4米,现把一个棱长为3米的正方体沉入箱底,水面的高度将是()A.5.4米B.7米C.5.08米D.6.67米9.用A、B两种规格的长方形纸板(如图1)无重合无缝隙的拼接可得如图2所示的周长为32cm的正方形,已知A种长方形的宽为1cm,则B种长方形的面积是()A.10cm2B.12cm2C.14cm2D.16cm210.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运行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相遇一次,相遇间隔的时间是()A.1小时B.小时C.1.2小时D.1.1小时11.某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12,长与宽的差是4,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A.10和2B.8和4C.7和5D.9和312.某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准备在两幢楼房之间,设置一块周长为120米的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设绿地的宽为x米,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A.2(x﹣10)=120B.2[x+(x﹣10)]=120C.2(x+10)=120D.2[x+(x+10)]=1201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cm,长与宽的差是1cm,那么长与宽分别为()A.3cm,5cmB.3.5cm,4.5cmC.4cm,6cmD.10cm,6cm二、填空题14.已知线段AB=30cm,点P 沿线段AB 自点A 向点B 以2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沿线段BA 自点B 向点A 以3cm/s 的速度运动,则________秒钟后,P、Q 两点相距10cm.15.长为1,宽为a的矩形纸片(),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矩形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此操作后,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则操作终止.当n=3时,a的值为________.[MISSING IMAGE: , ]16.如图,长方形MNPQ 是某市民健身广场的平面示意图,它是由6 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间最小的正方形A 的边长是1,观察图形特点可知长方形相对的两边是相等的(如图中MN=PQ),请根据这个等量关系,计算长方形MNPQ 的面积,结果为________.1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可列方程________.18.在同一条数轴上,点B位于有理数—8处,点C位于有理数16处,若点B每秒向右匀速运动6个单位长度,同时点C每秒向左匀速运动2个单位长度,当运动________秒时,BC 的长度为8个单位长度.19.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多1°,则这个角的大小是________.三、解答题20.一艘载重480吨的船,容积是1050立方米,现有甲种货物450立方米,乙种货物350吨,而甲种货物每吨体积2.5立方米,乙种货物每立方米0.5吨.问是否都能装上船?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并求出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船的载重量和容积,两种货物应各装多少吨?21.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25厘米,宽20厘米,深30厘米,水箱里已经盛有深为a厘米的水。

现在往水箱里放进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实心铁块(铁块底面紧贴水箱底部)。

(1)如果,则现在的水深为多少cm?(2)如果现在的水深恰好和铁块高度相等,那么a是多少?(3)当时,现在的水深为多少厘米?(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直接写出答案)22.一艘载重480吨的船,容积是1050立方米,现有甲种货物450立方米,乙种货物350吨,而甲种货物每吨体积2.5立方米,乙种货物每立方米0.5吨.问是否都能装上船?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并求出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船的载重量和容积,两种货物应各装多少吨?四、综合题23.某校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同学们纷纷推销自己的手工制品并将获得的利润捐给贫困结对学校,小明以3元/张的价格买了400张金属板,其长和宽分别为30厘米,12厘米,现将金属板按图1方式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制成无盖形状的桌面收纳盒.并使其底面长与宽之比为4:1(金属板厚度略去不计,粘合损耗不计).(1)求制成的无盖收纳盒的高.(2)现小明将360张金属板按图1方式裁剪,40张金属板按图2方式裁剪后给部分盒子配上盖子,现定价无盖收纳盒5元/个,有盖收纳盒8元/个,则全部销售后能获利多少元?24.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30,﹣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1)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2)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8个单位?(3)在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8个单位时,若甲调头并保持速度不变,则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cm,高为8cm,若它的高不变,将底面半径增加了2cm,体积相应增加了192πcm,则R=()A.4cmB.5cmC.6cmD.7c m【答案】B【解析】【解答】解:依题意得:8π(R+2)2﹣8πR2=192,解得r=5.故选:B.【分析】表示出增加后的半径算出体积后相减即可得到相应增加的体积,据此列出方程并解答.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cm,若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以成为一个正方形,则长方形的长是()A.5cmB.7cmC.8cmD.9c m【答案】C【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①长方形的周长是26cm,①长方形的宽为(-x)cm,①长方形的长减少1cm为(x-1)cm,宽增加2cm为(-x+2)cm,根据题意得:x-1=-x+2,解得:x=8,故选C.【分析】周长除以2减去长方形的长即为长方形的宽,等量关系为:长-1=宽+2. 得到长方形的宽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3.如图(1),把一个长为m,宽为n的长方形(m>n)沿虚线剪开,拼接成图(2),成为在一角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后的一个大正方形,则去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B.m﹣n C.D.【答案】A【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设去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n+x)2=mn+x2,解得:x= .故选A.【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大正方形的面积=原长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特别注意剪拼前后的图形面积相等.4.一个角比它的余角大25°,那么这个角的补角是()A.67.5°B.22.5°C.57.5°D.122.5°【答案】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得:x-(90-x)=25,解得x=57.5,所以这个角为57.5°,所以这个角的补角为180°-57.5°=122.5°.【分析】先根据题意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的这个角,再根据补角的定义求这个角的补角.5.元旦那天,6位朋友均匀地围坐在圆桌旁共度佳节.圆桌半径为60cm,每人离圆桌的距离均为10cm,现又来了两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的距离,再左右调整位置,使8人都坐下,并且8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6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A.=B.=C.2π(60+10)×6=2π(60+π)×8D.2π(60-x)×8=2π(60+x)×6【答案】A【解析】【解答】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则这8个人之间的距离是:,6人之间的距离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得:=.故选A.【分析】首先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8人之间的距离=原来6人之间的距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6.一标志性建筑的底面呈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在其四周铺上花岗岩,形成一个边宽为3米的长方形框(如图所示).已知铺这个框恰好用了504块边长为0.5米的正方向花岗岩(接缝忽略不计).若设此标志性建筑底面长方形的宽为x米,给出下列方程:①4×3(2x+3)=0.5×0.5×504;①2×3(2x+6)+2×3x=0.5×0.5×504;①(x+6)(2x+6)﹣2x•x=0.5×0.5×504,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①C.①①D.①①①【答案】C【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设此标志性建筑底面长方形的宽为x米,给出下列方程:①4×3(2x+3)=0.5×0.5×504,错误;①2×3(2x+6)+2×3x=0.5×0.5×504,正确;①(x+6)(2x+6)﹣2x•x=0.5×0.5×504,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长方形框的面积进而分别得出答案.7.要锻造直径为2厘米,高为16厘米的圆柱形机器零件10件,则需直径为4厘米的圆钢柱长()A.10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40厘米【答案】D【解析】【解答】解:设应截取直径4厘米的圆钢x厘米,由题意得:π×()2×16×10=π×()2•x解得:x=40.故选: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圆柱形毛坯与圆钢的体积相等,利用此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8.一只方形水箱,其底面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箱内盛水,水深4米,现把一个棱长为3米的正方体沉入箱底,水面的高度将是()A.5.4米B.7米C.5.08米D.6.67米【答案】C【解析】【解答】水箱上升3×3×3÷(5×5)=1.08(米)水面的高度将是:4+1.08=5.08(米).故选C.【分析】此题的关键是把握小正方形的体积,它相当于底面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的水箱上升x米的体积,求出x ,再加上4米即可.9.用A、B两种规格的长方形纸板(如图1)无重合无缝隙的拼接可得如图2所示的周长为32cm的正方形,已知A种长方形的宽为1cm,则B种长方形的面积是()A.10cm2B.12cm2C.14cm2D.16cm2【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设A长方形的长是xcm,则B长方形的宽是(4﹣x)cm,B长方形的长是(8﹣x)cm,依题意有4[(4﹣x)+(8﹣x)]=32,解得x=4,(4﹣x)(8﹣x)=(4﹣2)×(8﹣2)=2×6=12.故B种长方形的面积是12cm2.故选:B.【分析】可设A长方形的长是xcm,则B长方形的宽是(4﹣x)cm,B长方形的长是(8﹣x)cm,根据大正方形周长为32c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10.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运行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相遇一次,相遇间隔的时间是()A.1小时B.小时C.1.2小时D.1.1小时【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设相遇间隔的时间是x小时,时针的速度为x格/小时,则分针的速度为12x格/小时,12x﹣x=12,解得:x=.答:相遇间隔的时间是小时.故选:B.【分析】由题意可知:钟表的时针每转动一大格,则分钟就转动12个大格,也就是一周,每隔一定时间就相遇一次也就是分针比时针就多运行12个大格,设相遇间隔的时间是x小时,则时针转了为x格,则分针转了12x格,由此列出方程解答即可.11.某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12,长与宽的差是4,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A.10和2B.8和4C.7和5D.9和3【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分析】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x,那么宽就是12-x,因为长与宽的差是4,即x-(12-x)=4.解方程求解.【解答】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12-x)=4,解得x=8,则宽就是12-8=4.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8和4.故选B.【点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把列方程的问题转化为列代数式12.某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准备在两幢楼房之间,设置一块周长为120米的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设绿地的宽为x米,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A.2(x﹣10)=120B.2[x+(x﹣10)]=120C.2(x+10)=120D.2[x+(x+10)]=120【答案】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x+(x+10)]=120,故选D.【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本题得以解决.1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cm,长与宽的差是1cm,那么长与宽分别为()A.3cm,5cmB.3.5cm,4.5cmC.4cm,6cmD.10cm,6cm 【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分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cm,则长为(x+1)cm,列方程得x+x+1=8或2x+2(x+1)=16,解得x=3.5.故选B.二、填空题14.已知线段AB=30cm,点P 沿线段AB 自点A 向点B 以2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沿线段BA 自点B 向点A 以3cm/s 的速度运动,则________秒钟后,P、Q 两点相距10cm.【答案】4或8【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设经过xs,P、Q两点相距10cm,由题意得:2x+3x+10=30或2x+3x-10=30,解得:x=4或x=8.则4秒或8秒钟后,P、Q两点的距离为10cm.15.长为1,宽为a的矩形纸片(),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矩形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此操作后,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则操作终止.当n=3时,a的值为________.[MISSING IMAGE: , ]【答案】或【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当时,第一次操作后剩下的矩形的长为a,宽为1-a,所以第二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1-a,第二次操作以后剩下的矩形的两边分别为1-a,2a-1.此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1-a>2a-1,即a<,那么第三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2a-1.①经过第三次操作后所得的矩形是正方形,①矩形的宽等于1-a,即2a-1=(1-a)-(2a-1),解得a=;①如果1-a<2a-1,即a>,那么第三次操作时正方形的边长为1-a.则1-a=(2a-1)-(1-a),解得a=.【分析】根据操作步骤,可知每一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都等于原矩形的宽.所以首先需要判断矩形相邻的两边中,哪一条边是矩形的宽.当时,矩形的长为1,宽为a,所以第一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a,剩下的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1-a,a.由1-a<a可知,第二次操作时所得正方形的边长为1-a,剩下的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1-a,a-(1-a)=2a-1.由于(1-a)-(2a-1)=2-3a,所以(1-a)与(2a-1)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又因为可以进行三次操作,故分两种情况:①1-a>2a-1;①1-a<2a-1.对于每一种情况,分别求出操作后剩下的矩形的两边,根据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16.如图,长方形MNPQ 是某市民健身广场的平面示意图,它是由6 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间最小的正方形A 的边长是1,观察图形特点可知长方形相对的两边是相等的(如图中MN=PQ),请根据这个等量关系,计算长方形MNPQ 的面积,结果为________.【答案】143【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由中间最小的正方形A的边长是1米,设图中最大正方形B的边长是x米,可得正方形F的边长x-1,E的边长x-2,C的边长x-3;根据题意得:2(x-3)+x-2=x+x-1.解得:x=7.所以A的面积为1,B的面积为49,F的面积为36,E的面积为25,D、C的面积为16,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为:1+49+36+25+16×2=143.【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长方形相对的两边相等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1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可列方程________.【答案】x﹣1=26÷2﹣x+2【解析】【解答】解:①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长方形的长为xcm,①长方形的宽为(26÷2﹣x)cm,①长减少1cm为x﹣1,宽增加2cm,为26÷2﹣x+2,①列的方程为x﹣1=26÷2﹣x+2.故答案为:x﹣1=26÷2﹣x+2.【分析】让周长除以2减去长方形的长即为长方形的宽,等量关系为:长﹣1=宽+2,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18.在同一条数轴上,点B位于有理数—8处,点C位于有理数16处,若点B每秒向右匀速运动6个单位长度,同时点C每秒向左匀速运动2个单位长度,当运动________秒时,BC 的长度为8个单位长度.【答案】2或4【解析】【解答】设时间为t,则运动后点B所表示的数为:-8+6t,点C所表示的数为16-2t;①、当点B在点C的左边时,16-2t-(-8+6t)=8,解得:t=2;①、当点B在点C的右边时,(-8+6t)-(16-2t)=8,解得:t=4.【分析】】设时间为t,则运动后点B 所表示的数为:-8+6t,点C所表示的数为16-2t;然后分两类讨论:①、当点B在点C 的左边时,列出方程16-2t-(-8+6t)=8,①、当点B在点C的右边时,列出方程(-8+6t)-(16-2t)=8 ,分别解两个方程得出t的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