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9位作家梳理,8部名著)ppt课件
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9位作家梳理,8部名著)ppt课件
艰难困苦对于人才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2. [ 2013· 西城一模]名著阅读。 “温故知新”一词出自《________ 论语 》,“舍生取义”出自
________ 儒 家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孟子》。在我们学过的一篇文 章中,孟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舜、傅说、 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填一个人名)等承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任”者须经历各种磨难的事实,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观点。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随 堂 演 练
1. [ 2013· 东城一模]名著阅读。
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说理充分。比如,在
《鱼我所欲也》中,以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领起,表达了 义 对贪求富贵,舍弃________________ 的强烈谴责。又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文章开头列举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 为首的六位历史人物奋起于苦难之中的事例,阐述了 以______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事情节、内容提要、主题思想等方面都要有准确的识记,尤其是 对精彩的故事情节一定要落实。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考前要做一个认真的梳理。没有通读过的长篇,虽不可能再读, 但有关其介绍或梗概要有一定的阅读,要知道基本情节、经典 故事、主要人物。熟知是重点,课内课外有联系的是重点中的 重点。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考纲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及作品,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展示 准(实验稿)》推荐的课外读物。 年份 近 三 年 北 京 考 情 2011年 《朝花夕拾》:涉 及作者和名著名 称,学过篇目的主 要内容。 2012年 2013年
考查
范围
《水浒》和《西游 《左传》《战国 记》:刚恢复统一 策》:课文学过篇目 中考试卷时2008 的主要内容,重要写 年、2009年的考试 作手法和名著名称。 热点。属于给分 题。 已学和已知名著重要 已学和已知名著重 篇目的主要内容识记 要篇目的主要内容 和填写。 识记和填写。
解 析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3. [2011· 北京] 名著阅读。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 《__________ 仙台 作者在日本________( 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 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 弃医从文 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_____ 的想法。
解 析 考查古典名著的文体常识把握和《水浒传》《西游记》 的重要人物和情节,都是熟知的,不要想难了。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2. [2012· 北京] 名著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很讲究劝谏的艺术。如《左传》一 书中记载的曹刿,在长勺之战前,面见鲁庄公,几番对话,一再 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启发,终于使鲁庄公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又如《________ 》一书中记载的邹 战国策 必以情” 自身生活中的小事 设喻,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 忌,用________________ 治,最终使齐国兴盛起来。 文学常识和课堂阅读相结合,既考了文意的理解也 考了重要作品的把握。
命 题 趋 势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真 题 例 析
1. [2013· 北京] 名著阅读。 章回 体小说的代表 《水浒》和《西游记》都是我国长篇________ 作品。《水浒》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 宋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_______ 浔阳楼题反诗等。《西游记》是一 大闹天宫 被如来 部神魔小说,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________ 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随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
语段填空题 语段填空题
考查 重点 考查 题型
京考解读
已学和已知名著重 要篇目的主要内容 识记和填写。
语段填空题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命 题 规 律
文学常识考点考察范围,《考试说明》要求识记的重要作家。 北京近三年未在选择题中考查。 名著阅读考点要求同学了解《中考说明》规定的名著的主要情节、 重要的人物及人物性格,并能进行简单地评价,近三年设题,考查重点 为应知和熟知内容。应知为课堂学过的名著片段,熟知是社会广泛传播 的著名人物、经典故事。 名著阅读考查题型一般为填空题型,填写的内容涉及作品名称、主 要人物、重要情节、人物活动的地点、人物性格特点、主要事件的起因 结果等。本考点考查的是同学的阅读积累,北京的考题有由课内向课外 转化的趋向。2011年—2013年北京中考都涉及此考点,分值3分。 1. 语段填空考查题型固定。 2. 坚持学过内容与常识内容结合考查。 3. 应知应会内容组成描述语段设题不会改变。
解 析 现代作家进入中考名著阅读,考查内容有常识的把握, 也有内容的把握,题型很活。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0课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方 法 总 结
文学常识的复习,要将附录二中的19位作家进行纵向记忆和 横向联系。纵向记忆就是以文学史为线索,把他们古今排序,既 记朝代又记先后,串成一条线,以加强记忆。横向联系就是提到 哪一位作家,能够说出其代表作品,并能联想起作品中的人物形 象、精彩片段、名言名句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北京的中考名著阅读类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中考说明》规 定篇目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有一 定了解的基础上。名著的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