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2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002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002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1002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行研究,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

早期的临床医学仅仅是对疾病现象的观察和尝试性治疗的总结,即天然和本能的经验医学。

而后随着物理诊断学的形成、解剖学研究的深入、生物学、化学研究的突破以及无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麻醉药品的研发与使用等,临床医学得到长足发展。

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于18世纪。

迄今,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学科分类日趋精细,形成了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18个研究方向。

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显著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 model)逐步取代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结合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反映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带来了临床医学又一次新的变革,其核心思想是有证可循,有据乃行。

当今,医学发展呈现新的趋势特征,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趋向整体,疾病的控制策略趋向系统,临床医学正走向“4P”医学模式,即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

“4P”医学模式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完成后出现的新的医学模1式,将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很多重大疾病开辟新途径,为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科技动力。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一临床医学博士是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强烈科学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医学科学工作者,同时又是可运用新的医疗技术、手段为病人诊治疾病,能在社区应用广博的医学知识及医疗相关法律、法规、人文伦理知识为患者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

这就要求临床医学博士具备医学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三维知识。

临床医学博士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医学知识(又称作生物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

还应掌握全面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症状表现、治疗转归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系统掌握所属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掌握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知识,对自己所从事的特定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现有知识规律和假说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充分了解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还应牢固掌握从事本学科专业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实验所需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操作知识。

临床医学博士还须兼顾和有机融入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

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在内的学科知识,以使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学术素养2临床医学博士应具有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积极发现问题并展开相关研究;具有勇于探索、解决本学科重大问题的创新精神,拥有以严谨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勇气去探索医学奥秘的素质;能够崇尚科学精神,尊重科学事实,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索前沿未知领域;遵守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规范,遵守动物实验、实验室安全和临床实验等方面的指南、法规、法律等。

2(学术道德临床医学博士在各项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应以严谨求实、科学创新的态度进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权益,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不得发生有违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弄虚作假,伪造、编造或篡改研究成果、实验数据、引用资料及调查结果;以不正当手段将他人工作据为己有,抄袭、剽窃行为;由他人代写和/或代替他人撰写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提供虚假论文发表证明,编造学术经历,向研究资助人谎报研究结果等;也不得违反研究操作规定,故意损坏研究器材或原料,违反研究安全等。

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获取知识能力临床医学博士应具有自我更新知识、整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能通过各种方式独立获取、掌握与应用本专业知识,包括研读与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学习导师指定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借助网络、期刊、书籍等手段检索、阅读、分析、理解各种专著、论文、资料、专利及网络资源等,熟3悉并能够恰当分析学科前沿状况。

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科学研究的研究策略、实验方法与材料、结果讨论和结论推理等。

2(学术鉴别能力临床医学博士应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评价,具有独立的批判思维。

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整合、归纳、应用各种知识、技术和技巧,创造性地发现、提出与分析问题;能够在涉猎广泛知识、占有足够信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特定方向中的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已有成果进行客观、独立的价值判断。

能够判断出哪些问题已经研究过,哪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研究更具临床意义,哪些研究具备开展的研究条件,哪些结果或解释还存在争论,哪些研究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等等。

3(科学研究能力临床医学博士应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或共同完成临床医学某一领域的高水平研究。

具有根据本专业的临床实际(如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或治疗过程等),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确立研究方向,在综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假说,通过规范的研究验证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临床医学博士应具有独立选取课题方向、提出科研假设、设计科研方案、执行科研计划、总结科研结果、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应具有良好的实验动手能力,掌握临床医学科研所需的各种实验技术,能通过实践手段验证科学的假设和理论,并能够将所研究的结果转化为临床实践。

4(学术创新能力临床医学博士应具有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

能4够在学习理论课程、阅读大量文献、通晓本专业知识、熟悉相关领域、充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研究进展、融会本学科最新前沿知识的基础上,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

能够选取具有突破性、独创性和新颖性的课题,通过创新性思考和严密逻辑推导,应用新理论指导科学研究,开发新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创新研究方法,最终取得创新性成果。

5(学术交流能力临床医学博士应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够运用口头、书面、多媒体等多种方法,通过各种学术报告、学术争论、学术探讨、学术论文和学术演讲等多种学术形式清晰地表达学术见解和学术思想,主动传播研究发现和研究成果,证实学术研究价值,有效地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6. 其他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本二级(或三级)学科的一般疑难疾病,达到主治医生基本水平;能够独立讲授临床医学课程。

还需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应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

临床医学博士应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掌握第二门外国语。

能够熟练阅读并正确理解难度较大、结构复杂的专业外文文献,且能总结归纳文献的核心思想和学术论点,能够用外文规范撰写本专业学术文章或研究论文,并能与国际同行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同时,还应具有与患者充分沟通的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 选题与综述的要求(1)选题5前沿性、应用性、可行性是衡量临床医学博士论文选题的主要标准。

课题应该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未明晰的,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发现,包括观点创新、视野创新、方法创新,最好能够填补前人研究的空白,或者是发现、证明其他人在学术上的错误观点。

选题应紧密结合临床医疗实际,具有科学性,结论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选题应是在经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具有可实现的基本物质条件,并经过努力能按期完成的。

综述 (2)在掌握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上(特别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阐明课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意义。

2. 规范性要求(1)基本要求文字表达要求语句通顺,简明清晰,杜绝病句及错别字,应采用国家正式颁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

外文摘要一般要英语书写,正文部分出现的外文缩略语,应在“缩略语表”中列出并用中文解释说明。

杜绝政治性错误的发生。

文中出现的图表要求准确、清晰与规范,应有编号,用“图”或者“表”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图和表都应有图题和表题(即名称),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引用的图与表应注明来源。

(2)论文顺序论文内含项目排列顺序依次为:封面、独创性声明和保护知识产权声明、扉页、目录、缩略语表、中文摘要、6英文摘要、前言、文献回顾、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致谢等。

(3)封面论文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简洁扼要,不超过35个汉字。

导师应为入学时确定的导师,或经研究生培养单位批准后更换的导师,其他参加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和辅导教师姓名可在论文扉页标明。

(4)独创性声明、保护知识产权声明论文作者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必须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签名,不得打印。

(5)扉页其内容包括论文题目、研究生姓名、学科专业、所在单位、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辅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课题资助情况、关键词、出版单位与完成日期等。

(6)目录目录一般不超过三层标题,各层标题及排序应完整,体现论文顺序要求。

目录中应有对应页码,从“缩略语表”开始至“致谢”结束。

(7)缩略语论文中常用的缩略语、符号、外文单词和其它特殊表达方式在缩略语表中列出,缩略语要求准确规范,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8)中文摘要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采用方法、主要研究结果、结论等,一般不超过3000字。

(9)关键词一般为3-8个,用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7下方。

(10)英文摘要要独立成文,用词、语法、专业术语要准确规范,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相一致。

(11)前言和文献回顾前言应阐明课题研究立论的科学依据、理论与实际意义以及课题的主要思路,要求表述清楚,言简意赅。

文献回顾部分要求紧密围绕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综合全面反映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进展、前沿与所选课题的关系、主要依据,并得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创新性等信息。

(12)正文正文包括引言、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讨论、小结等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