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钢筋笼技术交底
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一减少短头和损耗。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过程中如发现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切断后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偏差不得小于±10mm
钢筋的弯曲成型
螺旋筋的安装
螺旋筋设置在主筋外侧,螺旋箍筋缠绕要紧密。防止离鼓,采用绑扎或梅花形点焊与主筋连接成型。螺旋筋与主筋连接先点焊在主筋上,然后用绑丝绑扎。钢筋绑扎采用18~22号铁丝,绑丝采用一正一反交叉绑扎的方式,每一扎均要勒紧。螺旋钢筋采用标准卡具进行安装和检查。
加强筋设于主筋内侧,第一道加强筋距承台底40cm,最下一道设于钢筋底面以上10 cm,中间部分自上而下每2m一道,零数可在最下二段平均分配,但不得大于。加强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电弧焊,必须焊牢,要求严格控制电流大小,不得烧伤主筋。
钢筋的除锈
加工方法
钢筋均应清除油污和捶打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大量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机调直过程中完成;少量的钢筋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方法除锈,钢筋局部除锈可采取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进行。
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
如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等。已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出不用,带有蜂窝状锈迹钢筋,不得使用。
当试样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2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目做第二次试验。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
钢筋机械接头的检验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规定。
加工钢筋笼加强筋、箍筋模具和钢筋笼胎具,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对进场钢筋,做拉伸(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并报检。
二、工艺流程:
平整硬化、大棚搭设
↓
台模、模具放样施工
↓
钢筋检验、试验、报验
→
钢筋放样、下料
↓
声测管报验、安装
→
钢筋笼分节加工
--→
钢筋笼报检
↓
钢筋笼底节吊装
↓
第二节吊装对位、效验
↓
钢筋笼上下节焊接连接
--→
焊接质量检验、报检
↓
吊放最后一节并定位
三、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施工图已到位,经过审核已澄清有关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已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及技术标准。人员经培训合格后进场,特种工持证上岗。
钢筋笼下沉与连接
沉放时要采用逐段吊装逐段沉放的方法,已插入的钢筋笼,利用钢管或型钢通过其架立筋将该段承托临时固定。上段钢筋笼由吊车临时吊住呈悬吊状态,上下两段对中使其成为一条直线后,找正主筋位置并利用吊坠由前后左右控制垂直度,调整完成后进行临时焊接,焊缝长度为10d。焊接时间不超过2h,必要时,采用多人对称同时进行焊接。电焊工要持证上岗,严禁漏焊。
钢筋电弧焊所用焊条牌号应复核设计要求,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1995)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的规定。
主筋焊接接头的设置要避开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d,同一根钢筋尽量少设接头。
钢筋笼加工成型
加工钢筋笼胎具: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每组胎具由底梁、底梁端部大样板、加强筋位置弧板三部分构成。底梁采用两根槽钢,槽钢间距50cm左右,之间用钢筋或角钢焊接;底梁一端垂直焊接一块110cm×110 cm的钢板,厚不小于;在大样板上用油漆绘出加强筋外轮廓及每根0主筋的位置;在底梁上按每节钢筋骨架加强箍筋数量和位置设立弧形板胎具,弧形板采用10 mm钢板,弧形板胎具按加强筋外缘弧长的三分之一长设置,弧形胎具上对应大样板主筋位置设置凹槽,校正无误后与底梁焊接。将加强箍筋就位于每道弧板胎具的同侧,按弧形胎膜的凹槽摆焊主筋和箍筋,弧形胎膜上的主筋全部焊完后,滚动钢筋骨架至下一段三分之一弧,如此往复,直至全部焊完。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第一个骨架加工时,每焊完三分之一弧至下一段弧时,要与大样板上的主筋位置核对,焊完后,核对无误,可成批加工。具备条件后可使用钢筋笼成型专用设备进行加工。
钢筋下料
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
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通常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在缺乏设备时,可用断丝钳、手动液压切断,对直径40mm以上的钢筋,可用氧乙块焰切断。
在钢筋切断前,现在钢筋上用粉笔按配料单标注下料长度将切断位置做明显标记,切断时,切断标记对准刀刃将钢筋放入切割槽将其切断。
2、施工要求
2、1钢筋储存
钢筋的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钢筋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300mm,应加以遮盖。
检验合格的判定标准:如有一个试样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检,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两节钢筋笼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需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35d,并不小于50cm。连接时,上下两节的钢筋笼主筋轴心必须对齐。连接完成后,按要求补焊箍筋使其形成整体。上下节对接完成后,拔掉承托用的钢管或型钢,继续沉放钢筋笼,为避免钢筋笼撞孔壁,要缓慢沉放,并将吊索置于钢筋笼轴线上,不使其摇晃。
钢筋笼采用圆形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对称布置且每圈不少于4处,竖向每2m布置一道。检查合格后监理工程师会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钢筋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按每60t一批送检、报检,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必须抽检一次,不得有漏。
钢筋的级别、直径是否与设计相符,查验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进行可焊性试验和焊接参数试验,取得相应的焊接参数。
按材料表或技术交底书进行配料。
钢筋加工棚,对场地进行硬化,修整完排水系统,规划场地。
钢筋配料整形
配料单编制: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对弯曲的钢筋应调直后使用。调直可采用冷拉或调直机调直冷拉法多用于较细钢筋的调直,调直机多用于较粗钢筋的调直,采用冷拉法调直时应匀速慢拉,Ⅰ级钢筋冷拉率应≦2﹪,牌号钢筋冷拉率应≦1﹪.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时,表面伤痕不应使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冷拔低碳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
在钢筋笼上端均匀设置吊点,其吊点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变形。露出承台部分的钢筋均采用塑料包裹措施进行防护。在孔口加强段竖向每1m对称布置一圈,每圈不少于四4个,保证主筋净保护层达到7cm的设计标准。
钢筋笼入孔吊环必须保证4根,要根据控制平台标高位置,准确计算并确定长度及焊接位置,确保钢筋笼位置标高准确。吊环钢筋的搭接长度及焊缝采用准焊缝。固定钢筋笼的横担要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横担支点要平,卡环要牢。杜绝钢筋吊环高程偏差、横担支点不平及卡环不牢造成钢筋笼整体倾斜及上浮的现象。钢筋笼安放要对准孔位,其顶面标高和平面位置的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就位后要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掉笼或浮笼现象。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当弯钩的形式为180°,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20倍。
钢筋的连接接头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确定工艺参数,试样数量应与检查验收每批抽样数量要求相同。施工时,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参数,施工员、质量员对焊机参数、接头质量随机抽样,确保焊接过程监控到位,焊接接头检测由监理工程师见证抽样送检。
声测管制造和安装
声测管采用钢管,内孔径为50mm、厚壁为mm。其数量及布置按设计要求。
声测管在钢筋笼制造场预先安装在已成型的钢筋笼上,声测管要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采用绑扎方式进行,预防连接处断裂或堵管现象;连接处要光滑过度,不漏水;管口要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要一致,成型后的声测管要垂直、相互平行,防止堵塞现象。
钢筋原材料质量:钢筋进场后必须按照规定的频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
钢筋接头质量:钢筋焊接质量频次检验合格,钢筋焊接接头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规定。
钢筋笼主筋间距:严格控制主筋间距,间距偏差控制在±以内。
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均匀布置好混凝土垫块。确保桩体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标高和平面定位:钢筋笼安装定位时,根据护筒标高准确计算吊筋长度,并根据护筒埋设时的偏差合理调整钢筋笼的位置。
桥梁桩基钢筋笼加工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名称:昌宁高速C3标项目经理部编号:007
工程名称
昌宁高速公路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单位
中铁四局五公司
交底日期
2013年12月25日
技术交底内容
一、交底范围:
本合同段内共有罗陂大桥(K153+318)一座,城楼湖水库2号中桥(K153+318)一座。桩基共计76根,其中罗陂大桥52根桩、城楼湖水库2号中桥24根。桩基桩径共有两种:、其中桥台桩基桩径为、墩身桩基桩径为.
钢筋笼出场报检பைடு நூலகம்
成型后的钢筋笼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挂牌置于场地处存放。
钢筋笼运输与现场堆放
钢筋笼在搬运和吊装时,需做好保护措施避免钢筋笼变形。吊装采用吊车,吊点设两个,在吊装过程中要轻吊轻放。运输采用平板车运输至工点,用吊机将钢筋笼吊入孔中。钢筋笼吊装入孔要将钢筋骨架中心与桩孔对中后插入孔内,下放过程中要保持钢筋笼垂直。
每批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组成,并不得大于60t。
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它缺陷度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