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操作流程1产前母猪的饲养管理1.1产房消毒上一批母猪仔猪转走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移走产房里的各种物品,烤灯、灯口、小料槽等物品分类放好,清扫料槽里的剩料以及产床下的粪便等杂物。
(2)先用2%火碱水泼洒床面,栏杆,料槽。
火碱水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起到发泡的作用,便于将黏在地面及栏杆上的粪便清除干净,火碱水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待火碱水浸泡1-2小时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的冲洗产房,尤其注意料槽、栏杆及漏缝地板,死角疙瘩处。
注意栏舍周边、门窗、地面、料槽、粪桶、墙面、等也要一丝不苟地清洗,灯线、灯口、烤灯、小料槽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擦洗干净,晾干。
(4)待冲洗完毕后,打开门窗使产房尽快干燥。
母猪上床前要对空舍严格消毒,最好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分两次消毒。
百胜、复合醛各消毒一次(床面、床底、杠子、料槽、窗户),熏蒸消毒一次, 熏蒸时要保证产房封闭不透气。
(5)产房空置2天以上,并且保证里面彻底干燥后再转入母猪。
1.2母猪上床前的准备工作母猪上床前一天,负责本栋的饲养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母猪顺利上床,避免移舍应激。
(打开产床床门,将栋内过道挡好,检查水嘴、水碗是否正常,排除料槽脏水。
检查烤灯、灯口是否完好,准备产布,结扎线,接生粉,碘酒,高锰酸钾,粉笔,断尾钳)1.3待产母猪上床将待产母猪提前一周转入产房,便于母猪适应产房新环境及饲养员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转入前对母猪彻底的清洗消毒,特别是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驱赶母猪时要温和,注意不要追打母猪。
尤其是在地面较光滑的猪舍,避免引起母猪应激或应意外伤害而流产。
1.4产前的饲喂产前控料:控料为了减少腹腔压力,防止难产。
根据每头母猪每天4kg,每天递减1kg 至生产当天不喂,进行控料,膘情差而食欲特别好的母猪可以适量加料。
在生产中,部分母猪不可能在预产期内准时产子,因此,无法准确掌握控料时间,控料过早母猪会因饥饿无力发生难产,或使产程延长,增加死胎的可能。
控料晚了起不到控料作用。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保证每头每天不超过4kg即可,生产当天大部分母猪会自动停止采食。
2母猪的分娩与接产2.1产前准备母猪上床后要将预产期标在身后墙上,根据预产期做好接产准备、掌握产前控料。
观察每头母猪,特别是后备母猪,是否会用水碗喝水,如发现不会使用水碗的母猪,饲养员应引导母猪喝水。
此外,要观察临近预产期的母猪是否下奶,在临产前半小时,用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水擦洗母猪乳房,并挨个挤掉乳头内前几滴初乳。
饲养员应提前将指甲剪短磨平,将接生粉、结扎线、碘酒、高锰酸钾、干净桶、产布放在临产母猪身边。
2.2判断分娩产房饲养员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照顾好待产母猪舍,特别是临产的母猪。
饲养员每天检查这些母猪的乳房、外阴及行为表现,临产前母猪往往会烦躁不安、乳房肿胀、阴户潮湿肿胀、频繁排粪排尿等,特别是当母猪最后1对乳头有乳汁挤出,饲养员就应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2.3接产接产步骤:擦口鼻粘液---结扎脐带---涂接生粉---脐带消毒---固定奶头吃初乳(1)母猪分娩时专人值班看管,接产时每次离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2)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消毒水清洗母猪乳房,同时打开烤灯。
(3)仔猪出生后,应立即用干毛巾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毛巾将猪体抹干,去除黏液层,发现假死猪及时抢救。
(4)用手将脐带血挤回仔猪体内,并在距腹部3~4厘米处结扎,距结扎处l厘米处用指甲切断,全身涂抹接生粉,断脐用碘酊消毒,然后把初生仔猪放入烤灯下。
(5)早吃初乳,产后1小时内喂乳,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要挤掉,饲养员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大的放在后面。
5天内完成仔猪寄养工作。
(6)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后1小时仍无仔猪排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视情况考虑人工助产。
产布用完后,清水洗干净,用0.1%的高锰酸钾浸泡半小时后晾干。
2.4假死仔猪的处理假死仔猪的处理:仔猪在产道闷太久或脐带断裂,会出现假死现象,其出生后已无呼吸但仍有心跳,对于产后脐部有脉搏而无呼吸的假死仔猪,应先擦净其口鼻粘液,倒提其两后腿,拍打其背部,然后一手握住仔猪臀部,一手握住仔猪头部,反复向腹部对折,或者直接向其口腔吹气,待仔猪出现呼吸时,将其放在烤灯下,一般假死仔猪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2.5难产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助产,但是如果产仔间隔超过1小时,要考虑助产。
但是由于母猪之间个体差异比较大,个别母猪产程较长,因此在接产时不可盲目助产。
难产的判定:母猪羊水流出但不见胎儿产出。
母猪怒责用力,不见胎儿产出。
产程过长,胎衣未产出,母猪无力。
助产具体操作:准备一个专用的干净桶,盛放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冬季用温水稀释高锰酸钾),用高锰酸钾水对手指胳膊彻底消毒后,然后涂抹肥皂起润滑作用。
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手指并拢成锥状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动作要轻。
助产不可太频繁,如遇母猪产道发涩,需停止助产。
助产母猪应在床后墙上做上标记,保健员可据此做消炎工作。
2.6固定奶头固定奶头可以提高弱仔成活率及均匀度,是每个初生仔猪都能吃上初乳。
母猪前几对奶头泌乳力好。
固定奶头时,按弱在前强在后的顺序。
可以将个体大的仔猪圈起来,先让个体小的仔猪吃前边的奶头,等到母猪下奶时再把其它仔猪放出吃奶。
重复几次,直至仔猪养成习惯。
如果母猪产仔太多时我们可以分拨哺乳。
3 产后母猪的护理对于产后母猪来讲,提高母猪采食量,增加泌乳能力,减少产床失重,提高七天发情率是产后母猪护理的最终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产后母猪的保健工作以及饲养管理。
3.1产后母猪的消炎工作由保健员负责消炎工作,饲养员在日常管理中仔细观察猪群,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健员汇报。
3.2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产后增料:母猪分娩后开始采食为使,第一天大白、长白1.5kg /天,之后喂料量以每天增加1.5千克的速度递增;杜洛克、白杜1kg/天,之后以每天增加1千克的速度递增。
到第七天达到最大量,以后为了增加母猪的泌乳量,始终保持猪最大采食量。
产后母猪要供给充足饮水,刚产完的的母猪由于体质弱,不站起来吃料,饲养员应该将其驱赶起来。
产后母猪常见问题归纳如下:阴道流出褐色粘液或有豆腐渣样液体:考虑腹内有死胎或胎衣未排净。
母猪产后长时间停止采食伴有发烧:要检查水碗是否出水,并考虑腹中可能有死胎。
母猪大便干燥:消化不好,便秘。
肌注VB2。
母猪拉稀:可能饲喂过多犬卧:肢蹄病烦躁:可能发烧喘:舍温过高或发烧4产后仔猪的护理4.1产后仔猪的饲养管理一日龄:在仔猪产完后24小时内,应补铁2ml、易速达0.5ml,打耳号、称初生重、做好常规记录,如数奶头、记录性别等。
(以窝日龄为准,统计执行)三日龄:断尾,灌百球清。
断尾钳注意消毒,段尾处用碘酒消毒。
(以窝日龄为准)五日龄:放小料槽进行诱饲,保证料槽整洁,饲料新鲜,少量勤添,料槽不可放在水嘴下及小猪拉屎拉尿的地方,开始时先在料槽中放少量诱饲粉,引起仔猪兴趣,仔猪开始采食时再增加小猪料,减少诱饲奶。
(以窝日龄为准)七日龄:圆环,支原体免疫。
(以平均日龄为准)十日龄:二次补铁。
(以平均日龄为准)十一日龄:强制补料。
具体做法:可以将小猪料用水拌成糊状待母猪哺乳时涂抹于母猪乳头处,也可在仔猪熟睡时将小猪料直接放在小猪嘴里。
直到小猪熟悉小猪料味道开始采食时,停止强制补料。
强制补料的意义:仔猪断奶前对于饲料的采食量非常小,由饲料提供的营养物质非常少,但是补料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仔猪早期补料可以起到及早锻炼仔猪胃肠道消化能力,补充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以及降低断奶后的应激,提高仔猪免疫力的作用。
二十一日龄:称重,支原体,瑞可欣。
4.2寄养仔猪出生后如母猪窝产仔数过多或过少,母猪无奶、少奶、奶质不好、产后发生疾病时或同窝仔猪体格大小不一,较小的仔猪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竟争奶头时需要寄养。
而在哺乳阶段如果寄养合理,仔猪断奶后整齐度将大大提高,成活率明显上升。
仔猪寄养原则:(1)寄养前必须吃足初乳,对于所产仔猪数较多的栏,应该分开吃初乳,先让一半仔猪吃初乳,再让另一半吃,来回循环。
(2)寄养时尽量做到产期接近,先产的寄出小的.后产的寄出大的。
(3)寄养时,保证同一窝仔猪的均匀度,不可出现大的大,小的小。
(4)不可大批量寄养,寄养应尽早进行,产后第二天开始,五天内完成寄养,五日龄后如有个别瘦弱的可以再次调整。
(5)做到先观察后寄养,尽量做到一步到位,以免经常打乱吃奶顺序,严重影响仔猪生长。
(6)壮仔猪吃差奶水母猪的奶,弱仔猪吃好奶水母猪的奶,对于奶水较好的母猪要增加带仔头数,但不可超过12头。
(7)对于第一胎母猪带仔数应与有效奶头数相等,可以促使乳房发育,为下一胎哺乳做好准备。
(8)不能将较晚日龄的仔猪寄养到较早日龄的母猪,一般的情况就是将较早日龄的仔猪向较晚日龄的母猪栏寄养。
(9)不能将病猪、拉稀猪寄养到健康栏母猪。
仔猪从出生起,每天留固定的时间观察猪群,包括;仔猪生长发育情况;有无腹泻;呕吐;有无外伤,尤其是腿部是否磨损;肿腿;发烧等状况,发现情况时及早治疗。
仔猪常见问题归纳如下:个别仔猪瘦弱时考虑调窝。
腹泻时灌服仔猪保命液,早晚各一支。
腿部磨损时及时涂抹碘酒以防感染。
发现肿腿时肌注易速达0.5ml。
发现八字腿的仔猪及早用绳固定。
发现仔猪侧卧发抖,可能是发烧。
量体温后注射安痛定1ml+易速达0.5ml。
仔猪发现呕吐时,全窝灌服仔猪保命液。
仔猪扎堆时,温度太低注意保温。
发现弱小,不会吃奶的仔猪必须尽早淘汰。
5产房环境控制产房环境控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安静:母猪分娩前后保持舍内安静,可避免母猪突然性起卧压死仔猪,同时有利于顺产。
整洁:保持猪舍环境卫生,床上、床下不留粪便。
料槽剩料及时清理。
干燥:保持产房内干燥、通风。
因高温高湿、低温高湿都有利于病原体繁殖,诱发乳猪下痢等疾病。
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为宜。
日常饲养管理时,尽量避免在地上洒水尤其是冬季,随时检查水嘴、水碗是否漏水,及时修理。
空气清晰:要求猪舍空气新鲜、少氨味、异味。
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会降低猪本身的免疫力,影响猪的正常生长。
要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首先要及时将粪尿清除,其次用风机换气。
冬季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可以选择在中午适当打开阳面窗户或开风机换气(时间不可太长)。
温度适宜:母猪进入产房未分娩时舍内保持20℃;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内25℃;之后要保持舍内温度在21-23℃;断奶时舍内温度要比平时高出2℃。
我们应给小猪创造一个局部温暖的小环境。
冬季从仔猪出生到断奶烤灯一直打开。
夏季可根据温度变化选择开关,初生仔猪开,稍大日龄根据舍内温度,仔猪是否扎堆,是否远离烤灯选择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