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之一C.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D. 分离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假说一演绎法”『答案』C『解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巧妙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是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发现问题:通过对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2.针对问题提出假说: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F1能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4.测交实验验证;5.对假说进行总结。

【详解】A、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A正确;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B正确;的C、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没有涉及基因的概念,C错误;D、孟德尔发现基因的遗传定律过程的研究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孟德尔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基因遗传定律的过程,掌握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演绎推理的内容、测交实验目的等知识点,分析各选项。

2.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C中赤道板上下对应的不是同源染色体,C错误;D、D中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的识记,根据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特殊行为,分析判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

3.下列各图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细胞中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A错误;B、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B正确;C、细胞中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C错误;D、同源染色体不联会分离,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D错误。

故选B。

4.对一对色觉正常夫妇所生子女的正确估计是()A. 儿子中不会有色盲患者B. 女儿中可能有色盲患者C. 儿子中可能有正常D. 女儿全部为色盲基因携带者『答案』C『解析』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1)隔代交叉遗传;(2)男患者多于女患者;(3)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

【详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则一对夫妇,丈夫色觉正常,基因型表示为X B Y;妻子色觉正常,基因型表示为XBX-,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基因型X B Y、X-Y和X B X-,因此表现为儿子可能会有色盲,女儿色觉正常,可能为色盲携带者,故选C。

5.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分别是()A. 4和4B. 8和4C. 8和8D. 16和4『答案』D『解析』根据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可知,精原细胞中含有4对8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不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每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1个四分体,所以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是16和4,故选D。

6.在西瓜的皮色遗传中,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两对基因的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基因型种类及表现型比例是()A. 9种12∶3∶1B. 两种13∶3C. 三种10∶3∶3D. 三种12∶3∶1『答案』A『解析』西瓜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的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本应是4种表现型为9:3:3:1,有W基因均表现为白色,故应有3种表现型。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皮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

所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白皮的有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皮的有1wwYY、2wwYy;绿皮的有1wwyy。

所以后代基因型种类9种,表现型种类为3种;比例是12:3:1,故选A。

7.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与亲本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 1/16B. 5/8C. 1/4D. 3/8『答案』B『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c:Abc:aBc:abc=1:1:1:1,自交后代棉花与亲本长度相同的显性基因数是2个,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cc、aaBBcc、AaBbcc,比例为1/16+1/16+4/16=3/8,故F1的棉花纤维长度与亲本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3/8=5/8。

故选B。

8.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一男孩,正常的概率是()A. 25%B. 12.5%C. 32.5%D. 0.75%『答案』A『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由于视神经萎缩症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设用A、a表示,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即Aa×Aa,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AA(患病):Aa(患病):aa(正常)=1:2:1,因此他们所生男孩正常的概率为25%。

A正确。

故选A。

9.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

他的基因型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是:()A. aa、AA、AaB. Aa、Aa、aaC. aa、Aa、AaD. aa、AA、AA『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所决定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女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她却是单眼皮,说明单眼皮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详解】根据女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她却是单眼皮,可判断女孩是隐性纯合体,其基因型为aa;由于双亲都是双眼皮,所以双亲的基因型都为Aa。

故选C10.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成功的表明了()A. 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失去活性而蛋白质仍具有活性B. DNA是遗传物质C. 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A错误;B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因子的本质,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BD 错误;C、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即“转化因子”,C 正确。

故选C。

11.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 一定有35S,可能有32PB. 只有35SC. 一定有32P,可能有35SD. 只有32P『答案』A『解析』T2噬菌体的D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外壳含有C、H、O、N、S。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

据此,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并结合题意可推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都含有35S、部分含32P,B、C、D均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①熟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②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若是噬菌体则标记蛋白质的元素在子代不会出现;若是细菌则在子代噬菌体中都会出现。

12.下列哪项不是蚕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A. 染色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线粒体『答案』C『解析』该题主要考察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分布情况,对于真核细胞来说,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详解】A、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A正确;B、蚕豆属于植物,在部分细胞的叶绿体上也含有DNA,叶绿体也是DNA的载体之一,B 正确;C、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不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错误;D、线粒体内部也含有少量的DNA,是DNA的载体之一,D正确;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