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测验一、单选题1.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C.“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D.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3. 下面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B.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C.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

D.不是为自己的流离失所,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二、填空题4.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躬行生疏修润不耻下问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商酌恢复恳切颠沛流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譬如朦胧累赘付之一笑5.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fán zào_______________。

(2)刺骨的寒冷tūn shì________________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ān rán rù mèng____________________了。

(4)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èi liú lí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外面正响着鞭pào ________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zhào ________上双层的悲哀。

(2)他对普通话生shū________ ,于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________ ,让我帮他(修改润色) ________。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量斟酌) ________性的意见。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________ ,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4)譬________ 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ménglóng ________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三、现代文阅读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张中行①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

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②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

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

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

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

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

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③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

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

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

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

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结合选段,概括叶圣陶的三个主要的语文主张,每个不超过6个字。

(2)请分析第①段句中“不止一次”的表达效果。

(3)第②段中作者列举用语中运用“了”“太”两个字的例子,作用是什么?(4)有人认为用语简洁会使意思表达不清,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8.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最暖心的事[美国]鲍勃·布劳顿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

开的士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

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

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

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

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

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

”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

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

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

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拾一下包吗?”她说。

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

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

”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

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

”她说。

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

”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

”她说,“我不着急。

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口”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

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

“我孤寡一人。

”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

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

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

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

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

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

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

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

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

”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

”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

”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

”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

她紧紧地抱住我。

“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

”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

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

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

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阅读第⑧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3)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5)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四、综合读写9. 班级要开展“诵读儒家经典,涵养君子之风”专题阅读活动。

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查阅资料】你如果图书馆借阅参考书籍,可以从下列书籍中选择哪两本?()A.《论语别裁》 B.《庄子心得》C.《战国策》D.《孟子的智慧》E.《乐府诗集》(2)【感悟君子】儒家经典中,有许多论述“君子”的名句,请写出一句并就此阐述什么才是“君子”。

参考答案1.D2.C3.D4.gōng,shū,rùn,chǐ,zhuó,huī,kěn,pèi,pì,méng,zhuì,fù5.(1)烦躁(2)吞噬(3)酣然入梦(4)颠沛流离6.炮,罩疏,不耻下问,修润,商酌颠沛流离pì,朦胧7.(1)①写作简明如话。

②用语(行文)力求简洁。

③用词规范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