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风景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是南岳衡山72峰 之一。位于古城长沙 湘江两岸,由丘陵低 山、江、河、湖泊、 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 古迹、近代名人墓葬、 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 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 胜区。已开放的景区 有麓山景区、橘子洲 头景区。其中麓山景 区系核心景区,景区 内有岳麓书院、爱晚 亭、麓山寺、云麓宫、 新民主学会景点等。
• •
• •
• 景观节点分布
• • •
节点分布集中 节点之间距离基本不超过 200米 步行可到达
• 保护区等 级划分
•
旅游周期及 线路
•
主要分半日 游、一日游、 两日游
旅游信息
• 景区级别: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西郊 门票: 岳麓书院:门票30元/人 麓山景区:免门票;观光车:20元/人;索道:上行30元/人 下行25元/人 全程套票50元/人 橘子洲景区:免门票;沙滩公园门票:50元/人;观光车:20元/人 开放时间:8:30至17:30 旺季(4-10月):8:00-18:00 淡季(11-3月): 8:30-17:3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橘子洲景区停车场 住宿:华天大酒店、紫东阁华天大酒店、通程国际大酒让、神农大酒店、洼程酒店等
重要景观节点
• 自然景观
穿石坡湖 白鹤泉 蟒蛇洞 兰圃水景 万景园 鸟语林 其他自然风景(响鼓岭 飞来石 自来钟 )
穿石坡湖
• 穿石坡景区位 于岳麓山半山 腰之上,距云 麓峰也不过二、 三十米高,七、 八百米的距离。 因景区内很早 以前就有一个 有名的穿石坡 景点,景点内 修建了一个亭 子,上面写有 穿石坡三个大 字。据景区标 牌介绍:穿石 坡,是岳麓山 东南幽谷中的 自然景观,此 处林壑清幽, 巨石横亘,山 涧清溪自云麓 峰经穿石坡直 下山脚的枫林 村,终年不竭, 尤以溪流穿越 巨石而过,叹 为观止。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 现旧址核心保护区 约5000平方米,为 小青瓦、木排架、 竹织壁结构的清代 农舍,竹篱香樟环 绕,内有古井、 “沩痴寄庐”槽门、 周公墓等。新建陈 列室以全新的“新 民学会·建党先声” 陈列展览,用场景 再现、浮雕等形式 表现了新民学会三 年的历程:以74名 会员中的精英形象, 突显了湖湘无产阶 级先锋的群体形象。 成为广大青少年及 群众接受革命传统 教育的重要场所。 是一处融人文景观 与自然景致为一体 的教育基地和旅游 观光景点。
• •
白鹤泉 在麓山寺后,古树环抱,有泉从石罅中溢出,冬夏不涸,清洌甘甜,清澈透明。白鹤泉有 “麓山第一芳润"之称。相传古时候曾有一对仙鹤常飞至此因而取名白鹤泉,有趣的是以泉 水煮沸沏茶,蒸腾的热气盘旋干杯口,酷似白鹤。曾有寺僧砌石为井如鹤形,刻“白鹤泉" 三字于崖上,并建有一石碑。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粮道夏献云在泉上建亭,抗战时 被毁,解放后又新建一亭,碧瓦朱栏,颇见风雅。现泉侧建有茶室,用清冽的白鹤泉水沏茶, 供游客品尝。 蟒蛇洞 在禹王碑北面的一个幽谷中。蟒蛇洞在西晋以前叫“抱黄洞”。相传宋祥符年间(公元 1008-1016年),,有个叫张抱黄的道士,在岩下修炼,丹成升仙而去,“"抱黄洞”由此而 来。据传张道士升仙后,洞被蟒蛇盘踞,故有蟒蛇洞之名。 兰圃水景 岳麓山兰圃辟建于蟒蛇洞下方谷地,原名道乡村(今呼稻香村)。附近有道乡祠遗址,或唤 桃花洞。原兰圃在麓山寺内,1987年建成迁入现址。
• 景区道路情况
区位因素
•
•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面积 35.20平方公里,包括 麓山景区岳麓山风景区、 天马山景区、橘子洲景 区、桃花岭景区、石佳 岭景区、寨子岭景区、 后湖景区、咸嘉湖景区 等八大景区。核心景区 7.14平方公里。 规划在风景名胜区范围 以外的外围保护区面积 22.68平方公里。截止 到2012年,已经建成的 有麓山景区和橘子洲景 区,天马山景区景观建 设已基本完成。
长沙购物:长沙最重要的特产是"长沙三绝",即湘绣、中国红瓷器和菊花石雕。
• 景区道路 情况
景区吸引力
• 接近大学城区周边人流量大易组织徒步登山交友活动
•
骑车爬山
•
对历史文化的塑造
END
• 比邻大学城
重要景观节点
• 人文景观
爱晚亭 岳麓书院 麓山寺 云麓宫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烈士墓碑 南泥湾 其他人文风景(舍利塔 禹王碑 赫曦台 印心石屋 麓山忠烈祠 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 长沙会战纪念碑)
爱晚亭
•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 隆五十七年(1792 年),由岳麓书院 院长罗典创建。与 安徽滁县的醉翁亭 (1046)、杭州西 湖的湖心亭 (1552)、北京陶 然亭公园的陶然亭 (1695)并称中国 四大名亭。爱晚亭 原名红叶亭,又名 爱枫亭。后来由湖 广总督毕沅,根据 杜枚“远上寒山石 径斜,白云深处有 人家。停车坐爱枫 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的诗句,更 名为爱晚亭。
岳麓书院
• 我国古代著名的 “四大书院”之一, 也是我国目前保存 最完好的一座古代 书院。
•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 21000平方米,现存 建筑大部分为明清 遗物,主体建筑有 大门、二门、讲堂、 半学斋、教学斋、 百泉轩、御书楼、 湘水校经堂、文庙 等,各部分互相连 接,完整地展现了 中国古代建筑气势 恢宏的壮阔景象。
麓山寺
• 麓山寺亦称“岳麓 寺”、“慧光寺”、 “鹿苑”、“万寿 寺”,位于湖南省 长沙市湘江西岸的 岳麓山碧虚山中。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 用“寺门高开 洞 庭野,殿脚插入赤 沙湖”的诗句称颂 殿字宏大。大雄宝 殿等主要建筑,于 1944年被炸毁,仅 存山门和观音阁, 现已修整一新. 观音阁为砖木结构, 1955年曾加以修葺, 1980 年再次修整 恢复原貌,并在厅 堂神龛中置观音像。 阎内常举办小型书 画展览。
•
•
云麓宫
• 在岳麓峰顶。系道家第二十 三洞虚福地。始建于明成化 十四年(公元1478年),嘉 靖(公元1522 ~1566年)间 长沙太守孙复与道士李可经 主持加修。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张殿元再修。时有 关帝殿、玄武祖师殿、三清 殿三进,明末毁于战火。崇 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重 修祖师殿。清康熙四年(公 元1665年)、嘉庆八年(公 元1803年)两次续修。道光 十三年(公元1833年)巡抚 吴荣光、布政使惠丰重修前 殿。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 毁于兵。同治二年(公元 1863年)武当山太和官道士 向教辉募资重建。本世纪四 十年代遭日军严重破坏,抗 战胜利后由道士邬云开、吴 海明筹募修复。现存吕祖殿、 祖师殿、三清殿三进。吕祖 殿中置汉白玉浮雕吕祖仙师 真像,并刻吕著《百字铭》, 八十年代对宫宇进行了修葺, 1989年春正式对外开放。前 厅竖关帝神像,三清殷按道 家规制竖像三尊。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岳麓山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 区西面。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 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岳麓山荟萃了湘 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 丰富。
目录
• 区位因素 • 景观节点 • 旅游周期 • 旅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