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机房总体项目实施方案3.1 实施分析本项目机房位于综合大楼一楼的机房工程建设,由机房装修、电气工程、防雷接地系统、UPS系统、空调与新风、消防系统、机房动力环境与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8个系统工程组成。
3.1.1 机房装修工程内容✧内部结构和平面布局设计;✧门窗工程等;✧墙面工程;✧吊顶工程;✧地面工程;3.1.2 电气工程内容✧强电线缆桥架工程;✧机房动力配电系统电源线缆敷设;✧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电源线缆敷设;✧各用电设备及电源插座安装;✧配电柜的制作及安装等。
3.1.3 UPS系统工程内容✧机房UPS电源配电系统线缆敷设;✧UPS电源及电池安装;✧UPS配电柜的制作及安装等。
3.1.4机房动力环境与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内容✧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采集线缆敷设;✧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采集设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线缆敷设;✧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安装;✧机房动力环境与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主机设备及软件安装调试。
3.1.5 精密空调及新风系统工程内容✧精密空调风管敷设;✧新风机风管敷设;✧新风机安装;✧精密空调机安装;✧系统调试等。
3.1.6 消防系统工程内容✧烟感及温感探头线缆敷设;✧烟感及温感探头安装;✧控制柜安装;✧气溶胶灭火柜安装;✧消防系统调试等。
3.1.7 等电位接地工程内容✧接地系统安装;✧机房等电位均压环安装;✧防雷器安装;✧机房内所有金属导体与等电位均压环连接等。
3.2 机房建设总体实施思路3.2.1 实施指导思想合理分布工作空间及各类设备安装场所,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障机房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且以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为依据。
根据甲方提出的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以及计算机系统实际操作运行等情况进行设计,力求在设计、选材中做到整体布局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机房各项功能完整配套,达到专业规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优良、管理方便之目的。
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选择优质机房专用装修材料,主体装修材料宜选用吸音效果好、不易变形、变色、易清洁、防火性好,且高度耐用的材料,达到最佳装修效果。
室内控制设备、电器设备、布线系统的选材我们注重其可靠性,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以确保系统投入运行后故障率为最低。
机房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和较高的科技含量,应考虑到今后增加设备所需的空间、空调及电力,够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
3.2.2 实施原则(1)先进性机房系统实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未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机房系统能够支持未来的网络技术和应用。
(2)可靠性采用质地优良的材料、性能优越的设备及规范的施工工艺技术,特别是在意外情况下的抗干扰性和快速补充性,保证各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在系统设备安装和运行过程中,保证安全可靠。
(3)标准性机房系统要按照相关网络技术标准,不仅能支持现在的各种应用,还能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4)实用性机房系统要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发展,实现高速数据通信,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设备和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内的应用。
(5)扩充性机房系统需要发展时,可以有充分的余地进行扩展。
本系统不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应在空间布局、系统电网容量、网络设备端口等方面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进一步开发以及适应未来系统更新换代。
3.2.3 实施依据根据甲方对机房相关技术要求机房楼层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国家标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3-91)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45)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 16)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714-93);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92其它相关规范3.2.4实施目标根据要求和实际情况,机房建设按国家B级机房实施。
3.2.4.1 环境目标✧开机:温度23±1℃, 变化率<5℃/h,不得结露✧湿度45%--55%✧停机:温度5℃--35℃,变化率<5℃/h, 不得结露✧湿度40%--70%✧尘净度:粒度<0.5μm个数<18000粒/dm3✧噪音:5点测试平均值<70dB3.2.4.2 供配电目标✧电压380V/220V✧电压变动范围220V±5%3.2.4.3 照明目标✧地面0.8m处>220Lx,禁止使用电感整流器✧主要工作区和基本工作区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250LX✧其他工作区的平均照度为200-250LX✧应急事故照明:照度应为30LX.3.2.4.4 防雷系统目标✧采用多极防雷器保护✧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工作地电阻<1Ω2.2.4.5 结构装修目标✧吊顶:◆吊筋单点悬挂>100kg◆铝合金微孔吸音板600×600×0.7✧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集中负荷(Conc.Load)4450N◆均布负荷(Unforml Lord)23000(N/m2)◆桁梁挠度(Deflection)<2mm◆永久变形<0.25mm◆抗静电绝缘值(Resistance)1×105/1×109Ω◆规格(Size)600×600×35mm✧天棚以上地板以下:刷三遍防尘防火漆、铺设恒温防火棉✧其它用材必须做到:阻燃、绝缘、不起尘、抗静电、易清洗、无眩光。
3.3 机房装饰装修工程实施细则3.3.1 门窗封堵工程将机房无用门窗用防火水泥封堵,使机房处于一个比较独立的密闭空间。
3.3.2 墙面工程在墙面预留新风系统和精密空调进出管道孔。
为了减少室外灰尘进入,保障室内空气洁净度和减少空调冷量损失,计算机房装修要求尽量封蔽,室内全部采用人工采光,所以本机房内四周围墙壁全部涂刷防尘漆,铺设保温材料和彩钢板。
工序示意图如下:保温棉铺设示意图如上彩钢板实施步骤示意图3.3.3 机房净空实施机房高度约为6000mm,要求装修完成后地板面到天花净空高度2500mm,天花安装高度在离顶3200mm处,为让机房温度达到B级机房恒温标准,我们特在离天花高度500mm处做一保温层来确保机房达到恒温效果,并能提高精密空调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用电量。
如下示意图:3.3.4 天花吊顶工程机房棚顶装修多采用吊顶方式。
在安装天花之前,铺设保温层及刷环氧聚氨脂三遍(防尘漆)。
机房内吊顶主要作用是:在吊顶以上到保温层500mm的空间做为弱电系统线缆敷设通道,安装固定照明灯具、走线、新风主机,防止灰尘下落等等。
根据机房建设要求,本方案采用600×600×0.7方形铝合金微孔吸音板。
3.3.5地面工程机房地面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机房地板一般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
活动地板具有可拆卸的特点,因此,所有设备的导线电缆的连接、管道的连接及检修更换都很方便。
本方案采用“沈飞”无边框抗静电活动地板,尺寸规格为600*600*35mm,安装高度为300mm。
防静电活动地板特点:集中载荷:≥500KG;均布载荷:≥25000N;极限载荷:≥15000N;不易变形;防静电;所有支架均由优质钢材制成;保证地台结构稳固、耐火。
地板的收边处理: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
地板安装后,用不锈钢踢脚板压边装饰。
机房出入口做收边花岗石踏步处理,用不锈钢收边。
活动地板安装一定要做到表面平整、接缝严密。
这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活动地板本身的精度,二是安装工艺和质量。
地板以下防尘保温处理:此外地面需要进行防尘保温隔热处理。
较简单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先将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做平整处理,因为现在的情况是毛墙毛地。
要对此做水泥底层,一般情况是做2-3层的底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无大颗粒尘沙,然后在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均刷涂防尘防火漆三遍。
全部水泥面均经刷漆处理,达到不起尘,然后在地面上敷设保温材料,从而使机房达到恒温效果。
3.4 机房电气工程实施3.4.1机房配电系统需求分析由于机房内放置的均是网络核心设备,全年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作,存储着大量的重要数据,因此需要一个安全、稳定、节能、可靠的电力系统支持网络系统运行。
在本方案中,机房按一类供电方式设计施工,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TN-S)。
针对本工程机房电气系统的具体条件和需求,我公司根据用户要求将配电系统分为生产UPS供电系统、机房辅助供电系统。
UPS供电系统,为主机房、操作间提供电源。
机房辅助供电系统为精密空调、新风及排风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等提供电源。
机房根据功能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配电系统具体需求如下:机房内主要有UPS电源布线、一般照明电源布线、应急照明电源布线、市电电源插座布线、精密空调、新风机等设备进出电源线布线等。
3.4.2 机房配电系统设计3.4.2.1 供电方式选择本机房电源总进线采用380V电压、50Hz频率和三相五线制(即TN-S系统)的配线方式,电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即电压波动小于±10%,频率波动标准小于±1%。
为使整个机房电源配电减少相互干扰,本方案设计将采用市电供电和长延时UPS不间断电源组成的组合式供电方式。
电分路主要按: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方便来分。
第一、计算机设备每一路的最大负载不超过6KW,太大了引起不易发现的隐患;第二、不同地方的设备不允许同一路控制开关,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照明控制线路,原则上不采用同一路控制线路的灯具在一起,最好是分开,提高照明的均匀度和利用效率。
本市电(普通用电)负责机房内UPS 主机、维修插座、照明用电、精密空调、新风机及其相关设备的正常供电。
机房内计算机专用插座及所有需要不间断电源供电的相关设备的供电由UPS设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