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领导心里的角度浅谈如何做一名成功的领导者

从领导心里的角度浅谈如何做一名成功的领导者

从领导心理的角度浅谈如何做一名成功的领导者
法政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2009644224 彭茂平【摘要】:不同的领导者,由于不同的心理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形成不同的管理效果,这些因素往往直接决定着管理的成败。

当前,我国企业体制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尚存在不少问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需要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权力在企业中的正确运用。

本文主要从领导的概念和功能、领导者的心理素质、风格,还有有效领导的途径这几个方面分析领导者应该如何管理员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领导、领导的功能、领导者的素质及风格、管理问题、有效的领导途径
有效的领导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是人们的共识。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杜拉克说:“管理者是任何企业的最基本、最宝贵的资产。

”国外有统计表明,每100个新的企业中,约有二分之一的企业在两年内倒闭,5年以后100个中只有三分之一仍然存在,绝大多数失败是由于领导不得力。

而我国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这表明了企业管理成功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同时也说明了在企业中,领导者居于独特的地位,发挥独特的作用,是企业行政和生产指挥的中心。

因此,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十分重视对领导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一种最佳的领导行为模式,以供企业管理者借鉴与仿效。

一、如何当一名成功的领导者,首先要明确什么叫领导。

领导是领导者的一种行为,但其效果不能由领导者一个人决定,因为领导是透过与团体成员的交互作用去完成某一特定目标的行为,因此其领导的成功是否端赖以下三因素的交互关系而定:(1)领导者本身的条件,包括个人的能力及其在团体中的地位与权力;(2)被领导者,即跟随者的条件,例如与领导者的相对地位及人际关系;(3)所要达成的目标的,即工作的性质。

总的来说,领导是一种行为和影响力,这种行为和影响力可以引导和激励部属去实现组织目标,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领导者个人依据组织内实际情况,运用领导艺术和领导技能,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所以领导是产生于一定的组织,又服务于一定的组织。

二、领导又有何种功能。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同时发挥领导的功能,才能把下级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到完成组织任务的轨道上来。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领导者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刘备的个人才能并不卓越,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用人。

一个领导者如果善于出主意善于用人,就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所以具体的领导的功能以下:
(1)、领导能弥补组织设计中部分缺陷,促进组织良性的运作。

(2)、领导可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控制去引导和率领下属有效的达成组织、目标。

(3)、领导在率领下属达成目标的同时,还能满足员工的不同需要。

三、明白了领导的含义与功能,那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风格。

1、强而硬的素质要求:
一个领导者如果品德高尚,正直公道,言行一致,有组织能力和判断力,能关心他人,凡事以身作则,在群众中必然享有威信,就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的道德力量,成为一种强大的感染力,从而有效地影响人们去完成组织目标。

长期以来,管理心理学很重视领导素质的研究,通过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素质条件,以期预测什么样的人当领导最合适以及怎样培养优秀的领导者。

通过美国、日本对企业领导人的素质要要求,有以下的共同点:(1)、了解部属。

(2)、尊重人格。

(3)、善于激励。

(4)、以身作则、(5)、精明果断。

而个体心理素质在领导者的素质结构中,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部分。

主要概括为:战略型观念;创新型思维;主导型心理和行为;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的性格。

同时,一个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他的领导能力。

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也意味着领导能力的提升。

人格魅力则是指由一个人的信仰、气质、性情、品行、智能、才学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

长期以来,美国西点军校的学生都必须接受“人格魅力”的训练,它的精神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员。

美国著名成功心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博士也有句名言:
“真正的领导能力来自让人钦佩的人格”。

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格也是缓解员工情绪、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重要方面。

管理不是高高在上的管制,相反,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服务。

上要服务于大局,不能因为本部门或个人的功绩而损害整体利益;下要服务于员工,让员工在一种在富有激励而宽松的环境下为企业做贡献。

企业需要员工有忠诚度,但员工的忠诚度也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

2、强调民主领导型的风格。

所谓民主型领导风格是组织的权力定位于全体成员,民主领导者作为指导者或委员会的主持人,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管理,采取民主的领导行为,注重鼓励团体成员,关心并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在成员之间进行调解和仲裁,努力在组织中营造一种民主与平等的氛围。

在这种风格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近,有关组织工作的中意见和建议将会受到领导者的重视且很可能会被采纳,被领导者富有创造力,受到激励以后能够自我领导,其工作动机、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责任心较强、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四、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1、大部分企业缺乏针对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如中层管理者流失问题已成为各类企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由于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通常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所以,如果企业不能通过有效手段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就很容易造成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失。

2、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管理经验。

比如中层管理者的来源大多是普通员工,这些员工由于在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中表现出色而
由技术骨干提拔起来。

但是他们虽然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却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或者不具备管理素质,在担任领导职责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执行能力。

又如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执行能力,在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决策方案标准渐渐降低,与原标准发生偏离,或者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必要的任务,或者造成企业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等方面问题。

中层管理者执行能力的缺乏,将使企业的成功发展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4、没能起到良好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使政策的制订者和实施者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高层领导缺乏对中层管理者这一作用的认识,在工作中存在“架空”中层管理者的问题;令一方面由于中层管理者沟通和领导能力的欠缺,从而使企业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不能做到“上情下达或下情上报”,使企业的战略制订和具体实施这两项工作发生脱节。

五、领导者与非领导者培养与开发管理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非领导者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等特点。

具体表现为他们工作自主性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更愿意从事新的、有难度的工作,乐于应对环境的变化,努力寻找能促进自我成长的空间和自身知识的获取与提高:渴望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以不断更新知识,希望到
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的知识从而通过流动来实现增值。

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应体现在非领导者的培养与开发方面,具体有以下方面。

(1) 关注员工个性,指导员工职业规划
(2) 充分授权,激发员工积极性
(3) 注重情感管理
五、通过有效的领导途径促成优秀的领导者.
(1)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真正做到秉公处事。

(2)要具有无私的精神,必须警惕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3)善于授权,领导者必须放手让部下去干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
情,以便集中精神考虑企业的重大决策。

(4)具体指导,即领导者不能一味命令下属“要这样做,不要那样
做” 更要使部属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去执行命令。

最后,优秀的领导者虽对团体负责,但不是单独作所有的决策,领导者加入团体,促进团体内的意见和沟通,由此获取有助于决策的适当的情报资料、技术性知识及各种事实与经验。

优秀的领导者以建立团体中一贯合作支持的气氛为第一要务,平时就鼓励员工分享他的责任,倾听成员的意见。

优秀的领导者是一位“以团体为中心的管理者”。

他激发团体旺盛的士气,已达成团体的目标,并努力促使成员对较大的组织也产生责任感,共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靖主编,管理心理学,科技出版社。

(2)、周妙群主编,管理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3)、陈照明主编,实用管理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