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政爱民的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官因廉而生威”,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这样评价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
郑培民生前身居高位,是湖南省委副书记,然而,他的妻子杨力求一直是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职员。
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北京突发心脏病赶往医院的路上,嘴里还在嘱咐司机,“别闯红灯”。
颁奖辞: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
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2、被誉为“新时代愚公”的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张荣锁他是一位村支书,他关掉了自己的工厂,而且拿出百万元的存款,带领乡亲们沿着悬崖峭壁修出了一条路,2001年底,当祖祖辈辈望而却步的一线天变成了大马路的时候,他的家里几乎一文不名了。
颁奖辞: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3、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2002年,日本东京裁判所裁定,承认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原告团的起诉事实。
在此之前,原告代表团团长王选7年里,27次走上法庭,起诉侵华日军在华的细菌战罪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主任王晓晖说,13亿中国人中有此心的不在少数,但敢于舍弃,并具大智大勇,真正推历史一把的代表人物非王选莫属。
颁奖辞:他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他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他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
他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他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
他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4、“打破蓝田神话”的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二十世纪末,蓝田股份被誉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2001年10月26日,刘姝威的一篇600字的内参文章终结了蓝田神话。
为此她被蓝田推上法庭,人身威胁,生死较量,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蓝田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问题显而易见,人人闭口不言,无意中她成了“皇帝新装”里第一个站出来说实话的人。
颁奖辞:她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面对一个强大的集团,面对一张深不可测的网,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坚持着这场强弱悬殊的战争,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
正是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完美地证明了中国还有一双揉不进沙子的眼睛,推动了中国股市早日走上正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5、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他让中国企业看到了管理的力量,他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了服务的魅力,他让哈佛的学子认识了中国人创造的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这位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得益彰的企业家,让国外的消费者改变了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差价廉的印象,让国外的企业认识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澎湃力量,他就是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位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为中国企业赢得世界尊重。
颁奖辞:无论在种种赞誉和表彰中,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
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6、舍己救人的重庆鱼田堡煤矿103队队长张前东2002年6月13日,重庆市万盛区东林三矿突然塌陷,河水倾泻而下,造成特大穿水事故。
正准备离井下班的103队队长张前东放弃了撤出的机会,义无反顾地深入800多米深的工作面,通知正在作业的13位矿工安全撤出。
之后,洪水越涨越高,他又单身一人向更深的井下走去,凭他17年的井下工作经验,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救出50名矿工。
颁奖辞:他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伟大的选择,虽然他自己已经远离了死亡的阴影,但他却又一次奔向了死神,为的是把生命的阳光同样带给在死神面前挣扎的同伴。
他无畏、清醒、果敢,他的人格光辉照亮了黑暗的矿道,照亮了几百个矿工的生命,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7、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2002年2月,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一位物理学家——黄昆。
这是一个远离大众视线,沉静而低调的名字,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知道黄昆。
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说:自己的研究方法就是与黄昆同住一室时争论出来的。
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波恩也知道黄昆,在与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出版后,他写给爱因斯坦一封信,说:书稿的内容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我能懂得年轻的黄昆以我们两人的名义所写的东西就很满足了。
颁奖辞: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
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8、篮球运动员姚明2002年10月16日,姚明在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承诺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NBA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
颁奖辞: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
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9、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乌鲁木齐市小西门派出所教导员赵新民今年2月1日上午,一名犯罪嫌疑人身绑炸药包,企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门前制造爆炸事件。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天山分局西门派出所教导员赵新民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令后,迅速带领民警赶赴现场,一面指挥疏散群众,控制现场,一面冒着生命危险贴近犯罪嫌疑人,耐心劝解阻拦,并将其引向僻静处。
犯罪嫌疑人执迷不悟,转而企图进入人流密集的天山百货大楼制造爆炸事件。
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赵新民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果断地将犯罪嫌疑人挡在百货大楼门外,并尽可能地保护其他战友的安全。
此时,犯罪嫌疑人突然引爆炸药包,赵新民壮烈牺牲。
颁奖辞:他出于人民警察的天职,无畏地走向危险。
这一刻他无需选择,因为走向危险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因为在选择做警察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刻。
在爆炸带走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的同时,人们的心灵也被强烈地震撼。
10、预防爱滋病宣传员濮存昕2002年,濮存昕勇敢地担当了艾滋病宣传员,就像杂文家陈小川所言,他是我们熟悉的形象,却正在做着我们不熟悉但感动我们的事情。
他和艾滋病人吃一个锅里捞出的饭。
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回报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颁奖辞:他用人们熟悉的微笑温暖着艾滋病患者的心,他紧握艾滋病患者双手的手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更传播着艾滋病知识,激发着人类战胜这个世界杀手的勇气。
他把人们对他的喜爱和信任再度回报给社会,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以公众人物的号召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特别大奖授予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工程移民,奖杯由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3年度人物1、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北京时间10月15日凌晨5时30分,即距离神舟5号顺利升空三个半小时前,身着银灰色太空服的杨利伟向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
”杨利伟,辽宁绥中县人,身高1.68米,大学文化,1983年6月入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一级飞行员,上校军衔。
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颁奖辞: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非典”时期做出卓越贡献、给予人们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从今年年初,广东等地开始爆发不明肺炎的时候起,钟南山就在密切注视着疫情的发展情况。
在疫情最严重时,他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呼研所来”,他以66岁的高龄,一次连续38小时救治患者。
钟南山为抗击非典所做的一切为他赢得了“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美誉。
2003年6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惟一的特等功。
他还荣获了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
颁奖辞: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
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
他以令人敬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3、带领中国女排重夺阔别17年冠军奖杯的主教练陈忠和2000年奥运会后中国女排陷入史无前例的低潮期。
危难之际,“五朝元老”陈忠和第六次“入朝”,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陈忠和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对中国女排的困境,他认为:中国女排向来不缺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但以往的荣誉让她们有了太多心理压力,这甚至使得人们已很难见到女排姑娘在球场上发出真正的微笑。
2003年11月15日,在阔别世界冠军长达17年之后,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终于面带微笑地再一次站到了世界女子排球的最高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