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必考考点--《论语》部分测试题试卷一

高考必考考点--《论语》部分测试题试卷一

高考必考考点--《论语》部分测试题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默写(20分)
⑴为政以德,,。

⑵,不令而行;,。

⑶,是可忍也,?
⑷志士仁人,,。

⑸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⑹,春服既成。

,,浴乎沂,,咏而归。

⑺“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


⑻饭疏食,饮水,,。

,于我如浮云。

二、主观题
1、2017浙江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21. 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 《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2分)
22. “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

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4分)
1. (2分)
德行言语
2. (4分)
①平等待人。

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

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

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2011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3—4题。

(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
孔子:_______韩非子:_______
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