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你如何看血栓弹力图PPT课件

教你如何看血栓弹力图PPT课件

CFMS血栓弹力图
使用血栓弹力图的目的
实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凝血管理
了解患者的凝血全貌,快速决定进一步的 治疗方案
监测某些凝血相关药物的疗效,调整药物
2
常规凝血检测难以评估凝血状态全貌
血液凝固过程
最大血凝块 血凝块增多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链形成
启动
血凝块 降解
血凝块溶解 损伤修复
连续 全貌 全血 检测
C1抑制物 尿激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a2抗纤溶酶 a2巨球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报告看图顺序:
→CI值→R值→MA值→Angle(K)值
LY30(EPL)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 值
LY30(EPL)升高 --->纤溶亢进
CI:
CI < -3.0 低凝处理:促凝 CI > 3.0 高凝处理:抗凝

CI= -0.6516Rc-0.3772Kc+0.1224Mac+-7.7922
-3~3
LY30 EPL
4
血块稳定性 MA出现后30分钟内血块消融的比例(%)。
预测纤溶指 数
MA出现后预计的血块消融的比例(%)。
<7.5% <15%
凝血途径
CI R
( K、ANGLE )
5
血栓形成过程
XIII
XIIIa
实际数值高于正 常值上线
5-10
凝血因 子功能 亢进
凝血因 子功能 不足
1-3 纤维蛋白原 功能亢进
纤维蛋白原 功能不足
53-72
50-70
0-8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
功能不足
功能不足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 纤溶亢进
功能亢进
功能亢进
0-15 `
纤溶亢进
报告看图顺序: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常规凝血检测
PT APTT
血小板计数 /功能
纤维蛋白含量
D-二聚体
FDP
血浆检测 各单成分
难以评估 凝血全貌
常用参数及意义
主要参数 名称
解释
正常参考范 围
R
凝血时间
是反应从凝血系统启动直到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之间的 一段潜伏期。反应凝血因子状况。
5-10minK AngleFra bibliotek血块动力
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20 mm时的时间,主要反应纤 维蛋白原的功能和水平。反应纤维蛋白原状况。
输血
Angle减小、K值增大纤维蛋白原功能不足 Angle增大、K值减小纤维蛋白原功能过度
药物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组别 抗凝药物 促凝剂
名字
华法令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比伐卢定 重组水蛭素 阿加曲班
冷沉淀
凝血酶原复合物 鱼精蛋白等
作用
阻断肝脏产生凝血 因子
对CMFS的影响
阻断凝血酶产生
R值增加
阻断凝血酶作用
纤维蛋白 MAA
继发性纤溶亢进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20
血小板图---血小板功能评估的可靠工具,可监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疗效
TEG小板图检测原理
1. ADP (Adenosine diphosphate) – 检测ADP抑制 剂
§ 氯吡格雷 (波立维) § 普拉格雷 (Effient®) § 噻氯吡啶 (Ticlid®)
2. AA (Arachidonic Acid) – 检测 COX-1 (环氧酶) 抑制剂
§ 阿司匹林
3. Full (ADP & AA)
3 血小板图 个重要参数
§ 抑制率(ADP/AA抑制率) § MAADP/AA幅度 § MACK
血小板图描记图
基线 MACK
B
药物作用
A
(ADP, AA) MAADP/AA
CI
综合凝血指 数(min)
-3-3min
CI < -3.0 低 凝 CI > 3.0 高
CI < 1.0 原发
纤溶亢进
CI > 3.0 继发
纤溶亢进
低血小板或功能不良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如果病人在出血,建议治疗:输入冷沉淀或FFP
1-3min
评反应估纤纤维维蛋蛋白白原块功形能成。及反相应互纤联维结蛋(白凝原块状加况固。)的速度,55°~78°
即最大幅度,直接反映纤维蛋白与血小板通过
MA
血块强度
Ga+/XIIIa相互联结的最强的动力学特性,代表纤维蛋 白凝块的最终强度主要反应血小板功能。反应血小板
51~69mm
状况。
CI
凝血综合指 综合凝血指数, R, K, alpha, MA结合推算出
纤维蛋白原
( K、ANGLE )
可溶性纤维 单体
弱的血小板血块
静止的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MA)
纤维蛋白网 弱纤维蛋白血块
血小板聚集 +
纤维蛋白网 血块发展
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
6
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内皮细胞
tPA
纤溶酶原
PAI-1
LY30(EPL)
激肽释放酶 UPA
高血小板活性高凝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高凝血因子活性高凝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高凝血因子和高血小板活性高凝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原发性纤溶亢进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值
补充缺失/消耗的凝 血因子 增加凝血酶作用 R值减小
中和肝素作用
11
药物对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组别 抗血小板药物
名字 阿昔单抗 替罗非班 依替巴肽 潘生丁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西格他唑 阿司匹林
布洛芬
作用
对CMFS的影响
抑制糖蛋白Iib/IIIa 受体
抑制cAMP
MA值减小-ADP途 径
抑制P2Y12受体
CI < 1.0 原发性纤溶亢进(溶栓) CI > 3.0 继发性纤溶亢进(DIC)
LY30(EPL)→CI值→R值→MA值→Angle(K) 值
R值升高 凝血因子功能不足促凝剂 R值降低凝血因子功能亢进抗凝药物 MA值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抗血小板药物 MA值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升血小板药物/成分
抑制磷酸二脂酶 抑制环氧化物酶
MA值减小-AA途 径
血栓弹力图具体指标意义及正常值范围
具体指标 意义
R
凝血因 子功能 (min)
K
纤维蛋白原 功能(min)
Angle
纤维蛋白原 功能(deg)
MA
血小板聚集 功能(mm)
LY30
纤维蛋白 溶解功能 (%)
EPL
纤维蛋白 溶解功能 (%)
正常值范围 实际数值低于正 常值下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