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方案范文集合5篇

水土保持方案范文集合5篇

水土保持方案范文集合5篇水土保持方案范文集合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整理的水土保持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土保持方案篇1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一种手段,通过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达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的。

工程建成以后,可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水库养殖、旅游等。

但在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产生大量弃土石渣,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危害区域环境和威胁下游安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防治水土流失,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工程安全服务。

下面以该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作为实例进行分析。

1 基本情况1 . 1 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吉林长春境内,该流域属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充沛,水资源较丰富,特别是上游山区,山高河陡,水能资源很也丰富。

全江段山岭连绵, 森林茂密, 植被良好,河谷狭窄,江道弯曲,河底为石质,有岩坎、暗礁和深潭。

工程区现有水土流失是以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形式为面蚀,其次为沟蚀。

水土流失强度为1286 t/km2·a,属轻度流失区。

1 .2 工程概况该水利枢纽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供水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5.00 m,防洪限制水位61.00 m,防洪高水位67.94 m,相应防洪库容3.10×108 m3,调节库容1.14×108m3,灌溉农田面积33 533.3 hm2,电站总装机容量49.5 MW;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量1.0 m3/s;通航过坝设施按100 t级斜面升船机考虑。

另外,为减少淹没损失,对库区4个片区采取工程防护措施。

该水库为大型水库,属Ⅱ等工程。

主要枢纽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泄水建筑物、电站厂房、灌溉进水闸等。

工程总工期42 个月。

工程静态总投资98835.78万元,总投资101 605.36万元。

2 水土流失预测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工程扰动原地貌、破坏或占用土地及植被,使该范围内土壤侵蚀加剧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二是由于工程建设产生的大量弃渣不合理堆放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

该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达 2 310.14 hm2,工程施工期总弃渣量为55.06×104 m3。

经采用类比法和数学模型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计算,该工程施工区将由原有的轻度水土流失区变为强度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强度将由原来的1 286 t/km2·a增加到7000 t/km2·a,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达8.91×104 t~9.41×104 t。

3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3 . 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该水利枢纽工程占地面积共81.1 hm2,其中包括大坝、厂房等枢纽建筑物占地,弃渣场、土料场、石料场、永久公路、施工临时占地。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主体工程的布局、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工程建设用地范围等,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划分为6个防治类型区,即弃渣场、土料场、石料场、枢纽工程基础开挖区、永久公路、施工临时占地。

3 . 2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根据各水土流失防治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遵循治理与防护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在弃渣场建立拦渣工程,对各永久建筑物周边、块石料场及公路沿线等开挖边坡采取边坡防护工程;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使新增水土流失得以集中拦蓄和控制,在此基础上,对料场、渣场利用工程弃土进行表土回填和覆土,经土地整治工程后采取植树造林种草等植物措施进行绿化;对临时施工区、厂区、公路沿线及库区周围等进行绿化,通过植物措施和土地整治工程,保护新生地表和改善生态环境,弃分发挥绿化工程的观赏性和后效性,实现水土流失由被动控制到开发治理的转变。

3 . 3 分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3.3.1 弃渣场地水土保持措施枢纽工程永久弃渣量为55.06×104 m3,在右岸上下游和左岸下游共设布置有3个弃渣场。

右岸上游弃渣场:位于坝址右岸上游 1.5~2.0 km的一级阶地,地面高程54~60 m,场地开阔,由于此弃渣场位于水库淹没区,其弃渣主要为石渣,因此在水库蓄水前将弃渣推平即可,水库蓄水后其被淹没,对水库防洪不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危害。

右岸下游弃渣场:位于坝址右岸下游 1.5km处的一级阶地,地面高程57 m左右,堆渣量为5.0×104 m3,因为该弃渣场位于河道边,为防止弃渣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需在弃渣场临河一侧修筑拦渣工程,对弃渣进行拦挡。

根据渣场的地形、地貌、地质、建材来源及施工条件,经过对拦渣堤和挡渣墙进行方案比选分析认为,采用衡重式浆砌石挡渣墙拦渣。

挡渣墙为4级建筑物,全长426 m,墙高5.5 m,底宽3.3 m,顶宽0.5 m,基础底部修筑一底板,厚0.5 m。

墙体沿纵向每隔10~15 m设一道伸缩沉降缝,缝宽2 cm,缝内用沥青麻布或沥青木丝填塞,墙体纵向每隔2~3 m设置制度,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程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档案齐全、程序规范,杜绝逾期验收、越权验收和故意刁难建设单位等现象。

4、规费征收使用规范。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程序、标准、方式和使用管理规范,公开透明,坚决杜绝擅自降低标准或超标准征收现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勘测、规划、宣传、培训、差旅补助、奖励和监测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的购置、维修。

除生产建设单位无力治理的,不得违规征收水土流失防治费。

5、案件查处规范。

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做到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和程序合法,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规范。

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建设1、督查制度。

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检查、随时处理;深入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建立并落实好水土保持违法违规案件的督办制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随时接受县人大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报告制度。

对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上报事项,做到及时准确上报;对于重大水土流失事件,县水务部门要在事件发生1周内正式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特殊事件随时报告。

3、管理制度。

县水务部门设立水土保持专业技术评审小组,对从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设施验收、技术咨询等技术支撑服务的工作人员制定规范化工作制度和廉政制度。

实行严格的“进出”考核制度,依法约束执法人员行为,保证执法队伍纯洁。

4、社会监督制度。

建立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公示、公告制度,公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等行政许可的依据、程序、条件、时限、内容和结果,公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和其它重要事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规范举报的记录、接收、处理、协调、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进度安排从20xx年到20xx年5月,分四个阶段,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一是启动阶段1、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细化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2、全面启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

二是培训阶段1、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培训班,进行全面业务培训;2、对照本次能力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规章体系,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明确监督管理规范化要求,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度。

三是全面推进阶段1、依据能力建设要求和标准,对照《河北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综合评价指标》查漏补缺,不断推进各项能力建设工作;2、定期召开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汇报会,落实能力建设各项目标要求。

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共同搞好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

四是总结阶段1、20xx年9月—12月,完成能力建设县的总结和自验工作,迎接省水利厅的初验;2、20xx年1月—5月,按照省水利厅的验收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迎接上级抽查复验。

同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总结报告,对事迹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报省、市表彰。

保障措施经费保障。

多方争取,安排经费,可从征收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中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加大宣传。

加大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的宣传,及时报道重大事件、先进做法和经验,营造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激励措施。

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积极宣传先进事迹,促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工作全面提高。

水土保持方案篇3一、前言有关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实施过程情况简介。

二、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概况1.主体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有关设计文件批复、调整过程。

2.水土保持方案报批过程,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时限、投资概算,水土保持方案中确定的防治措施设计落实、调整情况。

三、工程建设管理1.组织领导。

包括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及具体管理机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2.规章制度。

有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的各类规章、制度、办法。

3.监督管理。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监督情况。

4.建设过程。

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过程,合同及其执行情况,施工材料采购及供应。

5.建设监理。

包括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监理制度、机构、人员、检测方法,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情况。

6、工程投资。

包括批准的水土保持投资概算,资金到位时间,年度安排,概算调整情况,经费支出。

7、完成主要工程。

包括治理措施类型及数量变更情况,实际完成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防护工程等的类型、数量,与设计工程量增减情况及原因分析。

四、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的主要经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管理运行的建议。

五、运行管理水土保持工程移交、使用,管理维修养护责任、办法。

运行期水土保持监测任务。

六、附件1.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文件。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批复文件。

3.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变更审批文件。

4.投资到位及使用情况说明。

5.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意见。

6.主体工程总平面图。

水土保持方案篇4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主体设计线路方案比选进行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