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错题解析

九年级化学错题解析


(H2O、Cu2+、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 ___ .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 溶液几乎没
(3)进藏旅行人员常因高原低氧而发生高原反应。进藏列车到达一定高度后,列车自动开启增氧供气系统。列 车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
此制氧过程属于___变化,膜隔离器能将O2和N2分离的原因是___,试从微观角度比较此方法制氧气与电解水制 氧气有何不同___.
1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2.
下表是氯化铵、硝酸钾在0℃到50℃范围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H4Cl 29.433.537.241.445.850.4 KNO3 13.320.431.645.863.985.5
(1)氯化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___(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①写出该实验获得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②本实验利用对比法得出燃烧的条件,请在下表中填写对比的步骤及得出的结论。
对比的步骤 第___步和第___步___ 第___步和第___步___
得出的结论
(2)实验B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检查装置气密性。第2步,装入药品。第3步,推动注射器,将浓氨水全部注
入广口瓶中。第4步,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
(1)实验过程中蜡烛先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同学们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 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1)按图1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2)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3)推动注射 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的位置;(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 (2)B装置中浓硫酸吸水干燥的作用,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结论: (1)“小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______; (2)“饱和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也使棉花满足了燃烧的条件.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得溶液③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至20℃
析出晶体,得溶液⑤
(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___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
A. 25g B.(w+25)g C.(w+50)g.
________________;
若有气泡冒出,且红色消 失
②另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若有白色沉淀出现,红色
________________.
不消失
原废液中的溶质 为:______________; 原废液中的溶质 为: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实验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可换成以下_____,也能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同样的结论.
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___ .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动物脏器 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酶是 ___ (选填序号填空: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
肪、④维生素)
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
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有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有大量 ___ .
然后加入2-3滴 ___ 溶液
气泡放出
8.
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___能转化为___能的装置.CH4在空气中燃烧时,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 (2 )CH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研究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重大意义在于___;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发 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C6H6和H2,化学方程式为___. (3)①中CH4与H2O(气)反应生成CO2、H2,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中一般加入K2CO3溶液吸收CO2,此反应表示为K2CO3+CO2+H2O=2___,N2与 H2按照分子数1:___反应生成NH3. (4)使用Fe2O3⋅H2O除去H2S,生成物中含硫元素的物质有___种。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填化学式).
(2)注射器中的液体________;U型管右侧液体________.
请写出广口瓶中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过滤得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欲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
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 的水中,目的是___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
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空硬玻璃管质量m0/g 硬玻璃管与钙的质量m1/g 硬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m2/g
114.8
120.8
122.2
1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每个同学分别收集多瓶不同 体 积分数的氧气进行实验。
(1)甲同学想收集体积分数为 50%的氧气,他向容量为 250 毫升集气瓶内装入125 毫升水,然后用如图1所 示的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他能否收集体积分数为50%的氧气,___(填“能”、“否”)因为___ (2)乙同学也想收集体积分数为 50%的氧气,他向容量为 250 毫升集气瓶内装入 125 毫升水用如图2排水 法收集。能否收集体积分数为 50%的氧气___(填“能”“否”)因为___ (3)丙同学想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 20%的氧气实验,你觉得有无必要,___(填“有”“无”),因为___ (4)丁同学收集了一瓶体积分数为 40%的氧气发现并没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又收集了一瓶体积分数为 60%的
(2)在10℃时,各取NH4Cl、KNO3固体30g,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物质是___.在溶剂量不变
的情况下,可通过___(填“升温”或“降温”)将此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依表中数据,若在坐标图中绘制出两条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出现交点的温度范围是___.
3. 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 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如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①计算得到化学式(实验式)CaxN2,其中x=___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如上计算得到的x3___(填写“>”、“=”、“<”),判断依据
是:___.
14.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固体的 棉花放入图2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后发现位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 现棉花燃烧起来.
1. 在“氯化钠、熟石灰、碳酸钙、苛性钠、干冰”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均用化学式)填空: (1)可用作致冷剂的是 ______; (2)在医疗上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______; (4)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______; (5)能去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 ______.
A.CaCl2溶液 B.Ba(OH)2溶液 C.NaCl溶液.
7. 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 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 .
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
9.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2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五氧化二磷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氨能与酸反应。
(1)实验A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2步,加入药品。第3步,向冷
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第4步,停止通氧气,向烧瓶中加入热水。第5步,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5.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CO 是从煤的气化或合成气得到的。 (1)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有:①2C+O2=2CO ②C+H2O=CO+H2 ③CO+H2O=CO2+H2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填序号),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 (填序号). (2)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 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 环的、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