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援用下列的规范内容,制订本组织的工作守则。
本守则未规定者适用其它相关法令及本组织其它相关规章的规定。
2目的1)确保人员安全与健康。
2)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规定。
3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各个岗位。
4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5安全卫生治理及各级的权责(主管人员/组织/权责)5.1公司安全保证委员会主任/安全室、环保室/权责5.1.1配合安全室、环保室及公司推动环境、安全业务及健康检查。
5.1.2督导本组织各部门的安全卫生治理。
5.1.3定期或不定期巡视检查。
5.1.4规划、执行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每年三小时以上。
5.1.5意外事故或职业灾难发生时,协助处理及调查,并立即通报上级公司及环保中心,发生重大职业灾难时依规定于24小时内通报上海市和宝山区劳检处,且担任对外讲明的发言人。
5.2各部门负责人/权责5.2.1配合本公司环保室、安全室、上级部门及本部门环安小组执行环安治理事项。
5.2.2改善作业场所的潜在危害因素,包含作业环境、方法。
5.2.3人员——教育、培训及监督1)《安全卫生工作守则》——拟定适合部门需要的安全卫生工作守则,并教导、实施、监督及纠正。
2)特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经国家主管机关指定具有危险性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国家主管机关认可的培训或经技能检定的合格人员操作。
3)有害作业的治理者和操作人员:须同意相关的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如有机溶剂作业治理者和操作人员、特定化学物质作业治理者和操作人员须同意十八小时的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4)其它依规定应受教育培训的主管或操作人员,应同意适当的教育培训。
5.2.4仪器、设备的治理1)实行自动检查——制定必要的表格,做成纪录并存盘:A)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每日、每月或每年定期检查及维护保养。
B)重点检查:仪器于初次使用或拆卸、改装、修理后开始使用,应实施重点检查。
C)作业检点:每日或每次作业前,实施仪器、设备作业检点。
2)特种的机械或设备的治理:经国家主管机关指定具有特种的机械或设备,非经检查机构或国家主管机关指定的代行检查机构检查合格,不得使用;其使用超过规定期间者,非经再检查合格,不得接着使用。
3)设置及更新必要的安全卫生设备、措施及防护用具、急救药品。
4)操作X-ray仪器须配带辐射剂量佩章。
5)操作仪器设备有危害者应予以防护,选用合适的防护具并确实正确使用。
5.2.5危险物、有害物、毒化物——认识依法公告的危险物、有害物、毒化物,并依据法令治理1)危险物:依危险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则公告的危险物分为七大类,爆炸性物质、着火性物质、氧化性物质、引火性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物品、其它经国家主管机关指定者。
2)有害物:依危险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则公告的有害物系指致癌物、毒性物质、剧毒物质、致敏感物、刺激物、腐蚀性物质等,分成五大类:A)有机溶剂:依「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列管的有机溶剂五十六种。
B)特定化学物质:依「特定化学物质危害预防标准」列管的特定化学物质六十三种。
C)其它指定的化学物质:经指定二五四种化学物质。
D)放射性物质。
E)其它经国家主管机关指定者。
3)毒化物:依毒性化学物质治理方法的规定毒性化学物质系指人为产制或产制过程中衍生的化学物质,经国家主管机关公告者,目前已公告依毒性分类分为四类、164种毒化物。
4)危险物、有害物、毒化物的治理A)依据「危险物及有害物通识规则」推行「危害通识打算」。
a)目的:认识工作场所中的危害物质,并注意其安全卫生事项。
b)范围:包括依法公告的危险物、有害物、毒化物。
c)执行项目:(1)建立「危害物质清单」。
(2)建立「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3)危害物质的容器贴上「危害物质标示」。
(4)办理「危害通识教育培训」。
B)依据「国家相关机构毒性化学物质治理法」。
a)毒化物容器贴上「危害物质标示」,并备置物质安全资料表。
b)毒化物运作纪录申报——毒化物的运作做成纪录,以供公司每年向当地主管机关申报运作纪录,且纪录保存至少三年备查。
5.2.6废弃物的治理1)资源回收:配合公司资源回收系统,回收废电池、废纸、玻璃瓶、铁铝罐及铝箔包等五类,并送至资源回收部门。
2)废液回收A)实施必要的作业环境测定,作成纪录。
B)制订部门的「紧急应变措施」。
C)环安资料夹的建立及备查——凡各部门收到的环安公文、法令及各部门必须自行建立或填报的环安资料,均分类存于环安资料夹,以备查。
D)意外事故或职业灾难发生时,尽速处理,并立即通报公司安全保证委员会主任和总经理(公司安全保证委员会主任为对外讲明的发言人),事故发生尽速完成调查。
5.3各职员/ 权责5.3.1遵守该作业场所的安全卫生工作守则及各项规定。
5.3.2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并定期检查、检点设备、设施。
5.3.3同意一般及专门体格检查、健康检查,并遵办检查结果的建议事项。
5.3.4同意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并提供安全建议敦请改善。
5.3.5事件发生时,协助妥善处理及职业灾难调查。
5.3.6协助新进工作人员了解作业程序、方法及安全卫生设备、设施使用方法。
5.3.7作业前确实检点作业环境及设备,有异常立即调整,并报告上长或单位主管。
5.3.8定期检查、保养及更新个人防护具及安卫设备、设施,并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
5.3.9做到自护、互助、监护,做到零灾难。
6设备的维护与检查6.1实行自动检查6.1.1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每日、每月或每年定期检查及维护保养。
6.1.2重点检查:仪器、设备于初次使用或拆卸、改装、修理后开始使用,应实施重点检查。
6.1.3作业检点:每日或每次作业前,实施仪器、设备作业检点,以确定是否良好安全堪用。
6.1.4制定必要的表格,做成自动检查纪录,一份送公司主管部门,影本一份自存各部门的「环安资料夹」备查,纪录项目包含:1)检查日期。
2)检查项目、检查方法。
3)检查结果。
4)依检查结果采取的改善措施。
5)检查人员及主管签章。
6.2特种的机械或设备:经国家主管机关指定具有特种的机械或设备,非经检查机构或国家主管机关指定的代行检查机构检查合格,不得使用;其使用超过规定期间者,非经再检查合格,不得接着使用。
7工作安全与卫生标准7.1各部门拟定部门安全卫生工作守则。
7.1.1规范部门共同遵守事项,一份送公司主管部门(安全室),一份张贴于本部门,拟定项目包含:部门安全须知、其它应遵守事项等,必要时检讨修正。
7.1.2共同遵守的一般部门安全须知如“附件一”。
7.2各部门拟定标准作业程序7.2.1目的:规范部门仪器、设备及作业流程的正确作业程序,以幸免错误,确保安全。
7.2.2内容:各部门自行分析工作安全,针对损害频率高、损害严峻率高、曾经发生事故、有潜在危险的作业优先制订标准作业程序,一份送公司主管部门(安全室),一份张贴于本部门,拟定项目包含下列三项,必要时检讨修正:1)名称:仪器、设备或作业流程名称。
2)步骤:正确的操作步骤。
3)注意事项:包含潜在的危险及可能的危害。
7.3使用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作业的注意事项。
1)有机溶剂的容器不论是否于使用中,都应随手盖紧。
2)工作、实验、试验、实习场所只存放当日作业所需使用有机溶剂量,其余应储放于规定位置。
3)尽可能幸免吸入有机溶剂的蒸气及皮肤直接接触。
7.4高压气体容器的注意事项:1)高压气体容器周围二公尺内不得有易燃或挥发性物品,气体出口不得沾有油。
2)随时检查软管接头有无锁紧或老化龟裂现象。
3)阀、旋塞打开时,必须缓缓打开。
4)随时注意压力与流量的变化。
5)高压气体钢瓶外观不可有损伤、变形,且须贴上安全标示,标示内容包含:内存物名称、颜色、危害特性、容积、压力、耐压试验日期。
6)高压气体钢瓶应以炼条固定,作业结束时应立即关闭气源,非使用中的钢瓶,应以护盖防护阀座。
8教育与培训8.1一般性:各部门等场所新进或调换作业人员需同意三小时一般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课程内容依规定如下。
1)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概要。
2)劳动安全卫生概念与现场安全卫生规定。
3)紧急事故处理与避难事项。
4)消防及急救常识。
5)其它必要事项。
操作特种机械、设备人员及使用危险物、有害物人员必须再增加三小时的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8.2专业性:关于下列人员应同意劳委会认可的相关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或经技能检定合格取得证照:1)劳动安全卫生治理人员。
2)特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通过政府认可机构受训,并经技能检定合格取得证照者,方能充任的。
3)专门作业主管:有机溶剂作业主管、特定化学物质作业主管必须受规定的安全卫生培训。
4)专门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必须受规定的安全卫生培训。
如游离辐射设备超过100Kev及放射性物质浓度超过操作执照量者,其操作人员应同意游离辐射操作人员培训,并取得合格。
5)一般作业人员:急救人员应同意急救人员培训,并取得执照。
9急救与抢救9.1一般急救原则1)急救前要确定对伤者或对你自己均无进一步的危险。
2)尽速将患者自高危险区移至安全区。
3)现场急救人员应给予伤患立即性的治疗,对最急迫的人员给予优先处理,如需要时,要毫不迟疑将伤患送往医院处理。
4)脸色潮红患者应使其头部抬高,脸色苍白有休克现象者,应使其头部放低。
5)对神智不清醒、昏迷或失去知觉,或可能需同意麻醉者,均不可给予食物或饮料。
6)施行急救时幸免闲人围观,以免妨害急救工作。
7)要熟练心肺复苏术,以维持伤患呼吸及血液循环。
8)要预防伤患持续受伤,预防休克。
9)要先电告保健中心及环保中心损害状况及损害媒介物质,并请大夫处理(附电话号码)。
10)在紧急应变中要了解本人在抢救组织中的任务。
11)抢救行动中要以救人为第一优先。
12)要同意主管的命令实施人员疏散避难紧急抢救。
13)工作场所有立即发生危险的虞时,公司领导或工作场所负责人应即令职员停止作业,并使职员避退至安全工作场所。
14)伤患的紧急搬运:A)搬运伤患前需先检查其头部、颈、胸、腹、四肢的伤势,并加以固定。
B)让伤患尽量保持舒适的姿势。
若需将患者搬运至安全处,应以躯体长轴方向拖行。
C)若需将患者搬运至安全处,应以躯体长轴方向拖行。
D)搬运器材必须牢固。
9.2专门损害急救原则9.2.1灼烫伤急救原则:1)冲:用水冲洗至少十五分钟。
若眼部受伤,撑开眼皮自内而外缓慢冲水,水流速度约10-15厘米。
2)脱:伤处皮肤若有衣着,一面冲水,一面剪开衣服,幸免皮肤组织持续受损或扩大伤处面积。
3)泡:伤处泡于水中,其水泡不可压破,以防感染。
4)盖:使用洁净潮湿纱布轻轻覆盖,幸免感染。
5)送:尽速送医。
9.2.2外伤出血急救原则:1)抬高出血部位,使的高过心脏,勿除去伤口处的凝血,以防持续出血,消毒伤口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