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 补充练习题

统计学 补充练习题

第一章补充练习题一、选择题(一)A1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

A.脉搏B. 血型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__________。

A.性别B.体重C.血型D.职业E.民族3.某人记录了50名病人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50Kg的13人,介于50Kg和70 Kg间的20人,大于70 Kg的17人,此种资料属于__________。

A.定量资料B.分类资料C.有序资料D.二分类资料E.以上都不正确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 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6.统计量__________。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C.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E. 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二)A2型:每一道题以一个小案例出现,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教材中提及美国人1954年实施了旨在评价索尔克(Salk)疫苗预防小儿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质炎效果的临床试验。

有180万儿童参与,约有1/4参与者得到了随机化。

这180万儿童是__________。

A. 目标总体B. 研究总体C. 1份样本D. 1份随机样本E. 180万份样本2. 上述试验最终肯定了索尔克疫苗的效果。

请问此结论是针对__________而言。

A. 180万儿童B. 每个儿童C. 所有使用索尔克疫苗的儿童D. 所有儿童E. 180万儿童中随机化的1/4二、是非题1.定量变量、分类变量和有序变量可以相互转换。

(F )3.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单位为“千”或“万”时可以取小数值,此时可近似视为连续型变量。

(T)4.同质的个体间不存在变异。

(F )5.如果个体间有变异,则它们一定不是来自同一总体。

(F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二)二、是非题1. 3. 4. 5.第二章补充练习题选择题(一)A1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用频率表计算平均数时,各组的组中值应为。

A. 本组段变量值的平均数B. 本组段变量值的中位数C. 本组段的上限值D. 本组段的下限值E. (本组段上限值+本组段下限值)/22.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以用表达。

A. 直方图B.直条图C.百分条图D. 箱式图E.复式条图3. 变异系数越大说明。

A.标准差越大B.平均数越大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D.平均数小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4.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A.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B.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C. 标准差越大,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D. 标准差越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E. 均数和标准差都可以描述资料的离散程度5. 把P25,P50,P75标在一个数轴上,则。

A. P50一定在P25和P75的中点B. P50一定不在P25和P75的中点C. P50一定靠近P25一些D. P50一定靠近P75一些E. 以上都不是(二)A2型:每一道题以一个小案例出现,其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13,5,9,12,10,8,11,8,>20,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

A. 9天B. 天C. 10天D. 天E. 11天2.已知某地一群7岁男童身高均数为100cm,标准差为5cm;体重均数为20kg,标准差为3kg,则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有:A. 身高的变异程度大于体重的变异程度B. 身高的变异程度等于体重的变异程度C. 身高的变异程度小于体重的变异程度D.身高的变异程度与体重的变异程度之比为5:3E. 因单位不同,无法比较3.测定10名正常人的脉搏(次/分),结果为68,79,75,74,80,79,71,75,73,84。

则10名正常人的脉搏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

A. B. C. D. E.4. 测定5人的血清滴度为1:2,1:4,1:4,1:16,1:32,则5人血清滴度的平均水平为_______________。

A. 1:4B. 1:8C. 1:D. 1: :165. 测得200名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值(mmol/L),为进行统计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可用频率表法计算均数B.可用直接法计算均数C. 可用直接法计算标准差D. 可用加权法计算标准差E. 可用直条图表示频率分布图(三)A3/A4型:以下提供若干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题目。

请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2题共用题干)调查测定某地107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如下:1.描述该资料的集中趋势,宜用___________。

A. 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众数E. 极差2. 描述该资料的离散趋势,宜用____________。

A. 极差B.方差C. 四分位数间距D. 标准差E.变异系数(四)B1型:以下提供若干组题目,每一组题目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为每一道题目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个备选答案可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4题共用备选答案)A.极差B.四分位数间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1.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_____D_______。

2.描述近似正态分布资料个体观察值的离散趋势,宜用_____C________。

3.描述偏峰分布资料个体观察值的变异程度,宜用_______B_______。

4.描述分布末端无确定值资料的离散程度,宜用______B_______。

(5~8题共用备选答案)A.中位数B.均数C.几何均数D.极差5. 反映一组等比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宜用______C_______。

6. 反映一组偏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宜用______A_______。

8.描述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宜用_______B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一)1. E 2. B 3. E 4. D 5. E (二)1. B 2. C (三)1.B 2. C(四)1. D 2. C 3. B 4. B 5. C 6. A 8. B案例 某市1974年留驻该市一年以上,无明显肝、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的发汞值(μmol/kg )检测结果如表2-6的第1和3列所示。

试对该市居民发汞水平进行统计描述。

某市1974年238人的发汞检测结果组段 组中值0X人数f 频率(%)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1) (2) (3) (4)(5) (6) ~ 20 20 ~ 66 86 ~ 60 146 ~ 48 194 ~ 18 212 ~ 16 228 ~ 6 234 ~ 1 235 ~ 0 235 ~ 3 238 合计238100为描述该市居民发汞水平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某研究者采用算术均数和标准差两个统计指标。

按照频率表法计算算术均数为1472381699.ffX X ===∑∑(μmol/kg )计算标准差为323123892261412020..n n /)fX (fXS =-=--=∑∑(μmol/kg )因此该研究者认为该市居民发汞的均数±标准差为±(μmol/kg )。

你认为这样统计描述合理吗为什么案例答案 该资料为一正常人群发汞值(μmol/kg )的检测结果,已整理成频率分布表(见教材表2-6)。

统计描述时首先应考察资料的分布规律,通过频率分布表(见教材表2-6)和直方图(见教材图2-3)可以看出,此238人发汞值的频率分布呈正偏峰分布,即观察值绝大多数集中在发汞值较小的组段。

对偏峰分布,选用算术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是不恰当的。

应选用中位数描述该市居民发汞平均水平,选用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居民发汞变异度。

计算如下:()()668650238861462555050.%.F %n F F iL P L L i L =-⋅-+=-⋅-+=+(μmol/kg )()()74202523820862532525.%.F %n F F iL P L L i L =-⋅-+=-⋅-+=+(μmol/kg )()()98146752381461942577575.%.F %n F F iL P L L i L =-⋅-+=-⋅-+=+(μmol/kg )故该市居民发汞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μmol/kg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