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血性贫血ppt课件

溶血性贫血ppt课件


②尿常规:尿胆原增多,呈强阳性,而胆红素阴 性。
③24小时粪胆原和尿胆原:血管外溶血时粪胆原
尿胆原排出增多,但慢性溶血患者尿胆原的量并
不增多,仅在肝功能减退不能处理从肠道重吸收
的粪胆原时才会增加。
-
17
【HA发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查】
(二)红系代偿性增生 循环红细胞减少,可引起骨髓代偿性增
生。外周血RC比例增加,可达0.05~0.20. 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 在严重溶血时可见幼粒。骨髓示增生活跃, 红系比例增高,以中晚幼红为主,球形红 细胞增多、红细胞可见多染性、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红细胞碎片等
-
15
-
16
【HA发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查】
(一)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降解
• 血管外溶血的实验室检查如下:
①血清胆红素:以游离胆红素(间接)增高为主, 结合胆红素少于总胆红素的15%。黄疸的有无除 取决于溶血程度外,还与肝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 关,因此HA不一定都有黄疸。慢性HA由于长期高 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可合并肝细胞性黄 疸。
溶血性贫血
儿童感染科 林晓
-
1
病历回顾
• 患儿男,7岁,急性起病。 • 因“呕吐、发现皮肤黄染3天,发热1天”入
院。
-
2
• 患儿3天前出现呕吐,约3次/日,非喷射性,量
多,初为胃内容物,后为黄绿色胆汁,无咖啡样
物,伴颜面部、双手掌及巩膜黄染,有头晕,呈
阵发性,无视物旋转,无视物模糊,平卧后头晕
缓解,解浓茶色尿,量可,家属自行给予“双飞
治急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精神疲倦,食欲差,
睡眠一般,大便正常,小便如前述,体重较前无
明显减轻。
-
3
• 入院体查:体温36.8 ℃,脉搏128次/分, 呼吸30次/分,体重26公斤,血氧98%,神志 清楚,精神疲倦,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可见 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口唇、口腔粘膜及 四肢甲床苍白,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 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128次/分,心律齐, 心音有力,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平坦,触 诊软,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触诊不满意。
人”(具体成分及剂量不详)口服1次,头晕症
状稍缓解,仍有呕吐,皮肤黄染无明显改变。1
天前患儿出现发热,最高温度达39.3℃,高热时
无寒战、抽搐,于当地诊所给予退热处理后体温
降至正常。今患儿皮肤黄染较前加重,逐渐蔓延
至全身皮肤,仍呕吐1次,性质同前,于当地医
院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63g/L,为求进一步诊
• 感染、累或情绪激动可引起急性溶血,甚 至溶血危象,表现为突然高热,恶心呕吐, 腰背四肢肌肉酸痛,肝脾疼痛和贫血加重; 感染也可引起突发骨髓再生障碍,使贫血 加重,可出现胆石症的症状,偶可见下肢 踝部慢性溃疡。
-
25
实验室诊断
• 外周血涂片中胞体小、染色深、中央淡然 区消失的球形增多(10%以上)
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 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
28
-
29
实验室检查
• G6PD活性测定
-
30
治疗
• 对急性溶血者,去除诱因 • 溶血期间供应足够水分,注意纠正电解质
-
18
【HA发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查】
(三)红细胞具有缺陷或寿命缩短 据发病机制来发现缺陷,放射性核素了
解寿命。51Cr标半衰期,正常25~30天,溶 贫时<15天。
-
19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 起病急、病情重。 寒战、高热、全身痛 轻度黄疸 茶色尿、肾衰 心衰、昏迷、休克
-
20
临床表现
慢性溶血 起病缓、病程长、症状轻。 三大主征:贫血 黄疸 肝脾大 尿Rous(+)
• 是一种红细胞膜有先天性缺陷的疾病 • 其特点为贫血、黄疸、脾大,慢性过程中
伴有急性溶血发作
• 血液中球形细胞增多,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增加
-
24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
• 新生儿期起病者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 胆红素血症
• 黄疸见于大部分患者,多为轻度,呈间歇 性,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脾脏肿大。
• 定义 • 分类 • 机制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治疗
-
7
• 定义
RBC寿命缩短, 破坏加速
6-8倍
超过骨髓造血代偿 能力而发生贫血
在骨髓的代偿范围
内,虽有溶血,但 不出现贫血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疾病
-
8
HA的分类 (根据起病的急缓)
急性溶血性贫血
慢性溶血性贫血
-
9
HA的分类 (根据红细胞 破坏的场)血管外 溶血血管内 溶血
在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内破坏
在血循环中破坏
-
10
HA的分类 (根据病因)
红细胞 自身异常
红细胞 外部异常
膜缺陷
酶缺陷
血红蛋白病 血红素异常
免疫性
非免疫性
遗传性 球形红细胞
增多症
G6PD 缺陷症
自身免疫
珠蛋白生成障碍 卟啉病
性溶血性 贫血
血管、生物、理化 TTP、DIC
-
11
-
-
4
• 门诊资料:(澄迈县人民医院2018-0214) 血常规:白细胞14.81×109/L,血红
蛋白63g/l,血小板383×109/L,中性粒细 胞百分比57.0%,淋巴细胞百分比31.1%。 尿常规:尿潜血:(1+);酮体+1;红细 胞12个/ul,余大致正常。
-
5
• 诊断?
-
6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HA)
12
正常红细胞代谢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血红蛋白
循环血液 红细胞
间接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尿胆原
-
门静脉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13
-
14
★RBC破坏→Hb浓度 →血红素

肝脏←非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

网织红细胞 结合胆红素
代偿性
↓肠道细菌
尿胆原
(4mg以下)尿胆原←肾 粪便→粪胆原
-
21
溶贫的诊断
1.有无贫血 2.是否溶血 3.血管内或血管外
4.原因
RBC、HB、HCT
网织红细胞、 血清间接胆红素、尿胆原、
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血浆游离Hb、 血清结合珠蛋白、
尿中血红蛋白、 含铁血黄素
观察红细胞形态、
有关筛选试验
-
和确诊试验
22
-
23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HS)
• Coombs实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增 加

-
26
治疗
• 一般治疗 • 输血 • 脾切除,手术建议5岁后进行
-
27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 •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
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为高 • 发病原因 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