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的标号填在答题卷的答题框中)1.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0)》公布,我国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34984种,脊椎动物有6445种,真菌1万多种。
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环境的多样性【答案】A【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000多种,药物植物11000多种,牧草4000多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 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内两种生理活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动物细胞B.①过程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C.②过程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D.进行①和②过程的结构都是能量转换器【答案】D【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有一个能量转换器:线粒体。
【解答】①结构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因此①是细胞内的叶绿体;②能将有机物和氧气转换为水和二氧化碳,②是细胞内的线粒体;A.该细胞内有叶绿体,所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错误;B.①是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能量,错误;C.②是线粒体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错误;D.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正确;3. 某同学对野外观察到的苔藓和蕨类进行了比较,正确的是()A.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B.叶都无叶脉背面有孢子囊C.都有根、茎、叶的分化D.植株都矮小且茎内无导管【答案】A【考点】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解析】(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①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②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
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③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④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2)蕨类植物主要特征: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②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③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解答】A、不论苔藓植物,还是蕨类植物二者均生活在阴湿处,光合作用不太旺盛,A正确。
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孢子繁殖,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B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C错误。
D、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D错误。
4.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D.能提高大气的湿度从而增加降水【答案】B【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答】解:A.气孔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A 正确;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错误;C.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C正确;D.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故选:B。
5. 某同学为了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下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打开阀门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发现,甲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B.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C.如果将两个装置都密封,实验会更快效果也更好D.若乙的石灰水稍浑浊,说明煮熟的种子呼吸较弱【答案】A【考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解答】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甲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萌发的种子,放出的气体能使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煮熟的种子,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因此证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6.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答案】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等,要根据不同的探究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解答】A、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属于观察法,A错误。
B、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属于观察法,B错误。
C、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属于观察法,C错误。
D、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属于实验法,D正确。
7. 下列身体分节的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蚯蚓B.蜈蚣C.螃蟹D.果蝇【答案】D【考点】昆虫的特征【解析】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
【解答】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故不符合题意;B、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属于陆生节肢动物,不符合题意;C、螃蟹生活在水中,身体分节,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上披坚硬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不符合题意。
D、果蝇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属于昆虫,故符合题意;8.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关于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皮肤和肺呼吸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C.体表覆盖角质鳞片D.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答案】A【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解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和卵在陆地上发育成幼鳄都是扬子鳄的特征9.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球状小体为食。
为探究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生长的影响,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
实验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C.有促进作用D.无任何影响【答案】C【考点】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解答】解:通过表格分析,有蚂蚁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的金合欢存活率高,并且通过两个时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有蚂蚁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的金合欢生长速度快,因此说明栖居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故选:C。
10. 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A.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C.体温高而恒定,能保证飞行时所需能量的供应D.消化能力强且粪便排出及时,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答案】C【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解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如家鸽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食量大,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体重;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答】A、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正确。
B、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正确。
C、家鸽的体温恒定,与能量的供应无关,错误。
D、消化能力强且粪便排出及时,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正确。
11. 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其中神经中枢是()A.①B.③C.④D.⑤【答案】B【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
如图:【解答】感受器、(1)传入神经、(2)神经中抠、(3)传出神经、(4)效应器故选:B。
12. 下列关于制作泡菜和米酒的比较,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和米酒所用菌种不同B.都利用菌种中的酶转化葡萄糖C.发酵都是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D.所用的菌种都能进行出芽生殖【答案】D【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如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解答】A、米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泡菜和米酒所用菌种不同,A正确;B、作泡菜和米酒都利用菌种中的酶转化葡萄糖,如酿酒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制作泡菜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B正确;C、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制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D、酵母菌细胞向外突出形成芽体,进行出芽生殖,也能进行孢子生殖。
制作泡菜用的乳酸菌只能进行分裂生殖,D错误。
13. 如图是发霉馒头上长出的曲霉结构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是其繁殖器官B.②细胞内有叶绿体C.③能吸收馒头中的有机物D.①②③细胞内都没有细胞核【答案】C【考点】认识真菌【解析】曲霉属于多细胞真菌,其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其上生有孢子。
【解答】A、图示中①是孢子,属于生殖细胞,不是繁殖器官,A错误;B、②是直立菌丝,直立菌丝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C、③营养菌丝生长在馒头的内部,能从吸收馒头中的有机物,C正确;D、①②③细胞,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D错误。
14.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分类单位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C.越小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答案】C【考点】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单位【解析】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