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ppt 40页)

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ppt 40页)

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等。 (三)地方性法规 •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当地的民族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制定的安全生产法规,其内容不得和法 律法规、行政法规相抵触,其效力低于行政法规。如《广 东省安全生产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管理条例》等;
• 《安全生产法》相关内容 • (一)宗旨 •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事故分析与防范
• 一、事故基本知识 • (一)事故原因构成的要素 • 任何一种事故发生都取决于一些基本因素:即人、物、环境、管理四
个要素,具体见下表:
• 人与机轨迹交叉理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间与空间上 发生交叉,将产生事故。
70%以上的事故时由于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违章 指挥、违章操作导致的,由此可见人在安全事故中的重 要作用。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造成安全事故的惩罚: 员工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
作规程,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将依刑法有 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消防法》相关内容
• (一)相关规定 • 1、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 全责任制; • 2、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 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 3、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 工集体宿舍; • 4、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 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 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通道 • 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 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 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
主 讲 人:周学军 办公内线电话:69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生。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一)《宪法》相关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 •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
我们所要掌握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 能有:
(一)安全色与安全标识 (二)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措施 (三)机械安全 (四)电气安全 (五)防火与防爆 (六)物料安全 (七)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 1、安全色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如表示禁止、警告、
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具体的含义及用途详见下表:
2、安全标识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 标志四类,
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措施
头孢类药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过敏反应
劳动保护用品包括:防尘、防毒、防噪音、放电、防水、 防冲击、防坠落、防机械外伤、防酸碱等。
具体有:口罩、防毒面罩、防护眼镜、耳塞、洗眼器、 手套、水靴、安全帽、工作服、安全带、工作鞋、设备的防 护罩、排风扇等。
• 如何做到“三不伤害”呢?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
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呢?
• (一)以人为本,营造“三不伤害”氛围。
• 要对“三不伤害”原则的内容、涵蕴、意义进行 大张旗鼓的宣传,造成一种氛围,让每一个员工 感觉到“三不伤害”原则与自己息息相关,就在 身边,深刻认真到“三不伤害”原则不仅是“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体现,是“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员工感同身受, 认识到“三不伤害”原则是保护自己生命安全, 不可或缺的“护身符”,从而增强恪守“三不伤 害”原则的自觉性。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 “三不伤害”原则 “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已、不伤害 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 “三不违” “三违”是指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违规行为。
•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和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 员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人员没有受到教 育不放过;没有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不放 过;
切断电源,用本岗位所配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2、其它生产车间的人员应该做什么;
排成单行顺安全通道的一侧迅速撤离现场 注意:高层建筑严禁使用电梯
我们不但要掌握以上安全技术知识,还要克服 以下对安全生产有不良影响的心理因素。 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有:
侥幸心理 惰性心理 逆反心理 经验心理 从众心理 表现心理 急于求成 心猿意马 心理失调
• ④及时纠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为。
• ⑤冷静处理所遭遇的突发事件,正确运用所掌握 的安全技能。
• ⑥充分认识不被伤害是自己的权利,敢于拒绝他 人,包括主管的违章指挥。
• (三)要做到“三不 违”和“四不放过”
恪守“三不伤害” 原则,做到保护自我 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不是几句空话,必须 切实落实到实处才能 达到目的。这就要求 每一个一线员工时时、 处处做到拒绝“三 违”,做到“四不放 过”。
燃烧的条件(火三角)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 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 个必要条件,即: 可 燃物、助燃物和火源。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 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 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 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火源
• 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 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当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的一相碰地时, 就有故障电流流向接地体或碰地处,向四 周流散开,而在地面上呈现出不同电位的 分布,当人的两脚站在不同电位的地面上 时,两脚下呈现的电位差即为跨步电压。
当发现有电缆漏电时,应绕道或双脚并 在一起蹦过去
触电事故的预防
1、电气设备维系都应通知电工进 行;
2、多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外观;
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缺乏的 生产一线的员工上,由此可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对 防范事故的重要性,要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就必须从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开始。
安全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技术素质
思想素质:指员工的安全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安全价 值观念。
技术素质:指对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安全知 识把握和运用
• (二)三项义务
• 1、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 2、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即要求掌握本职工 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 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3、危险报告的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 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本 单位负责人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 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 《安全生产法》自 2002年11月1日起施 行.
•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八大权利及三项义务
• (一)八大权利 • 1、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 2、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3、批评、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
3、各种临时电缆应避免重物压;
4、移动各种非固定设备时,应先 切断电源;
5、雷雨天气应避开高压电杆、铁 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20米
6、电气火灾,切不可用水或泡沫 灭火;
7、电气设备禁止用水冲洗或用湿 布擦拭
应急处理
火灾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 何种情况下是发生了事故 电铃响了+应急疏散广播通知=你要离开车间 (事先没有消防系统检测通知) 事故处理: 1、在事故现场的人员应该做什么;
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 4、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5、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
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 作业场所; • 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 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权; • 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 与安全有关联的方面还有:
设备的卫生
物品的堆放
设备的间距
生产车间的照明
人的身体状态
人的工作态度
人的行走路线ຫໍສະໝຸດ 家庭状况防护用品的使用
总之:安全工作无小事
消防常识
• 1、燃烧与火灾的概念
• 燃烧 —— 是指一种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 的化学反应;
•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 烧所造成的灾害。
• 1.不伤自己应具有的基本行为规范 • ①牢记保护自己的安全主要靠自己,随时保持正确
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 • ②掌握自己操作的设备或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及控制
方法。 • ③遵守安全规则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绝不违章作
业。 • ④任何操作或设备都可能是危险的,应确认无伤害
威胁后再实施操作。 • ⑤杜绝侥幸和想当然心理,莫以患小而为之。 • ⑥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识别和处理危险的
• 2、持证上岗教育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 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主管理部门培训且考核合格 后,方可上岗工作。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从
业人员要达到以下要求:
1、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的知识; 2、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符合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 教育员工按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安全电压:6、12、24、36、42V
正常人可承受的电流:
男:1.1mA
女:0.9mA
1mA时------感到有电
5mA时------有相当痛感
10mA时------感到忍受不了的痛苦
20mA时------筋肉剧烈收缩,失去动作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