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补修课程《汉语基础》试题答案
[槐乡五月:本答案只是个人搜集并整理,并不一定全部正确,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B
6.A
7.A
8.C 9.C 10.D
二、填空题
1.辛苦
2.電
3.经
4.也颖达
5.名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6.稳固性
7.词调
二、分析题
床chuáng前qián明míng月yuâ光guāng,疑yí是shì地dì上shàng
霜shuāng。
举jǔ头tóu望wàng明míng月yuâ,低dī头tóu思sī
故gù乡xiāng
2.析下面的结构层次关系
削苹果的刀非常锋利
121-2主谓
________________
34563-4定中偏正,5-6状中偏正
______________
787-8述宾
____
⑸削苹果的皮非常容易
121-2主谓
________________
34563-4述宾,5-6状中偏正
______________
787-8定中偏正
_____
四、简答题
1. 施事和受事可以出现在主语位置,例如“我们学习”、“盘子打碎了”。
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例如“来了一个人”、“消灭敌人”。
通过介词“被”引进施事,例如“敌人被我们消灭了”。
通过“把”引进受事,例如“我们把敌人消灭了”。
2.简要说明排比和层递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三项及其以上构成。
不同之处:
(1)排比注重各项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层递不一定。
(2)层递注重各项有递升或递除降的关系,排比不一定。
3.一般情况下,多义词在语句中会不会产生歧义?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多义词在语句中不会产生歧义。
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而影响人们的交际。
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4.汉字是什么类型的文字,依据是什么?
汉字是语素文字,其依据为:
音节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音素文字)通过为音位(音素)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
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者音位,而是词或语素。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成字语素)。
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
所以现代汉字可以成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
五、翻译题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译文:流星落地,树木因风而发出奇特之声,国都里的人都惊恐。
问:是怎么回事?答:没有什么。
这是天地发生的变化,自然界发生的变化,大自然运行变化过程中罕见的显现而已。
认为它奇怪是可以的,害怕它就不对了。
发生日蚀月蚀,刮风下雨不合时节,怪星偶然出现,这些现象是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的。
君上圣明,政治清平、安定,那么这些现象即使同时发生,也没有妨害。
君主昏暗,政治暴虐,即使这些观象一样也不出现,也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