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七大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

人体七大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

人体七大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蛋白质一.概述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约占人体总重的20%,占总固体量的45%,是构成和制造肌肉、血液、皮肤、骨骼等多种身体组织的主要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在人体内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

人体内的蛋白质每天都处在不断分解和合成之中,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被更新,几乎一个月内全身的蛋白质就换新一遍。

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又不能储存,所以每天供应足够的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组成的含氮化合物,基本结构是氨基酸。

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2种,其中有9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

其它13种为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的不同组合构成人体不同种类的蛋白质。

蛋白质作为能量代谢时,因含氮元素而不能被完全氧化,会产生尿酸、肌酐、尿素等废物经肾脏排出体外。

肾功能有病变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二.作用:1.制造和修护人体组织。

构成人体的肌肉、血液、皮肤、骨骼、头发、指甲等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制造新组织,修护坏组织,如帮助伤口愈合。

2.构成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酶、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

酶在人体内主要起崔化作用,参与人体的各种化学反应。

激素在人体内主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和控制身体各种腺体、器官的活动信息。

如甲状腺负责新陈代谢等。

抗体制造免疫细胞,β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记忆功能,它们对以前遇到过的任何感染能快速作出反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血红蛋白供给人体氧气,带走二氧化碳。

3.提供能量。

每克蛋白质提供能量4千卡热量。

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

成人:每天推荐摄入量1.2克/Kg,儿童到青春期:2.5-1.7克/Kg,孕妇和授乳期多补充20克/天。

三.缺乏症状。

1.头发枯黄、断裂、指甲易裂、易断、生倒刺。

2.肌肉松驰、缺乏弹性、皮肤粗糙、无光泽。

3.低血压、贫血、手脚冰凉。

4.抵抗力低、易感冒。

5.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

6.严重缺乏可导致水肿。

7.消瘦、儿童体形矮小。

8.易疲劳、活动能力不足。

脂类一.概述:脂类是脂肪、胆固醇、磷脂、脂蛋白、糖脂的总称。

脂类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中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生物膜的主要成份。

脂肪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15%左右,最低13%,最高占50%。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脂肪酸又分为: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有几种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在膳食供给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

动物油提供的主要是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提供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 80%由内分泌提供,20%由食物中摄取,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主要由膳食摄入量决定。

胆固醇可以转化为多种类的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及胆汁的前体,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卵磷脂由胆碱、肌醇、不饱和脂肪酸等共同合成,存在于细胞膜和神经外膜上,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脂肪酸,促进脂肪代谢,是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物质,称为血液的清道夫。

卵磷脂还有健脑、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能。

二.脂类的作用1.细胞膜、生物膜的主要成份。

固定身体组织和器官,脂肪又是器官、关节的隔离层,填充和避免磨擦。

2.供给能量和储存能量。

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25%。

1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

每天还需要脂肪量70-80g。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

4。

维持体温。

三.缺乏症状:1.皮肤无光泽、表皮变厚且易剥落、特别是脸上。

2.性功能、生殖能力减弱。

3.毛发变得干燥、稀少。

糖类一.概述: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碳水化合物。

糖类分单糖、双糖、多糖。

单糖是糖类的基本单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和利用,常见的食物中有葡萄糖、果。

双糖是两个单糖组成,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乳糖。

双糖基本上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和利用。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主要指食物中的淀粉、膳食纤维。

多糖需要经过淀粉酶分解之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多糖中的纤维素因人体内没有纤维酶而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二.作用:1.提供能量。

主要是提供能量,并可以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能量,储存的能量一般在1200千卡左右,即一天的基本能量。

人体的60-70%能量靠糖类提供。

1克葡萄糖能提供4千卡热量。

纯糖(葡萄糖、蔗糖)的摄入应限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

1罐汽水含糖150千卡。

2.构成人体组织,如糖蛋白、核糖、糖脂等。

3.保护肝脏解毒,肝糖充足时,肝脏对乙醇、砷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三.缺乏症状:1.主要是膳食不均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的发生。

2.消化道疾病增多,如便秘、肠癌、痔疮等。

维生素一.概述:维生素又叫维它命,是生物体代谢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在人体含量很少,但生理作用很大,绝对不能缺少,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身体必有对应的临床表现。

维生素分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种类型。

脂溶性维生素有:A、D、E、K。

水溶性维生素有:C和B族。

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储存于肝脏中,缺乏症状较缓慢,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大量储存,缺乏症状出现快,每天必需摄入足够的需要量。

多摄入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一般对身体无毒性。

二.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在调节人体广泛的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维生素A也叫视黄醇,和视力有关。

主要表现为“暗适应”能力差,甚至患上夜盲症。

作用:1.维持正常视觉:构成视紫红质物质,维持暗适应功能。

2.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3.抗氧化剂:保护微血管免受自由基侵害,提高免疫力。

β-胡萝卜素这一功能更强,转化为维生素A后功能减弱。

4.预防贫血:改善铁的吸收和运输。

5.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合成和骨细胞分化。

缺乏症状:1.暗视力差、夜盲症、干眼病、严重可导致失明。

2.皮肤干燥、角质化、长痘、有头皮屑。

3.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易感染。

4.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维生素C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强的有机酸。

作用:1.强抗氧化剂:可以直接与氧化剂作用,以保护其它物质免受氧化破坏。

主要作用于血管和细胞质中。

2.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使血管增加弹性,预防血管疾病。

3.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解毒作用,促进重金属离子和砷等有毒物质的排出。

5.促进造血机能,帮助铁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

缺乏症状:1.牙齿出血。

2.脸上长色斑、出痘痘、无光泽。

3.易感冒,免疫力低。

维生素E维生素E最早被研究过程中,发现与生殖有关,命名为生育粉,是一种延缓衰老的维生素,被称为能吃的美容化妆品。

作用:1.强抗氧化剂: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起到保护血管、心脏、乳房、眼睛、皮肤等器官和预防多种疾病。

2.延缓衰老:增加细胞分裂次数。

3.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疤痕。

4.减少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与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促进性激素分泌,提高生殖能力,预防流产和早产。

缺乏症状:1.易衰老、过早出现老年斑。

2.习惯性流产。

维生素A、C、E都是强抗氧化剂,具有美白养颜作用,在预防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很好的功效。

VA脂溶性抗氧化剂,主要作用于微血管和血压低的地方。

VC水溶性抗氧化剂,主要作用于血液和细胞质中。

VE脂溶性抗氧化剂,主要作用于细胞膜,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VA防止皮肤干燥、角质化,VC去除色斑,增加弹性,VE预防色斑,延缓衰老。

维生素B维生素B包括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和生物素。

B族维生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因它们化学结构相似,又有许多共同特点,合并为一个族群,应用中也是一块使用。

B族维生素全是以辅酶的形式参与能量代谢。

作用:1.辅助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新陈代谢。

2.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称为精神维生素。

B1、B6、B12在神经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叶酸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3.维护造血机能:B6是血红素合成辅酶,B12促进红细胞合成,叶酸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4.维护健康的皮肤:B2缺乏出现舌炎、皮炎,烟酸缺乏出现癞皮病。

缺乏症状:1.泛困无力、体质差、失眠、健忘、烦燥、严重时导致脚气病甚至死亡。

2.舌头有裂纹、苔厚、色泽红紫,有口角炎、皮肤炎、癞皮病。

3.胃肠功能差、消化不良、有口臭,长期腹泻。

烟酸缺乏可引起腹泻,叶酸可用于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长期腹泻。

4.贫血:多是缺铁性贫血和缺叶酸贫血。

贫血时最好两种一块补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