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完整版)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为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园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一、我园由专人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二、传染病报告员有权对全园进行传染病预防、治疗实施监督,定期检查,有权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提出处罚建议。

三、传染病报告员应有传染病登记本,做好登记项目齐全、材料完整。

四、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要认真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并及时上报。

五、传染病报告员必须按照法定时间进行传染病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或谎报疫情。

六、传染病报告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出入登记制度一、出入校门登记的时段:正常学校工作日或学习日,即早晨师生到校时间至下午师生放学或退班时间止。

以当时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为准,中午午休时间除外。

二、出入校门登记的流程:(一)教职工除受学校领导临时委派因公外出以外,因私临时外出都必须到校长室请假登记,并告知当日值日领导,归校后主动销假。

(二)在校学生因病、因事必须请假者,要据实写出《请假条》交给班主任老师(情况紧急的,可直接口头请假),待班主任核实批准后,填写《学生请假离校凭证》及《存根》,然后找总务主任,交上《学生请假离校凭证》,再由总务主任登记后开门放行。

学生如遇班主任不在,可找其副班主任请假。

(三)外来人员要进入校园,与之相关人员必须要征得学校相关领导的同意和批准,方可通知门卫开门放入,并据实填写《外来人员入校登记》。

三、对相关责任人的要求:1、校长在登记教师临时请假外出时,要在当天的《教师签到簿》“备注”一栏内,注明请假事由及离校、归校时间。

将其作为教师考勤的一部分,计入出勤统计中。

2、班主任老师是班级学生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对学生的外出请假登记制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班级安全管理工作中,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严格规范班级学生外出请假制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3、门卫是学校校门定时封闭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忠于职守,按时开锁校门。

要严格执行学校的有关规定,不经过学校相关领导批准,不得随意开锁校门。

对学生的外出与外来人员的进入,必须严格执行登记手续,切不可随意简化程序,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对于因私外出或因私接见外来人员的教职工,要自觉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事。

不经请假、批准不得随意外出或接待、会见、带入外来人员,同时要自行负责及时开锁校门。

如因个人原因,造成校园封闭不及时而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后果自负,学校还将根据责任予以处罚。

晨午检制度幼儿园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切实执行好晨午检制度,对于确保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

因此,特制订本制度如下:一、晨、午检采用值班教师在园大门口接待检查的方式,保证检查到每一位幼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晨、午间入园时,负责晨午检人员应向家长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按程序对幼儿进行检查及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观察。

三、对幼儿晨、午检的程序为:(1)一看: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面色是否正常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手、足、口腔部位皮肤有无疱疹等);(2)二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3)三测: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4)四访:询问周围邻居幼儿有无患病情况及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5)五记:根据晨检情况做好当天记录,对缺课幼儿要追查到每个人;并注明缺课原因。

四、各班教师在各项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园长并送往当地医院。

五、对在园幼儿的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由检查者负责记录,登记在《晨午检记录》上。

备课制度一、各班教师每学期在保教主任和后勤主任的组织下制定教学计划,再根据学期计划制定月、周、日、半日活动计划等。

并把每周计划与每周五放学前交入幼儿园办公室。

二、教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时不能大声喧哗,或闲聊一些私人的问题,以免影响他人,更不能查阅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

三、教师以个人备课为主,因人施教,注意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幼儿。

四、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指导,重难点突出,动静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更新、调整活动内容,以便更加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教师的教案要每周批阅一次,园长不定时抽查,每学期进行一次教案展览活动。

六、作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明确做到五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幼儿、备教案、备教具,学具。

七、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及评议,课后与老师及时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期末及时上缴个人的听课记录,由主任签字交档案员存档。

八、园内每学期组织(1—2)次教师公开课,个别老师的观摩课,课后进行及时的评议、总结,使教师的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班级安全制度一、遵守儿童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二、老师提开水壶或开水桶均加盖,要注意周围的孩子,暖水瓶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三、儿童不得接近有火、有电、有煤气、有热水的地方。

四、教育儿童不玩小刀玻璃片等危险物品,晨、午检时,注意发现儿童衣袋里有无不安全物品。

五、儿童在大型玩具上活动前,老师要先做场地安全检查,对幼儿做必要的提醒。

儿童活动中,老师要注意照顾、保护。

六、外出活动时,要有足够人员照顾幼儿,要清点人数。

孩子均要在老师的视线内。

横过马路时,排四路纵队,老师要严密注意来往车辆,以保证孩子的绝对安全。

外出时,要带上必备用品,如:纸巾、药油、止血贴等。

七、教育儿童不要攀爬在窗台及楼道杆上游戏或向下张望,以免发生摔伤事故。

八、老师对儿童不要拖、拉、拽,防止发生关节脱臼。

九、教育儿童不要把纸团、扣子等塞在鼻、耳里;也不要把扣子、别针等危险物品放在嘴里。

十、儿童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十一、谨防儿童走失或被拐带。

外出活动时,随时清点人数,交接班时必须交清儿童人数。

十二、家长必须持“接送卡”接送幼儿,值班老师绝对不允许将幼儿交给陌生人或不经值班园长同意交给无“接送卡”的人,违者追究责任。

十三、经常检查幼儿活动室内外场地及各种大型玩具的安全情况,管理人员每周小检一次,每月大检一次,发现损坏及时修理,未修好之前停止使用。

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幼儿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幼儿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并把安全工作要求列入各岗位职责中。

二、幼儿园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及运动器械的使用安全,定期检查,及时维修,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伤,预防异物入耳、鼻及气管以及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保健员必须妥善保管幼儿的药品,病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名、药量、幼儿姓名按时给幼儿服药,不准吃错药。

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不得存放、使用过期的药品,消毒药品专人管理。

四、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各班根据实际通过游戏、儿歌、故事、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防拐骗、绑架等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开辟专栏定期向幼儿及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在幼儿园有危险的地方张贴醒目的安全警戒标志,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工作人员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业务学习。

每学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救助培训及演练(如:消防演练等)。

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态度粗暴,动作生硬,体罚或变相体罚,杜绝因上述原因造成的事故。

六、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应以幼儿的安全为第一要素,进行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对场地进行全面考察,考虑周详。

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

七、幼儿来园、离园严格实行安全接送,并由门卫加强管理,防止幼儿出大门走失,禁止外来人员来园玩耍。

外来人员来访的一律要求实行登记。

坚持规范使用“代接条”,凡幼儿呼不出称谓者及未成年人不得带幼儿离园。

八、下班后,各班教师要负责关好门窗,整理好教室内的物品。

及时关灯,电视、风扇、饮水机等电器插头应拔下。

门卫或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巡查工作,严防各类事件的发生。

九、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实行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制度,发生一般事故做好记录,幼儿园内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后,应在2小时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报当地的有关部门,不得漏报。

教研工作制度一、园长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教研组长应站在全园、全组的角度,认真制定、实施教研计划、并做好记录总结工作。

二、要加强自身修养、事事先思与人、先说与人、先行与人、团结全组人员、促进班组文明建设。

三、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承担指导教研组成员的业务指导工作。

定期查看教学计划、跟看半日活动及组织教师交流观摩、研讨评估等。

四、园长应开展全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同时带领教研组成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五、根据园务计划、组织大型主题活动(如家长会、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发动组内教师共同研究、献技献策。

六、负责教师每日日常保教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均衡性的设置,并做好本组资料积累、整理工作。

教师岗位责任制度一、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素质全面、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使自己成为爱岗敬业、工作勤奋、教学艺术、作风扎实、品德高尚的合格教师。

在工作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体罚学生。

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四、教师的教学工作分为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课内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等环节。

五、教师要积极参加在职进修。

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要通过参加函授、电大、高等教育、自学教育以及到高等院校培训等途径,力争达标。

学历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

同时通过开展以老带新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六、教师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因病因事请假,要履行请假手续,不论时间长短,都必须办理书面申请到教导处登记,经批准后方可离校。

审批程序及权限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钻研教育理论,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且在每学期结束前写出一篇教学工作总结上交学校。

写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八、在职教师不得擅自谋求第二职业,未经允许,不得到外校(单位)兼课,不得在校集中学生有偿补课。

或强求学生到教师家补课,不许向家长、学生推销产品,非审定目录教辅材料。

未经教导处允许,不得擅自换课或弃课。

交接班、带班、值班制度为保证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班教师必须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记录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