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
一、模板工程施工方法及工程概况
1、主体结构主要模板组装及选用
1.1 本工程由五层裙楼与24层塔楼组成;按商业用房和住宅进行工程设计,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为框架结构, 结构均为现浇混凝土,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1.2 裙楼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
1.3 塔楼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
1.4 裙楼的框架柱断面尺寸为500×500、600×600,框架梁的断面尺寸为300×800、300×700、300×600、200×500等
1.5 塔楼为薄壁框架柱:薄壁柱的厚度为300~200。
楼层现浇楼板厚度均为100厚,屋面板厚为120。
框架梁的断面均作300~200×700×400间。
1.6 模板:框架矩形柱,薄壁柱、梁均采用15厚九夹板模;楼梯、楼板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模。
模板背枋采用45×100木方,背枋外采用φ48双钢管与与φ12的强力对拉螺栓加固,梁板下采用φ48钢管满堂架支撑。
模板支架应根据各种构件尺寸以及荷载,来考虑钢管支撑的间距,保证结构施工的安全性。
1.7 楼层高度:裙楼负一层层高为4.5~6m,塔楼负一层为6m;裙楼1~4层的层高为4.2m,塔楼1~2层的层高为4.2m,以上楼层均为3m。
1.8如梁、柱断面较大时,背枋外采用ф48双钢管和对拉螺栓加固,梁板下采用ф48钢管满堂架支撑。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DB33/1035-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现场管理人员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重点对外壁支模、框架顶板模板结构施工等分项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便于各作业小组在施工时对图纸尺寸能够掌握得更加清楚,要求分项负责人向各班组作一次全面的技术交底并将图纸缩印发放到各
班组。
对施工所需材料提前计划,报项目部审批采购,如需加工部分应提前与项目部联系,作好人力上的安排和调配。
对所需材料计划要认真复核,做到准确不造成浪费。
2、物资准备
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计划,根据施工平面图的要求,组织好所需的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堆放,确保施工所需。
3、劳动组织准备
根据项目经理部架构,按照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方案、计划和技术交底。
并建立、健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4、管理架构
本工程工期较短。
负一层高支模施工属于关键工序,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顶板模板的安装及模板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方面,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如期的完成该模板分项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专业工长(模板工长、钢筋工长、砼工长等)
5、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作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
5.1进行控制线和位置线的放线:首先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墙模板的内外边线和控制线,以便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5.2作好标高量测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模板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排放位置。
5.3进行安装面的找平:为防止模板底部漏浆,采用与砼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找平或泡沫塑料找平。
5.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采用短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短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5.5模板工程验收重点
检查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墙模,楼梯间等处模板位置的正确性。
五、模板制作以及安装要求
1、柱模板安装方法(本工程的柱形式有矩形柱及墙肢柱)
1.1柱墙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
(1)施工顺序:
单片预组合模板组拼并检查—→第一片安装就位,设临时支撑—→邻侧单
片模板安装就位(穿对拉螺栓),两片模板呈“L ”形用连接元钉连接—→设临时支撑—→复检模板位移、垂直度和对角线等校正无误—→由下而上安装柱箍—→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模板支撑固定。
(2)柱模安装的注意事项:柱模与梁模连接处,要作到接槎吻合与方正,以梁底标高为准,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达到拆模强度,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梁模连接时,接槎吻合与方正。
(3)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0.8~1.0mm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的措施,粘浆及漏刷累计面积不大于400mm 2。
4.3矩形柱模板施工方法 (1)矩形柱模板安装
(2)支模断面示意图如下:
M12对拉螺栓@500
M12对拉螺栓
纵横间距≤500㎜
15厚九夹板 脚手架双钢管横楞 离地250上四道箍间距500,以上间距600
矩形柱模板安装立面示意图
清扫口
50×100木枋竖楞 间距≤300㎜
200 600 600 600 600
(3)墙模板安装方法
柱支模断面≤600示意图
或四角采用双卡扣紧固
15厚九夹板
2ф48钢管箍 @500~600一道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50×100木枋竖楞 间距≤330
柱墙模板立面支撑布置示意图
φ48×3.5 双钢管横楞
φ12
对拉螺栓 纵横间距≤600 330 330 330
M12对拉螺栓 PVC 套管及顶撑 纵横间距≤500 φ48×3.5 双钢管横楞
砼顶撑
纵横间距≤1000
2、现浇梁板模板安装方法 2.1施工顺序:
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搭设梁模支架→检查预组拼底、侧模尺寸,对角线平直度拼缝等→底模吊装就位固定→侧模吊装就位并与底模连接(≥700的梁中部设对拉螺栓)→检查梁模接口平直→卡梁口卡固定斜撑→转入上层工序施工。
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和调平梁模支架,在支架上铺放上“—”字形梁底模,并使其就位,用扣件与支架连接固定,每根梁底模视其长短固定不少于三点。
再分别吊两侧单片预组拼模板与底模拼接,并设斜撑固定,然后按设计要求起拱,在复查梁板位置标高尺寸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梁墙节点,主梁和次梁节点采用木模板。
起拱应在侧模内外钢楞连接前,进行起拱后,再连接侧模内钢楞, 调直梁口达到平直。
模板支杆纵横方向的水平杆间距为1m ~1.5m ,用铸铁十字扣件与支杆连接牢固,支杆间距为0.7m ~0.8m ,支架搭设要求立杆垂直,纵横成行,扣件拧紧适度。
2.2梁、板模板及支撑安装方法
设计梁高
50×100木方
15厚九层胶合板
墙(筒体)模板安装方法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