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1-7《我们的“过山车”》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1、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2、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3、(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比(芝麻粒)小许多,宽约1 毫米,厚约0.5毫米。

4、一般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2、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3、(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

(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

(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

(气室)为卵提供(氧气)。

(胚)发育成小动物,是生命的开端。

2-3《蚕长大了》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和(食物)。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3、蚕房搭的小架子是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

蚕的一生要蜕皮(6次),但从蚁蚕到吐丝结茧是蜕(4次)皮。

4、蚕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作用是(呼吸)。

5、蚕总共有13个体节,有(8)对足,其中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4)对足,尾部还有对(1)足。

2-4《蚕变了新模样》1、蚕是一种昆虫,像蚕这样出现蛹这一阶段的昆虫还有许多,比如(蜜蜂)、(蚂蚁)、(蝴蝶)等。

2、具有保护蚕蛹作用的是(蚕茧)。

3、蚕蛹(纺锤)形,(深褐)色,蚕蛹一般(不动),受刺激时(会动)。

2-5《茧中钻出了蚕蛾》1、(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

蚕蛾虽然有翅膀,但(不会飞也不用进食)。

2、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

3、雌蛾和雄蛾在(触角颜色)、(翅膀大小和振动速度)、(身体大小)等方面都不相同。

4、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2-6《蚕的一生》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需要进食的只有(幼虫)形态。

蚕从出生到死亡大约为(56天)。

2、蚕在吐丝之前蜕了(4)次皮;在茧内蜕了(2)次皮。

3、像蚕一样经历四个阶段的昆虫有(菜粉蝶、苍蝇、蚊子)等。

4、像蚕和菜粉蝶一样,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

像蜻蜓一样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的生长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2-7《动物的繁殖》1、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这类动物有(昆虫)、(鱼类)、(鸟类)等。

2、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一般都是用(哺乳)方法喂养小动物。

2-8《动物的一生》1、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叫(胎儿)。

2、像鸡一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

鸡的一生:(卵)→(雏鸡)→(成鸡)。

3、像狗那样,胎生、身上有毛、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4、许多动物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奇特的有趣的事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身体发生变化,比如(变色龙);随着季节变化而行为发生变化,比如冬季来临,(大雁南飞)、(兔子换毛)、(蛇冬眠)等。

5、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3-1《仰望天空》1、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2、为什么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答: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而月球离地球很近,所以虽然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中午)最短。

2、(日晷)是我国古代根据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制作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相反的)。

4、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太阳位置和方向关系表:表注解:1.一天中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中午最短,早晨和傍晚最长)。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低变高又变低导致的(正午太阳最高,早晨和傍晚太阳位置低。

)2.一天中的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是:由西逐渐向北再逐渐向东。

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太阳的位置从东边升起往南去最后西边落下。

3-3《影子的秘密》1、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屏)3、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皮影戏,无影灯)。

3-4《月相变化的规律》1、(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3-5《月球-地球的卫星》1、月球小档案:①年龄:约45亿年②直径:约3500千年③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④形状:球形⑤是地球的卫星⑥表面有月海、月陆、环形山⑦本身不发光不发热,我们看到的亮光是反射的太阳光⑧基本上没水、没空气⑨有引力,但比地球的引力小得多。

2、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

3、我们总是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原因是(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3-6《地球的形状》1、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古人的方法:①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②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③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却回到了出发地。

现代人的方法:卫星技术、天文望远镜等。

3-7《地球——水的星球》1、用“数格子”的方式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地球表面71%左右都是水,但这其中也只有约3%是淡水)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3-8《太阳、月球和地球》附送教师精彩课堂用语(不需要可自行删除)(听说读问写)☆☆☆☆☆☆☆☆☆☆听☆☆☆☆☆☆☆☆☆☆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说☆☆☆☆☆☆☆☆☆☆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

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

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

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读☆☆☆☆☆☆☆☆☆☆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6、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

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

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7、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8、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

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9、默读,要讲究速度。

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