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类专业教师“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计划书

《机械类专业教师“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计划书

然而,目前中国教师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使得职教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常处于不利的专业和社会地位。尽管《教师法》规定了要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在实践中教师学历的专业及授课专业在何种程度上一致则没有规定。一部分人员虽达到要求的学历,但任教专业并非原专业,教学效果很难达到应有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职技师范院校毕业生,许多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被直接招聘到职业学校担任教师工作,有些则选留优秀毕业生,经过短期培训进修,作为急需的、又一时难以培养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教师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职业教育专业群体分类的持续模糊化;另一方面是知识和技能的日益密集化。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后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四条标准,强调既要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共性,更要具备进行技术应用及开发的特质。
国外对双师型建设有严格的认证制度,成为一种职业化建设和要求,有严格的考核和认证体制标准,明确的专业执教方向。例如:德国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双元制”培养,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教理论进修。日本的“职业训练指导员”,是具有教育专业、技术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教师。他们由“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培养,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后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学岗位。丹麦则采取附加培训方式,即在掌握专业技能经验的基础上,补充教育技能培训。
省级
四川省教育厅
一等奖
2013.12
高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合格证书
省级
四川省教育厅
2013.06
首届说专业说课程大赛
院级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奖
2012.07
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骨干教师
国家级
江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012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制图测绘》、《AutoCAD实训》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我国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团队规模、学历职称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专兼职教师比例超出非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50%以上。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对“双师型”师资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以及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评价办法和利己措施等尚未形成。
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职务
主要教学科研领域
项目中的分工
所在单位
张婧如

29
在读研究生
讲师
数控技术
组长/策划、调查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胡文彬

研究生
教授/主任
机电一体化
副组长/组织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张卓娅

43
研究生
教授
机械加工
副组长/统计分析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杨清丽

研究生
教授
机械加工
本科
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机械加工
顾问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李国华

35
本科
中级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
车辆工程
协调员
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正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随着对终身学习的逐渐关注,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
3)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提高教师创新研发能力。
4)打造一支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起始时间
2016年3月1日
终止时间
2017年3月1日
姓名
张婧如
性别

出生年月
1986.06
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职务
支部青年委员
项目主持人
主要教学工作经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2008-2014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
大一
3600学时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10-2014
机械设计基础
大二
1536学时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12-2015
数控加工技术
大二
576学时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12
工程力学
大二
768学时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15
CAM应用软件
大三
256学时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10.03—2010.12
长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实习学生负责人
2014.07—2015.08
挂职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教学研究成果
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类别
成果来源
获奖情况
2015.10
高端技能型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和方法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
省级重点课题
2015.12
铁合金多段速定点浇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论文
《机械研究及应用》
2015.06
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高级资格证书
2014.07
四川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2)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多为普通高等院不畅,教师缺乏实训时间和场所,学校的培养激励措施尚不完善。
预计实现的成果:
1)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成长的保障机制。从用人、投入、物资保障等方面改革,创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2)统筹安排专业课教师利用寒暑假前往企业实习锻炼,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加快“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附件: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科研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机械类专业教师“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项目主持人:张婧如
工作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地址: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器制造系
邮政编码:610001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2015年11月28日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制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机械类专业教师“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调查员/分析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赵忠元

35
本科
讲师/副处
机械加工
调查员/统计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李大朋

33
研究生
助教
机电一体化
调查员/统计分析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张国为

58
研究生
国务院专家高级工程师/总经理
机械加工
顾问
青海百通集团公司
祁平

48
本科
副教授
数控维修
顾问
青海省工业技师学院
王焕森

53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运用理论分析法、咨询论证法、比较法等,研究如何合理建设职教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形成研究报告,探索如何创建一支适应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途径、方法和政策措施,为学院打造航天优势教育奠定基础,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思路。
1.本项目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分析、预计有哪些突破。
院级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12
《零部件图的识读及绘制》
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
《零部件图的识读及绘制习题集》
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
工学交替中学生管理方法探究
论文
福建教育研究高教管理
2011
《典型零件加工技术》
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
《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
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