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JL-LHXR-007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风险评估小组
审核:
批准:
一、项目综述
1 项目名称: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项目风险评估。
2项目概况: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系统已经成支撑公司业务的重要平台,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公司安全直接相关。
为提高本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服务和日常管理活动,防止由于信息系统的中断、数据的丢失、敏感信息的泄密所导致的事故,公司开展贯彻《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工作,建立本公司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 信息安全方针:
一)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1.公司采用系统的方法,按照信息安全标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面保护本公司的信息安全。
二)信息安全管理组织
1.公司总经理对信息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负责批准信息安全方针,确定信息安全要求,提供信息安全资源。
2.公司总经理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检查、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3.在公司内部建立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和信息安全协调机构,保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与上级部门、地方政府、相关专业部门建立定期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安全要求和发展动态,获得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支持。
三)人员安全
1.信息安全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全体员工都有保护信息安全的职责,在劳动合同、岗位职责中应包含对信息安全的要求。
特殊岗位的人员应规定特别的安全责任。
对岗位调动或离职人员,应及时调整安全职责和权限。
2.对本公司的相关方,要明确安全要求和安全职责。
3.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信息安全相关教育,包括技能、职责和意识等以提高安全意识。
4.全体员工及相关方人员必须履行安全职责,执行安全方针、程序和安全措施。
四)识别法律、法规、合同中的安全
1.及时识别客户、合作方、相关方、法律法规对信息安全的要求,采取措施,保证满足安全要求。
五)风险评估
1.根据本公司业务信息安全的特点、法律法规要求,建立风险评估程序,确定风险接受准则。
2.采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以识别本公司风险的变化。
当公司架构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随时评估。
3.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六)报告安全事件
1.公司建立报告信息安全事件的渠道和相应的主管部门。
2.全体员工有报告信息安全隐患、威胁、薄弱点、事件的责任,一旦发现信息安全事件,应立即按照规定的途径进行报告。
3.接受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的主管部门应记录所有报告,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向报告人员反馈处理结果。
七)监督检查
1.定期对信息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技术性检查、内部审核等。
八)业务持续性
1.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业务持续性计划,抵消信息系统的中断造成的影响,防止关键业务过程受严重的信息系统故障或者灾难的影响,并确保能够及时恢复。
2.定期对业务持续性计划进行测试和更新。
九)违反信息安全要求的惩罚
1.对违反信息安全方针、职责、程序和措施的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
2. ISMS范围: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组织(部门)、人员、信息系统和资产。
二、风险评估目的:
为本公司依据《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用规则》标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策划依据,并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评审的输入及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进行本次风险评估。
三、风险评估日期:
2018年04月11—2018年04月14日
四、评估小组成员:
付巍裴晓庆马鸿玲
五、评估方法:
本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采用定量的方法对资产进行识别,并对资产自身价值、信息类别、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法律法规合同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方面进行分类赋值,综合考虑资产在自身价值、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法律法规合同上的达成程度,在此基础上得出综合结果,根据制定的重要资产评价准则,确定重要资产。
对重要资产的威胁及薄弱点进行识别,并对威胁利用薄弱点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在资产自身价值、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法律法规合同的符合性方面的潜在影响,并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赋值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接受程度。
资产(Asset)是组织要保护的资产,它包括硬件、软件、系统、数据、文档、服务、人力资源等。
威胁(Threat)是指可能对资产或组织造成损害的事故的潜在原因。
它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非人为的;可能是无意失误,也可能是恶意攻击。
薄弱点(Vulnerability)是指资产或资产组中能被威胁利用的弱点。
它们不直接对资产造成危害,但薄弱点可能被环境中的威胁所利用从而危害资产的安全。
风险(Risk)是特定的威胁利用资产的一种或一组薄弱点,导致资产的丢失或损害的潜在可能性,即特定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资产、威胁、薄弱点及控制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带来风险的变化,因此,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应对环境或系统的变化进行监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或防范。
控制措施(Controls)是阻止威胁、降低风险、控制事故影响、检测事故及实施恢复的一系列实践、程序或机制。
在风险计算时,考虑了资产的重要程度,威胁利用薄弱点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资产的影响程度,以及已采取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根据所计算的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
综合考虑风险控制成本与风险造成的影响,制订了风险接受准则。
对可接受风险保持已有的安全措施;对不可接受风险,则采取安全措施以降低、控制风险。
具体的方法详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