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的利与弊,以及如何利用和防止涡流;
3.知道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旧知识分析新问题弄清涡流的产生原因;
2.用实验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深理解涡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会辩证的看问题,事物有利弊两面性,要合理的利用和防止;
2.体验实验的乐趣,引发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
3.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我国电磁弹射装置的成功攻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涡流的产生原因及其应用;
2.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难点涡流的产生原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现在,天气很热,同学们要注意补充水分,我这有个电磁炉,给大家烧点水喝(用两个玻璃烧杯,其中一个杯子底有铁片)。
我们先来上课,首先复习回顾:
1.“互感”和“自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动生电动势,还是感生电动势?
2.如何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学生回答)
师:感生电动势的电场线是什么形状?
生:而感生电场是一种涡旋电场,电场线是闭合的。
师:互感和自感是两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现在学习另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
(板书:§4.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二)新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