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章总论11.1 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4第2 章项目背景12.1 项目背景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第3 章市场分析93.1 秸秆养畜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93.2 市场现状103.3 市场需求预测113.4 市场竞争力分析113.5 市场风险分析123.6 营销策略12第4 章项目承建单位简介134.1 企业基本情况134.2 主营业务规模14第5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155.1项目区现状15第6章项目技术方案设计176.1项目建设总体思路176.3 技术工艺参数186.4 工艺流程186.5 设备选型方案21第7 章项目建设目标227.1 建设目标227.2 建设任务(是否要?)227.3 总体布局237.4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3第8 章项目建设容248.1 土建工程248.2 设备购置248.3 公用辅助设施25第9章土地、规划和环保2511.1土地2511.2规划2611.3环保26第10 章劳动保护及定员2710.1劳动保护27第11 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2811.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2811.2项目建成后人员配置296.2 项目技术来源与技术水平1711.3 人员培训2911.4 项目建成后运行机制30第12 章项目实施进度3112.1进度安排说明3112.2项目实施进度31第13 章设备物资采购3213.1主要设备3213.2原材料、燃料供应32第14 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314.1投资估算依据3314.2投资估算3314.3资金筹措33第15 章效益分析及风险评价3415.1经济效益分析34第16 章招标方案3916.1招标围3916.2招标组织形式3916.3招标方式39第17 章可行性研究结论40第 1 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呼图壁秸秆养畜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维维天山雪乳业1.1.4 建设地点、建设容与规模及期限1.1.4.1 建设地点呼图壁县城天山雪大道99 号1.1.4.2 建设容与规模(1)奶牛良种繁育场在公司的3个奶牛良种繁育场各建1个6000立方米的青贮氨化池,1 个3000 平方米的氨化堆场,购置配套秸秆青贮氨化设备、秸秆加工设备以及人工授精仪器设备。
(2)奶牛饲养小区在呼图壁县奶牛养殖集中的6个乡镇的肉牛饲养小区建设10个青贮氨化池,每个青贮氨化池6000立方米,共60000立方米,并购置配套秸秆青贮氨化设备、铡草机等设备。
每个青贮氨化池年产玉米秸秆饲料4000吨,13个青贮氨化池年产玉米秸秆饲料52000吨,其中公司良种奶牛繁育场消耗12000吨。
(3)建设农作物秸秆加工厂新建一座日加工25吨、年加工7300吨秸秆的现代化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厂。
1.1.4.3建设期限1年。
1.1.5项目申报单位维维天山雪乳业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577.12万元,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521.6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5.46万元。
1.1.7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577.12万元,根据农业部要求,资金来源计划为:农业部2005年种养业良种国债资金1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26 万元,单位自筹201.12万元。
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续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1.1.9项目辐射围及带动能力该项目建设,可有效地辐射周边畜牧养殖业,带动全州五县三市农业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2006年);[2]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试行)»;[3] 《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 《呼图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 2 章项目背景2.1 项目背景2.1.1 国秸秆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生产大量粮、棉、油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秸秆。
据估算,全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就有6 亿吨左右,而这巨大的生物资源长期以来都被废弃或作为柴草烧掉,或在田间焚烧,既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直接威胁机场和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又浪费了宝贵的再生利用资源。
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000 亿元以上。
经初步计算,全国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2500 万公顷,产生玉米秸秆2.8 亿吨,玉米秸秆如被综合利用,每吨可产生经济效益200 元,每年农民可增加经济收入450 亿元。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我国农业和畜牧专家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方法和技术,如玉米秸青贮、秸秆碱化、秸秆氨化、秸秆制粒、秸秆还田、秸秆造纸等技术,国正在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以实行秸秆利用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秸秆能源技术包括秸秆的气化制气、压块成型制炭和锅炉集中直接燃烧等。
秸秆气化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在缺氧状况下加热反应而实现能量转换,使秸秆中的碳、氢、氧等元素变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并去除焦油、灰分等杂物。
由此,秸秆中的大部分能量都转移到气体中, 可燃气体燃烧时, 能量释放而成为可直接利用的优质能源。
在国,秸秆气化已在一定规模上推广应用。
(2)秸秆饲料技术即利用化学、微生物学原理,使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的秸秆降解为含有丰富菌体蛋白、维生素等成分的生物蛋白饲料。
国已推广的秸秆青贮饲料每年约8000多万吨,氨化饲料3000 多万吨,两项合计可节约饲料用粮2000 万吨左右。
(3)秸秆肥料技术即在采取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等传统秸秆肥料利用形式外,采用特殊工艺和科学配比,将秸秆经粉碎、酶化、配料、混料、造料等工序后生产秸秆复。
其成本与尿素接近,施用后对于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同普通的复相比,可增产粮食10%〜20%、白菜30%〜40%、水果25%〜40%。
此外,秸秆粉碎后经一系列加工处理可制取固体棒状植物碳,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用于大棚或温室的蔬菜水果种植。
(4)秸秆工业原料技术即将经碾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具中加压成型处理,可制成各种各样的低密度纤维板材;再在其表面加压和化学处理,可用于制作装饰板材和一次成型家具,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火阻燃、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特点。
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在国的开发利用虽起步较晚,但由于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发展领域。
它对于缓解国木材供求趋紧矛盾、节约森林资源、发展人造板产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秸秆还可代替木材和棉花生产高质量的人造纤维浆粕,作为化纤制品和玻璃纸生产的主要原料,亦可广泛应用于抽丝织布、无毒塑料、胶片、火药、无毒食品包装袋、一次性卫生筷、快餐饭盒的生产。
利用秸秆纤维生产的快餐饭盒保温隔热效果好,强度、挺度佳,制造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使用后可自然降解,无毒无害无污染,还能用作饲料和肥料,可望成为塑料快餐饭盒的理想替代品。
综上所述,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
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尤为珍贵。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把各类农作物秸秆“吃干榨尽”和转化增值,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2.1.2 秸秆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是畜牧大省也是秸秆产出大省,年产各类作物秸秆1000 多万吨,全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仍有约计900 万吨没能被利用。
近年来,全疆把秸秆综合利用当作一个产业来抓,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变秸秆利用的生产活动为秸秆经营的经济活动。
到目前,已逐步在全疆探索出了秸秆收获还田、秸秆青贮、秸秆颗粒饲料加工、秸秆气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有机肥加工、秸秆工业品加工7 种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完成了全疆由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向发展秸秆经济的跨越。
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疆各级共投500 万元,建设省级玉米收获机械化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青贮创新示基地(点)50 处,市级示点120多处,较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全疆各级财政平均每年用于扶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补贴资金,也高达2000 多万元。
2.1.3 项目立项背景通过对国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开发情况的分析,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思路,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一次联席会议精神、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和措施的意见》、农业部发展计划司《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畜牧主管部门研究确定,拟在呼图壁县维维天山雪乳业实施秸秆养畜项目,以期达到通过青贮、氨化、制粒等科学途径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牧业相互促进发展,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之目的。
呼图壁县是农业部和规划的养畜优势产区之一,是养畜优势产业带的一部分,养畜量居全疆前列,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在呼图壁县立项建设“秸秆养畜”项目,对于优势产业区的连片协调发展,及其示园区在全国的示带动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外,该项目的建设还将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加工业、包装业、运输业等都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能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通过多方面的调研、考察及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农业产业化,突出发展秸秆养畜业、草食畜牧业和生产流通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区域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作物秸秆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村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上,秸秆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秸秆在工业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在燃烧发电和生产建筑材料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秸秆综合利用比较好的地区,秸秆的多功能性发挥得比较充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秸秆青贮饲料促进了奶业的发展,秸秆氨化促进了肉牛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2.2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降低饲料粮的消耗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如何解决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焦点之所在。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约7 亿吨,是一宗巨大的饲料资源。
但是,目前用来做家畜饲料的仅占15%〜20%,而80%左右作为能源被烧掉或供他用,有相当数量的秸秆甚至被毁弃田间。
如果能把秸秆通过科学的加工与调制,用来饲养牛羊等草食家畜,发展秸秆畜牧业,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