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数学教案 六年级-9 圆的认识与周长
数学教案 六年级-9 圆的认识与周长
A.1条B.2条C.4条D.无数条
答案:D
1.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折出的形状。
3.教师指定学生总结圆的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三)教学例3
例3:嬉戏谷计划在一块空地上建造一个圆形的跑马场,按构想,设计师杜紫藤要在一张图纸上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请你帮助她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来。
教案
教材版本:激趣版. 学 校:.
教 师
某某某
年 级
六年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时
2课时
课 题
第9讲—圆的认识与周长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使学生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师:先将大半圆的直径连接起来,并分别表示d1,d2,d3.你能求出两条路线的周长了吗?
生尝试求解周长:
3.教师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指正并补充。
路线①的长度:
路线②的长度:=
4.教师讲解。
8、如图所示,200米赛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直跑道上,中间的弯道是一个半圆。已知每条跑道宽1.22米,那么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多少米?(精确到0.01米)
答案:3.14×2.5×2=15.7(米)
答:转动一圈经过的路程是15.7米。
2.旋转咖啡杯又称欢乐咖啡杯、转转杯,是转马类游艺机的一种,由6个转杯和一个茶壶组成。6个茶杯围绕着茶壶转动,另外茶杯围绕自己的中心转动,给游客带来多重旋转的乐趣。一种旋转咖啡杯的直径是12米,坐在外面的杯子里转动一圈,所经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1)学生读题,提取重要信息
师:一昼夜是多长时间?从这个条件中你能知道什么信息?
生:说明时针走了两圈。
(2)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指定学生讲解。
6、游乐场内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张敏绕这个水池走了一圈,大约行了205.6米,你知道这个半圆形水池的半径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解答,集体核对答案。
答案:205.6÷(3.14+2)=40(米)
第二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大家都收了很多知识,你还记得吗?
这节课我们来通过一些题目检验一下自己的所欢的游戏。一种24座的旋转木马的半径为2.5米,张敏坐在上面转动一圈经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答案。
1.学生独立动手在纸上用圆规画一画,教师指定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圆,并总结用圆规画圆的步骤。教师要根据学生讲解情况,注意提醒学生画圆的时候我们最后要注意标明圆心和半径。
2.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7+5+3+1)×2×3.14÷4
=25.12(米)
答:将绳子拉紧顺时针跑,可以跑25.12米。
(6)请同学上黑板板演。
4、全课总结
谈谈你今天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要解决?
1、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C=πD=2πR
2、半圆与半圆形的区别。
半圆:是一条弧(等同于圆周长的一半)。
半圆形:是一个封闭图形(由圆弧和直径组成)
汇报:将圆对着两次,然后展开,虚线画出折痕,交点位置标出圆心。
2.游乐场里新开发一个游艺项目叫“滚轮胎”。就是把轮胎从起点滚到终点。因为考虑到参与者的年龄特点,所以游乐场准备的一些大小不一的轮胎,下表是一些轮胎的直径和半径登记表,请你把它填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汇报答案。
师:你们喜欢玩摩天轮吗?
答:半圆形水池的半径是40米。
7、一种在空中轨道上骑车是人们都很喜欢的游艺项目,从一端到另一端游乐场里有这样的两条路径,你觉得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
(1)学生读题,结合图形分析题目信息。
师:这两条路线的长度该分别如何表示呢?
生:要求两条路线哪个比较近也就是求这两个路线的周长。
(2)学生小组交流,寻找求解周长的方法。
独立解答本题,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请同桌两人互换检查,做出简单的评价。
老师做最后的讲解。
4、游乐场新建了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如图),它的直径是20米,绕这个花坛走一圈,所行的路程是多少米?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师:半圆形的周长该怎么计算呢?
生1:半圆形的周长就是整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题解决
尝试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圆有关的问题,并运用相应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能清晰的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圆周长的计算。
答:环形跑道的半径是5米。
4、小猴骑独轮车,如果这种独轮车车轮的直径是0.4米,每分钟转15圈,它5分钟能行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指定学生讲解。
答案:3.14×0.4×15×5=94.2(米)
答:5分钟能行94.2米。
5、为方便游人,游乐场特地在醒目处悬挂了一只钟。这只钟的时针长约0.8米,一昼夜,这只钟的时针的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1、师:你觉得哪种形式更公平?为什么?
2、学生自己动手先画一画,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指定小组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仔细聆听并指正补充.
4、教师小结: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都等于半径长。
答案:
第二幅图更公平。
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都等于半径长。
(二)教学例2
古人曾赞美:“圆是最美的图形。”圆的线条明快、简洁、均匀、对称,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对圆有着特殊的情感。你知道圆有多少条对称轴吗?()
生3:还可以直接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核对答案。
答案:3.14×0.8=2.512(米)
答:这个车轮的周长是2.512米。
(四)教学例4
例4游乐场的露天广场上里有一根景观大圆柱,张敏通过测量发现它的底面周长大约是157厘米,你知道这根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厘米吗?
1.学生读题,收集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指定学生讲解。
答案:12×3.14=37.68(米)
答:经过的路程是37.68米。
3.山羊拉车是小朋友们很喜欢的游戏。小山羊拉着张敏在一个环形道路上走了10圈,大约走了314米,你知道这个环形跑道的半径是多少米吗?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指定学生讲解。
答案:314÷10÷3.14÷2=5(米)
生1:题目中告诉我们圆的周长是157厘米。
生2:可以利用圆周长的公式求出半径。
2.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指定学生讲解。
答案:157÷3.14÷2=25(厘米)
答:这根圆柱的地面半径是25厘米。
三、我学会
1、下图是一个盘子的平面图,你能找出它的圆心在哪里吗?请你说出你的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定小组汇报。
生2:不同意,半圆形的周长应该是整个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的长。
师:你觉得谁说得对呢?
我们不要认为是半个圆周长就是整个圆的一半,画出图形,我们很容易发现:计算半圆形的周长时,还有一条直径,一定不要忘记了。
(2)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指定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集体核对答案。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小节的课程的学习,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学难点:
圆的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圆周长的计算。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求哪些图形的周长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如果让你求一个湖泊的周长你能求出来吗?
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回答,集体汇报交流)
(播放导入)
过渡语:生活中有很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圆的周长。
游乐场里有一种双人自行车,这种车车轮的直径是0.8米。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车轮的周长吗?
1.教师指定学生读题。
2.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并动手展示,其他学生补充并指正。
生1:用绳子把自行车的车轮缠绕一周,然后量出缠绕的绳子的长度。
生2:在自行车的车轮的任意一个位置标记出来,然后让标记的位置着地,在地面上沿着直线滚动,一直滚动到有标记的地方再次着地结束,然后测量出车轮再地面上滚过的路线的长度。
(4)最后要注意标明圆心和半径。
3.按设计要求,这个圆形跑马场的半径是15米,请你帮助施工员陈师傅设计一个画圆的方案。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积极巡视并参与其中,对于没有思路的小组适当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