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习题演练课内容目录:1、典型习题2、2017年考试真题3、2015年考试真题一、案例题案例题作答三原则:1、条理明晰2、宁滥勿缺3、无中生有注意:不要总想着标准答案,国家人事考试中心从不公布标准答案案例题答题关键:打开思路,列出要点1、2004 年真题【案例二】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5万辆,现有职工1100 余人。
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扳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
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吨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4 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
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
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
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电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
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它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
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
全厂现有小客车8 辆,货车16 辆,叉车15辆。
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8m、转弯半径大于9m。
次干道宽度5m、转弯半径大于6m。
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
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 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900kVA。
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
锅炉房内设3台4t/h 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
空压站安装有4 台供气量为20立方米/min 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
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天车司机开始起吊。
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
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
【问题】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
2、2007真题【案例三】某火力发电厂有6 台额定压力13.72MPa、额定蒸发量670t/h 的电站锅炉。
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 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
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
制氢站装有1 套制氢设备和4 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3.2MPa、体积13.9m3。
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
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
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
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
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
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
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
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
【问题】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突发因素。
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2009真题【案例四】D 电厂有2 台200MW 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包括发电锅炉、汽轮机组和发电机,附属子系统包括启动锅炉系统、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点火及助燃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等。
启动锅炉系统有2 台额定蒸发量29t/h、工作压力2.6Mpa 的启动锅炉。
点火及助燃系统有2 个单罐储量500t 的柴油储罐,各存柴油200t。
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有5 个单罐容积为20m3 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 的储氢罐。
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有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
用电设备使用380V 动力电源。
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
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
2008 年3 月1 日,班长甲持工作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后,未按动火作业要求落实相关措施,就带领工人在柴油储罐罐顶预留呼吸孔处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油罐着火、爆炸,造成5 人死亡。
【问题】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
2、指出上述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
3.提出上述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4、2009 年【案例五】E钢铁公司棒材厂的加热炉使用煤气为燃料。
2008年4月9日8时,棒材厂1号加热炉停产检修,更换煤气阀组后面的补偿器。
11时更换完补偿器后,由工长甲负责组织引燃煤气。
按照引起操作程序,先用氮气对加热炉进行吹灰置换,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引燃煤气点火。
工长甲让维修工乙和丙两人去开阀组后面的截止阀,两人合力未能打开。
乙取来一个铁质扳手。
11 时35分,乙在松动截止阀的紧固螺栓时,扳手与螺栓撞击产生了火花,遇到泄漏的煤气着火。
工长甲在现场立即拿灭火器灭火,但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扑灭,现场火势迅速蔓延并发生爆炸,乙当场死亡,丙被烧伤。
甲手足无措,带着丙慌忙离开现场并赶赴医院。
事故后调查发现,由于阀组前球阀密封不严,煤气从密封处泄漏,扩散到截止阀处。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设备损失500 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30万元,停产损失300 万元,丙住院治疗费用80 万元,支付乙家属抚恤金25 万元,丙歇工工资3 万元,事故罚款15 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1 万元。
【问题】1.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指出甲、乙、丙3 人在操作过程中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3.指出本案中E 钢铁公司棒材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
4.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E 钢铁公司棒材厂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2017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案例一】背景缺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0号),A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后,应及时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
办理变更手续时,不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为()。
A.工商营业执照B.安全生产许可证正本C.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D.近三年安全检查记录E.甲的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2.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A公司2016年属于使用安全生生产费用的支出为()元。
A.122.4B.132.7C.134.5D.141.3E.1463.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2008),该起火灾属于()。
A.A类火灾B.B类火灾C.C类火灾D.D类火灾E.E类火灾4.甲接到井下发生火灾的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包括()。
A.启动应急救预案B.向当地政府监管部门报告C.通知井下作业人员紧急升井D.组织救治受伤人员E.组织人员维修通风巷道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关于该起事故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A.死亡人数21人B.死亡人数22人C.死亡人数23人D.重伤人数97人E.重伤人数99人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限令第493号),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C.事故责任单位年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D.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E.事故发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专篇7.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A公司应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在制定分级管控制度时,针对的对象应包括()A.高危工艺B.高危物品C.高危岗位D.高危人群E.高危场所案例二二:C企业为汽车密封条生产企业,主要原料为橡胶,为扩大生产,在 Q 市某工业区租赁三层办公楼主体,厂房 2 栋,2015 年 10 月投产。
1#厂房为单层节能钢结构厂房,位于三层办公楼东侧,建筑面积 5000m2,厂房内有 5 条生产线,主要工艺为:胶粒挤出→微波硫化加热→喷涂→植绒(采用聚酯绒毛)→打磨→喷码→粗切割。
主要设备有:挤出机、微波硫化箱、喷涂机械、植绒机、打磨机、牵引机、喷码机、切割机、空压机等,厂房西北角设有空压机房。
2#厂房也是单层新型钢结构厂房,位于 1#厂房的北侧,建筑面积 5000m2,厂房内为 3 个作业区,其中 I 区为人工油漆喷涂区,安装有通风系统,并采用活性炭对气体净化。
II 区为注塑成型区,安装有 25 台高温对撞压机。
III 区为冲切区,安装有 40 台气动冲切机。
2#厂房北侧设有危险化学品库和 2 个气瓶库,危险化学品库内有油漆、胶、醋酸乙酯、二甲苯、酒精、正庚烷等。
2 个气瓶库分别存放氧气、氩气、乙炔等气瓶。
2017 年 1 月 10 日,C 企业发生苯中毒事故,导致一人受伤。
2017 年 3 月 16 日,Q 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对 C 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检查时,发现 C 企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不全,植绒室内未使用防爆电器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Q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 C 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该企业限期整改。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按照Q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整改要求,C企业应开展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为( )。
A.日常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D.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E.职业健康检查评价2.针对植绒产生的聚酯绒毛粉尘,应采用的除尘方法为( )。
A.布袋除尘B.自然沉降除尘C.静电除尘D.活性炭吸附除尘E.旋风除尘3.C企业应组织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最长检测周期为( )。
A.1个季度B.半年C.1年D.2年E.3年4.C企业2#厂房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
A.高温B.苯系物C.噪声D.微波辐射E.矽尘5.C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在合同中写明的职业卫生内容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