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分析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它塑造的人物用金圣叹的话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今天我们就以说读的形式来领略它的魅力。
二、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2、文体常识章回体小说三、字词积累1、重点字窥望(ku)趱行(zn)怄气(òu)聒噪(u)嗔怒(chn)恁地(nèn)干系(xì)勾当(dàng)撇下(pi)怨怅(chàn)计较(jiào)兀自(wù)尴尬(à)逞辩(chn)2、多音字扑(p)朴刀省(xn)省得、反省(p)朴素(shng)节省(piáo)姓朴3、形近字趱(zn)趱行塌(t)死心塌地皓(hào)皓齿嗔(chn)嗔怪攒(cuán)攒集遢(t)邋遢诰(gào)诰命慎(shèn)慎重臜(z)腌臜榻(t)卧榻梏(gù)桎梏缜(zhn)缜密4、重点词面面相觑:互相望着发愣。
逞辩:卖弄口舌。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窥望:暗中观察。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5、词语辨析“窥望”“窥探”辨析“窥”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的意思。
“窥望”是偷偷地看;“窥探”指暗中察看。
四、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复述选文情节:(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
(2)小组内复述(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2、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3、故事情节分析(分两部分)(1)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伏笔。
(2)全文的高潮,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志斗勇。
4、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第二课时一、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课前浏览《水浒传》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杨志事迹和杨志性格。
1、杨志事迹(学生概述):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第17回)2、杨志性格(教师归纳):"失意、得志、幻灭"(茅盾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
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
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3、《智取》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二、探究阅读:杨志押送生辰纲是以失败告终的,请问: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第一层次探究;结合课文中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联系你所知道的杨志的其它故事,试着从杨志本人身上找答案。
请结合文章中关于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以“杨志失生辰纲之我见”为内容说话。
示例:杨志是一个老练、精明、谨慎的人。
接受任务后,为了预防“强人”,将众军伪装成客商;行路时间、路线选择;不许军健在黄泥冈歇息等这些内容都可看出。
杨志又是一个蛮横粗暴的人。
他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强迫禁军赶路,不许歇息,不许喝酒,一意孤行,动辄打骂。
与老都管、虞侯也不能很好沟通,成为对立面。
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官迷(不必苛求词语相同,能够概括杨志的性格即可。
)2、第二层次探究:文题为“智取生辰纲”,吴用、晁盖等人想了哪些计谋最终取得生辰纲?试着从他们身上找找杨志失败的原因。
请结合七星聚义的大致内容以及文章的第二部分,说说晁盖等人“智”在何处?(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无还击之力。
(补充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酷热的气氛;烘托人物烦躁不安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而晁盖、吴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
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
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晃盖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
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急于歇息。
晁盖等人为杨志一行已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将进入的埋伏圈。
(3)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矛盾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此智更说明晁盖等人运用前两智的高明得当。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
刘唐与白胜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3、第三层次探究:你还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杨志失败的原因吗?三、把改写的课文与原文对比,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结尾的好处。
改写内容的要求: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
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冈)范围内叙述故事。
(投影示例)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红日当天,十分大热。
晁盖吴用一行七人潜伏在黄泥冈松林里歇凉。
"来也!来也!"眼尖的,早见十五人沿着一条僻路,慢慢走上冈来。
内中一个,头戴凉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手持藤条挥舞。
众人知道,此人便是江湖上人称"青面兽"的杨志。
(开端)十五人上得冈来。
晁盖一行隐身松林,听得松林那边一场争说:原来杨志不准在冈上停留,众军士公然抗命。
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吴用吩咐一人去林边舒头棵脑价望,却故意让杨志瞧见。
杨志果然拿了朴刀,赶入松林。
七人指着地上排开的七辆江州车儿,称是濠州贩枣商客。
杨志去疑,同意众军士在冈上暂息。
(发展)这时,白胜挑着一担酒,唱着山歌走向高冈。
天热难当,众军士要买酒止渴。
见杨志制止军士买酒,晁盖一行掏出五贯钱,顷刻喝光一桶。
刘唐从另一桶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白胜赶上制止,追入松林。
吴用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便去桶中兜酒。
却被回头的白胜劈手夺过,倾在桶里--此时,蒙汗药已当着杨志之面不知不觉下于酒中。
杨志见剩下一桶酒已被吃过,料酒中无药,同意众军士买酒。
杨志自也吃了半瓢。
(高潮) 白胜挑着空桶唱着山歌下冈。
晁盖、夹用一行指着杨志等十五人喊道:"倒也!倒也!"只见十五人一个个头重脚轻,软倒在地,动弹不得。
晁盖一行推出江州车儿,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上车子,叫声"聒噪",扬长而去。
(结局)(悬念:读完最后一段补叙文字,吴用妙计始真相大白。
以杨志失陷生辰纲为主线叙写,令读者在阅读紧张曲折的情节时,始终留有不解之谜。
最后悬念解除,出乎意料之外,又本乎情理之中。
结尾补充交待八位好汉的姓名、用药过程,突出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点名了题目。
)四、拓展延伸被麻翻的杨志醒来后会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以“一个时辰后,杨志醒来”为开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尾。
(注意把握杨志的性格特点)五、主题归纳一方面从作者对杨志的蔑视和对晁盖等人的赞许的情感中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的思想感情。
另一方面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体现了作者所倡导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
这篇小说从社会环境和人物矛盾冲突中体现小说揭示的社会黑暗现实六、写作借鉴构思精巧,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艺术特色。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
七、课外积累《水浒传》人名谜语三十六中抓重点——林冲(“三十六”等于两个“十八”,“十八十八”可组成“林”;“重点”别解为“两个点”,为“冫”,“中”抓“冫”即“冲”字。
)天各一方月影重——吴用(“各”的一方,取“口”;“月影重”即“用”字)节育措施拖不得——方腊(“育”字节去一半,剩下“月”;“措施”二字的“拖”不要了,留下“昔方”。
)尉迟恭阵亡,秦叔宝归天——丧门神(尉尺恭”和“秦叔宝”是家喻户晓的门神)基础积累1.对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A.窥望(kuì)趱行(zn)怄气(òu)聒噪(u)B.嗔怒(chn)省得(xn)恁地(nân)干系(xì)C.勾当(òu)撇下(pi)怨怅(chàn)计较(jio)D.兀自(wù)尴尬(à)逞辩(chãn)朴刀(p)解析:A选项“窥”读“ku”;C选项“较”读“jiào”;D选项“逞”读“chn”。
2.下面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 吹嘘逞辨椰瓢小本经纪B. 晌午晁盖兀的诺诺连声C. 这厮虞侯三阮面面厮觑D. 朱砂生辰藤条赤日炎炎解析:A项“辨”应为“辩”,B项“诺诺”应为“喏喏”,C项“侯”应为“候”。
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 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诺诺连声。
B.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C. 负责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一路上可谓是费尽心机,力求“生辰纲”不失。
D. 由于天气非常炎热,汉子担子里的酒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枪手货。
解析:“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