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
1995年6月15日,“亚神”号货轮在航线上遭遇异常风暴,船体剧烈摇晃。
为船舶安全,船长命令船员将舱面上的木箱货物推入海中。
16日清晨,风暴停息。
“亚神”号被风暴带到A地沙滩搁浅。
为使船舶起浮,船长命令开足马力后退;致使船舶动力装置受损。
“亚神”号遂与B拖轮公司达成拖航协议,由B公司所属的“舟山”号拖轮拖至邻近的C港进行临时检修,拖航费用5万元人民币。
拖航过程中,“亚神”号舱内货物起火,烧毁价值5000美元的货物,船舶甲板被熏出一个洞。
为灭火,船长命令船员向舱内灌水,湿损货物价值6000美元。
18日,“亚神”号抵达C港。
在C港检修船舶期间,为将货物卸载在码头、储存、重装等,支付费用5000元人民币,另外港口费用、船员工资、船舶所用燃料、物料等耗费人民币4000元。
货物在码头露天储存时,天降大雨,货物湿损4000元人民币。
21日,“亚神”号驶离C港,
两天后到达目的地中国D港,船长立刻宣布了共同海损。
船方与货方约定在D 港理算。
8月20日,理算结束,“亚神”号不提供担保,也不支付分摊款项。
1996年7月10日,货方向中国D地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问题】
1.本案应如何确定准据法?
2.本案哪些损失属于共同海损?哪些不属于共同海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