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丽是一种错误辩论内容

美丽是一种错误辩论内容

美丽是指:既好看又漂亮,是人或物本身的形式、比例、布局、颜色等符合社会主流,给人以近乎完美的视觉感受或理想境界。

美丽与美不同。

在字典中福是指:一切顺利,幸运。

祸是指:损害、灾难、危害等。

其实所谓的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判断而得出的结论,是对已发生事物结果的一种评判。

针对今日辩题,我方理解是:美丽这种外界条件对美丽本体的发展核心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仅对于美丽的个体而言,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其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

因自身美丽自以为是,凭借美丽不思进取,过分依赖美丽的人大有人在,而这些人正是由于自身的观念不完善及社会观念作用使得美丽对自身的发展核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正如当年的陈臻儿,18岁就获得了中国小姐河南地区冠军,在这之后便被称赞环绕,骄傲自满,最终星路断绝。

因此,我们讲美丽其实是祸不是福。

第二:从外界环境对主体的影响来说,美丽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的享有,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由于美丽的本身价值内涵,驱使人去追逐,以致在追逐过程中使人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容易采用不正常手段,对美丽本体发展核心造成损害。

使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例外心理,势力心理,美言心理,被这些心理所控制,从而产生不道德的做法,正如藏羚羊拥有美丽的皮毛,于是人为了占有这种美丽,不择手段,以致藏羚羊惨遭灭绝。

所以,美丽是祸不是福。

第三:从社会事物发展所倡导来说,美丽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被外来因素所干扰,以致向祸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并不是排斥美丽,而是要正确看待美丽,时刻警惕美丽的祸患,时刻提醒大家在美丽面前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以达到一种趋利避祸的理想境界,从而美丽的真正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不致被祸患所蒙蔽它真正的内涵。

如果大家都怀着美丽是福的处世态度,那社会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花瓶。

避祸以后不代表就有福了,而是减少美丽是祸给主体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美丽是祸不是福。

其实美丽只是事物的一个性质,而不是一事物的全部性质。

不能把所有的功绩归于美丽。

美丽是祸,但美丽的主体不一定遭受祸患,祸患激发是有条件的,我们正是要通过本次讨论警惕美丽的主体,防止祸患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美丽是祸不是福。

2辩反驳:
1
正方曲解美丽,把美丽意义扩大化如:心灵美也算美丽,而且美丽与美不是一
个概念,美最早的意思是味美,现在意思更多,但我们总不能把美食解释为美
丽的食物吧。

2
美丽与美丽的事物合体,把美丽事物的幸福完全归功与美丽。

如:一个美丽的
人成功了,不一定是美丽给他带来的成功。

更多的美丽的人抱着他们的梦想等
待着它的幻灭。

3
美丽与其他优良性质合体。

如:美女的成功不一定是美丽带给她的,而且我们
在讨论美丽的祸福问题而不是美人的祸福问题,美丽只是事物的一个性质,而不是一事物的全部性质。

4
脱离社会的残酷性谈美丽的美好。

我们都活在现实世界而非艺术或抽象的世
界,美丽是福是祸是要放在社会中去考虑的,很遗憾的是我们生活的是残酷的,
美好事物往往会遭到恶势力的打压。

5
上帝是公平的,世间万物都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有得必有失,接近完美或
理想的事物也会造成其有致命的缺陷,使其更不具有生存优势,灭亡自然也会
较快。

6
美丽是祸,但美丽的主体不一定遭祸,祸患激发是有条件的,我们正是
要通过讨论警惕美丽的主体防止祸患的发生。

开始辩论之前,让我先来剖析一下今天的辩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美和美丽的概念是有区别的,美丽是指“看了让人产生快感的,好看的。

”也就是一种引起视觉的外在表现。

辩题里的“祸”,是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呈现的最终结果。

当然,福就是与之相对的一面。

回到今天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美丽是祸不是福,也就是要就美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下面我将分别从祸和美丽的分类两层面进行阐述。

首先,美丽之于人的灾祸可以分为两种,拥有美丽者自己承受的和给他人带来的。

成语中的“红颜薄命”就是在形容前者,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貂蝉,还是《史记》笔墨下的虞姬,她们都是在美丽的鼎盛时期骤然陨落,就算是生命完结之前,她们经历的坎坷岂是泪如雨,人断肠能哭诉得完的?这是美丽给自己制造的灾难。

同样是成语,“红颜祸水”讲述的是另一种灾难,因妲己葬送的周朝,因海伦毁灭的特洛伊,诸如此类的事例中外比比皆是,美丽带来的灾祸小则波及亲友,大则颠覆王朝,难道这样的悲剧不让人痛心吗?
其次,虽然美丽存在的对象不同,但引出的祸患都值得深思。

我们从不假设“如果没有美丽”会怎样,因为任何人不能否定美丽的存在,它的诞生不是错误,但它是祸的根源,由之引发的一切都可归于祸的范畴。

比如圆明园,它之所以惨遭焚毁,是因为它的美丽引发了人类的贪念,所以才上演了“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一律烧掉”的悲剧。

这是间接的祸,直接的灾祸莫过于圆明园建设过程中耗费的巨大人力、财力和时间,施工中累死的劳力们甚至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一丝痕迹。

又比如美丽的人,可能会招致关注,使自己压力倍增,又可能因美丽而自满,每天沉溺在美丽带来的虚荣之中,因而愿意为美丽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如此恶性循环,永无止境。

结果只能使财力用尽,道德变质。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不否认追求美丽是人的天性,但是天性应该是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好比一个刚刚具备视觉的婴儿会主动在黑色和彩色的玩具之间选择彩色的,天性追求的美丽只是视觉的冲击,这种追求不都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美丽或祸国殃民,或祸及自身,或是争权之棋,或是替罪之羊,因此我方坚持认为,美丽是祸不是福。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