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学校:辽宁省开原市红旗小学学科:小学语文姓名:喻琦一、教案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背景如下:(一)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二)学科:语文(三)课时:第二课时(共两课时)(四)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认识3个生字。
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理解坐井观天的寓义,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二篇,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四、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揭示成语寓意。
能够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懂得像青蛙那样坐在井中看天是不对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小鸟、青蛙图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PPT)复习生字,读词语。
(二)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PPT)指名朗读第一段:师问: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地方?利用PPT讲解井沿的位置(举一反三:碗沿、河沿)【百度图片搜索】坐井观天图片-1&st=-1&pn=3&rn=1&di=9400&ln=1998&fr=&fm=result&fmq=75031_R&ic=0&s=0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di9400&obj URLhttp%3A%2F%%2FUpload%2F8.jpg&fromURLhttp%3A%2F %%2Fchinese%2Fidiom_detail.aspx%3Fid%3D42&W400&H4 12&T8551&S50&TPjpg-1&st=-1&pn=3&rn=1&di=9400&ln=1998&fr=&fm=result&fmq=75031_R&ic=0&s=0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925&objU RLhttp%3A%2F%%2Fweb%2F17469%2FotherData%2F1%2F17469_23352 5%2F17469_233525_89401.jpg&fromURLhttp%3A%2F%%2Fweb%2Floa dwebpage.do%3F17469_233525_149674_4&W700&H701&T10067&S152&TPjpg (2)分段朗读2-7段,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
3、整体感悟,第2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1)看课件练读第一次对话。
(出示PPT指名对读)通过读文知道了什么?(2)看课件感悟第二次对话。
(出示PPT,男女对读)1、通过朗读第二次对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师问: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板书:无边无际)3、学习“无边无际”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PPT展示图片)指名朗读小鸟的话(读出劝告的语气)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板书:井口)所以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解释大话)指名朗读青蛙的话(读出不相信的语气)5、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为什么小鸟说的对?(PPT出示小鸟飞过的地方)(板书:见多识广)【百度图片搜索】大海的图片-1&st=-1&pn=258&rn=1&di=035&ln=1999&fr=&fm=result&fmq=23750_R&ic=0&s= 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58&-1&di035&o bjURLhttp%3A%2F%%2F2007-08-24%2F437546_2.jpg&fromURLh ttp%3A%2F%%2Fshow%2F1%2F65%2F01ad44e949345b81.html&W10 00&H710&T7341&S450&TPjpg高山的图片-1&st=-1&pn=97&rn=1&di=830&ln=1996&fr=&fm=&fmq=51968_R&ic=0&s=0&se=1& 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97&-1&di830&objURLhtt p%3A%2F%%2F2008-08-12%2F20088_2.jpg&fromURLhttp%3A%2 F%%2Fshow%2F1%2F47%2F72db743ab3a478e9.html&W1024&H685& T6865&S214&TPjpg草原的图片-1&st=-1&pn=132&rn=1&di=3135&ln=2000&fr=&fm=result&fmq=89359_R&ic=0&s =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32&-1&di3135 &objURLhttp%3A%2F%%2Fdown%2FUploadFile1458%2F%2Fsc11060 6_1a.jpg&fromURLhttp%3A%2F%%2Fdown%2Fbig_down.asp%3Fid% 3D5848&W1024&H730&T8615&S134&TPjpg森林的图片-1&st=-1&pn=82&rn=1&di=150&ln=1999&fr=&fm=result&fmq=34531_R&ic=0&s=0 &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2&-1&di150&obj URLhttp%3A%2F%%2F2007-09-07%2F2238455_2.jpg&fromURLht tp%3A%2F%%2Fshow%2F1%2F47%2Ffd219a42585c84e9.html&W100 1&H711&T7423&S370&TPjpg【百度MP3搜索】播放神秘园之歌.com/m?word=mp3,,,[%B1%B3%BE%B0%D2%F4%C0%D6]&cat=0&gate=1&ct=8&tn=bai dumt,%C9%F1%C3%D8%D4%B0%D6%AE%B8%E8++&si=%C9%F1%C3%D8%D4%B0%D6%AE%B8%E8;;%B1%B3%BE%B0%D2%F4%C0%D6;;0;;0&lm=0&mtid=3&d=7&size=5242880&attr= 0,0&titlekey=6,56&mtype=2青蛙为什么会错?(做实验:用纸卷成纸筒看图片)(板书:目光短浅)【百度图片搜索】天空的图片-1&st=&pn=619&rn=1&di=5795&ln=2000&fr=&fm=&fmq=62328_R&ic=&s=&se=&sme =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619&-1&di5795&objURLhttp%3 A%2F%%2Fup%2F2009%2F11%2F5%2FA1290190A.jpg&fromURLhtt p%3A%2F%%2Fshowfile.aspx%3Fid%3D5775%26fileid%3D8822& W3648&H2736&T8014&S186&TPjpg(3)感悟第三次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