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设计说明教材

模板设计说明教材

模板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六库至跃进桥段三标,采用钢木结合模板,架体采用液压自爬模。

二模板2.1 简述本套模板具有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

在单块模板中,胶合板与竖肋(木工字梁)采用自攻螺丝和地板钉连接,竖肋与横肋(双槽钢背楞)采用连接爪连接,在竖肋上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吊钩。

两块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固定,从而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使模板受力更加合理、可靠。

木梁直墙模板为装卸式模板,拼装方便,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能拼装成各种大小的模板。

模板允许砼侧压力为60KN/M2。

模板的组成序号名称效果图1 吊钩2 竖肋3 横肋4 连接爪5 芯带6芯带插捎和垫板7 拼缝背楞注:模板面板为21mm厚进口维萨板。

三主要施工节点3.1 直墙模板拼缝结点如下图,直墙木梁模板通过芯带进行连接,模板与模板之间直接拼缝时,采用拼缝一的做法,当模板与模板之间不能拼在一起时,则增加拼缝模板,用芯带压住拼缝模板,按拼缝二做法。

墩身为矩形所以阳角处模板通过斜拉杆控制,角部模板贴上海绵条,能有效保证模板角部不胀开和漏浆。

3.2 模板拼装质量标准模板的质量满足甲方施工要求,拼装成型后,需达到以下标准:1.板面对角线误差值小于3.0mm;2.相邻模板高低差±0.5mm,两块模板拼缝间隙±0.5mm ;3.板面平整度±0.5mm,模板局部变形不应大于1.0 mm;4.21mm的维萨板倒用30-40次。

(改装除外)四模板拼装4.1 工具常用模板拼装工具有:手电钻、开孔器、钻头、批头、电刨、电锯、曲线锯、锯片、墨斗、铅笔、卷尺、角尺、电锯、靠尺、线坠、油漆刷、灰刀、毛笔、扳手、胶枪、气钉枪、气钉等(部分如图1)。

图1 工具手电钻扳手靠尺(按图中摆放)胶枪线坠卷尺4.2 辅助材料油漆、玻璃胶、原子灰、自攻螺钉、铁钉、钢丝等所用到的材料。

4.3 拼装平台模板正面打自攻螺钉,要求平台高度200-400mm,可选用“工”字钢,或者槽钢搭设平台(如图2);要求操作平台搭设牢固、安全、平稳,对应的各构件平行而且确保在同一水平面上,对角线长度保持一致。

图2 搭设平台(适用于正面上自攻螺钉)4.4 模板拼装过程4.4.1 放置背楞按照图纸所示间距把背楞排放在搭设平台上,在背楞上画上定位线,拉准对角线,让任意两条背楞构成的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图5 组装木梁过程4.4.2 木梁组装按图纸尺寸,先在背楞两端各放一根木工字梁,画上定位线,拉准对角线,让两根木梁构成的长方形对角线相等,然后用连接爪螺栓固定。

这两根木工字梁的同一端连上一根细线,作为基准线,其他木梁都对齐这根基准线排放,并保证与两边的木梁平行,把每根木梁用连接爪固定。

在固定连接爪的时候,将要装吊钩的木梁两侧都要用连接爪,两边的木梁连接爪要固定在木梁内侧,其余的木梁连接爪的方向交错放置。

最后按图纸尺寸装上吊钩 (过程如图5) 。

特别注意,在选择安装吊钩的木梁时,距吊钩孔距离最近的木梁腹板指接缝应该大于1.5米;安装吊钩时,要用一块钢板和吊钩夹紧木梁,然后用螺栓固定,钢板的大小尺寸和孔位与吊钩的钢板一样。

4.4.3 铺设面板把四块面板先全铺好,把尺寸量好(如图6)。

图6面板定位将第一块面板四角打引孔,钢钉定位(不要钉太深)如图7。

图7 钢钉定位将此面板引孔定位,打引孔(如图8)。

图8 面板引孔定位将引孔前端扩大2-3mm(如图9)。

图9 引孔前端扩大用电钻打自攻螺钉。

将4角处钢钉拆下,打自攻螺钉。

铺第二面板,将接缝处抹玻璃胶,粘合,拼缝紧凑(如图10)。

图10 铺第二块面板以后步骤重复1-7步进行操作。

面板全部铺好后,将板面擦干净,去除尘土,将面板表面水分擦干,将调好的原子灰抹于面板螺钉处,刮平。

安装端头木方,如果面板超过了木梁的长度尺寸,就要根据需要尺寸临时增添端头木方。

端头木方的作用是:增加模板顶部的整体刚度,防止混凝土污染模板背面,最重要是防止起吊时木梁跟面板间发生位移(如图11)。

图11 安装端头木方用塑料薄膜将面板包好,养护。

码放(如图12)。

图12 码放4.4.4 打对拉螺杆或埋件孔根据图纸模板拉杆孔的大小,给手电钻装好相应的开孔器。

按图纸孔位,用墨斗弹好线,确定孔在模板上的位置,要求孔的上下、左右位置偏差在2㎜以内。

注意,保证电钻与模板面垂直,打好的孔无偏斜现象。

每个孔的内壁、孔沿上刷好两遍油漆,防止模板渗水膨胀。

这样,模板的拼装就完成了。

用油漆毛笔按图号标明每块模板,防止模板过多,混乱使用。

4.4.5 模板的堆放组装完成的模板,需要有规律的堆放在一起。

首先,选用一块平坦、坚实的场地,确保模板堆放时不会发生倾斜。

将第一块模板面朝上并保持离开地面净高300mm以上,背楞朝下放置平稳,确保水平,不能有晃动余量。

然后在面板上放置2-3根长条木方(一般间距为2米),木条长度与模板长边相近即可,接着放第三块模板,一般5、6块为一堆。

注意保护面板,防止受雨淋和暴晒,储存期超过一周的应用帆布遮盖起来(如图13)。

图13 模板堆放图14 模板吊升4.4.6 模板吊升钢丝绳与面板接触处要垫木块(如图14)。

4.4.7 合模合模前模板用洗衣粉水清洗面板,清洗面板宜用中等硬度的毛刷刷洗,板面要擦干净,否则模板上的灰尘会沾到混凝土的表面。

必须确保本工序在混凝土冲毛之后进行。

模板干后,用刷子或干净的毛巾,将模板表面刷上脱模剂。

不要刷太多,严禁流淌,以有油光而无油痕为最佳。

保证脱模剂均匀,雨后可再刷一遍脱模剂。

检查钢筋是否与模板拉杆孔、埋件系统相冲突,有冲突的须调整钢筋位置。

按照施工测量点,焊牢在钢筋上控制模板间距的定位支撑,一般工地采用钢筋两侧加混凝土保护层做内撑。

检查钢筋四周是否有入模障碍物,进行清理。

吊模。

起重机吊钩挂好两根钢丝绳,头带卡环,栓在木梁吊钩上。

吊车要缓慢起动,在模板没离开地面时,起动一定要慢。

吊车转到指定的位置,缓慢落钩,模板落稳后,将模板临时栓好,解开吊钩卡环。

继续吊下一块模板。

合模校正。

先将模板边缘用仪器或线坠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并用角尺调整阴阳角模板的角度,确保垂直度与角度达到设计要求。

然后穿好套管、拉杆,拧紧螺母。

复查模板,调整至符合浇混凝土要求。

注意,套管不宜过长,伸出模板背面20㎜为佳。

4.4.8 拆模浇筑完混凝土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6MPa时,可以松动对拉螺杆一到二扣,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可以进行拆模。

拆模时先卸下拉杆螺母,抽出拉杆,堆放在适当位置。

卸下芯带,将模板后移或者吊走。

如模板内有定位的埋件系统,应先拆卸安装螺栓。

五模板的使用及注意事项5.1 储存模板在出厂时含水量较低(8%-10%),在使用前应使模板的含水量接近其使用环境。

模板堆放时,应堆放在通风,无雨淋,太阳不能暴晒的场所,并有适当遮盖。

模板可以重叠堆放,一般高度不超过3包。

若在潮湿及炎热的环境中堆放2个星期以上,应拆除包装上的打包钢带,以免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打包钢带在模板边缘产生压痕(如图15)。

图15 模板堆放5.2 切割加工沿表面木纹方向切割可以获得最好的切割效果。

若与表面木纹方向垂直切割,建议使用钨钢头的合金锯片,每分钟的转速达到4000转以上的切割工具。

切割速度可以参考下表。

切割速度与进给速率对照表机器切割速度进给速率圆形锯齿3000~6000m/min 31m/min条形锯齿3000m/min 1~7m/min线形锯齿540m/min 3.2m/min制模工工具角度50 750下/min 切割后可以在边缘稍稍打光,注意不要损坏表面覆膜。

5.3 封边为了确保模板的长期周转使用,在切割和钻孔后必须采用含丙烯酸成分的油漆进行封边。

要求必须分别封边两次,确保模板边缘充分吸收油漆(如图16)。

5.4 放置为获得模板最大的强度,木梁应该与模板表面层木纹方向垂直。

表面层木纹方向,即为单块面板的短边方向(如图17)。

图16 封边图17 模板安装5.5 板与板之间的拼接由于木材是一种自然资源,不同的含水量,尺寸就有微小的变化。

在拼装时,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处,应留0.5~1mm的空隙。

每隔5块板,接缝可以用海绵胶带或硅胶过渡,使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并吸收水分后有变形的余地(如图18)。

图18 胶带5.6 模板的紧固若用螺钉固定,建议预先钻细孔,固定部位应离边缘20mm,离角25mm。

通常在紧固螺钉前需在孔上打上环氧树脂或硅胶,再拧紧螺钉,拧入深度应至少保留2-3层薄板(约3-4mm)不被穿透。

在对混凝土表面有很高要求时,螺钉头应拧入至模板表面以下2mm,然后用环氧树脂或原子灰充填抹平(如图19)。

普通钉子因紧固力较小,一般只用于水平方向固定使用。

在竖直方向支模时以及混凝土侧压力较大时请勿使用。

在对混凝土表面有很高的要求时,可采用从模板背后紧固的安装方法或双层面板的方法。

图19 紧固模板5.7 脱模剂请使用专用脱模剂,请勿使用废机油、动力油和菜油等。

这些油含有腐蚀性色素,将影响混凝土浇筑表面质量和模板表面。

请勿将两种以上脱模剂混用,以免因成分混乱而造成混凝土表面颜色差异。

使用脱模剂时应避免过多或过少,在浇筑前也不要过早使用。

请不要将脱模剂涂在钢筋上,以免混凝土表面沾染锈迹。

也不要将上过脱模剂的模板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

5.8 捣振振捣时应避免振捣头与板面接触,引起板面损坏。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时,尤其不要直接与模板表面接触。

5.9 拆模和搬运拆模和搬运时,必须防止模板的损伤。

特别注意模板的四边和四角,不要直接撬伤和拖伤模板。

即使采用撬棒拆模,也只能撬模板背面支撑钢结构的可受力部位,严禁直接撬模板。

5.10 清洁和堆放拆模后,必须立即清洁干净模板表面。

清洁时可以使用水或相同的脱模剂来清洁,混凝土的粘结块请使用毛刷清除,不准使用钢质工具铲,以免铲坏模板表面。

当使用水渗性脱模剂时,可以使用清水来清洗。

清洁后,请将模板竖直放置,严禁水平重叠堆放,避免模板表面压伤。

5.11 模板的快速修补在清洁后发现模板表面损伤的部位,不论是表层木质结构损伤还是覆膜损伤,都必须立即进行修补。

这样,可以确保模板经长期周转使用后,还能获得好的浇筑效果。

修补材料为常用的环氧树脂或腻子。

先将模板损伤部位的松散结构用凿子或砂轮机打磨干净,再将掺有固化剂的树脂或腻子填补伤疤处,待凝固后将表面打磨平整即可。

为增大附着力,在固化前可以适当钉几个骑马钉,以确保修补部位贴近原样。

5.12 模板内的水分平衡若模板中的水分含量变化过快(干燥的模板直接浇筑,或者脱模后在太阳暴晒下过快干燥),可能会使模板表面因内部水分布不均匀产生细微的暂时不平整现象(借助反光才能观察到)。

模板在经过1-2次浇筑后,模板内部各处水分渐渐渗透平衡,这类现象便会随之自行消失。

5.13 防紫外线辐射由于酚醛树脂覆膜长期暴晒会褪色,因此在堆放时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