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教研组活动计划
汇报课 活动计 划
第5周
林小燕
第 7 周 廖巧玉
第 14 周 严建文
课外活
举行政史地知识竞赛
动与社
组织学生撰写小作文
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纪念景点,进行思想爱国教育
计划
制订时间 2014-09-15
制 订 人
廖巧玉
大 埔 县 广 德 中 学
( 2014 )--(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活动计划
政史地教研组
教研活动的总体要求与工作设想
1.进一步抓好、抓实课改工作。积极发现和培养教学、教研实例,并将优秀案例推荐到本组教师 中, 引领本组教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以教学反思、 案例研究为重点促进本教研工作的具体化、 实效化。适当时候要组织一次校本教研有形成果展示活动。 2.进一步优化课改的推进方式。通过评比等常规手段引导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反思课改行为。 3.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及时解决课改革实验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 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和保障。着力解决校本教研过程中存 在的教师被动参与、过于注重形式、针对性差、积累和反思不够等问题。各学科要结合教学实际并 针对课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集中攻关,以此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 4.有序推进“帮扶结对”工作,探索新形势下的帮扶结对的组织形式、帮扶内容、工作规程和方 法,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搞好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5.重构课堂教学常规。完善教学常规评价体系,用以指导、规范和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使教 师的备、教、辅、改、考都能体现课改要。 二、本学期工作要求: 1、认真而及时地组织教研活动,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 各项工作。备课组教研活动则分成政、史、地来开展。 2、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课前要求被听课教师要说课,课后即使地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指出其 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坦率而真诚地交流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积极而认真地开展“素质教育进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 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积极探索并做足、做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整 合”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4、按照新课改要求,推动初中政、史、地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开展探究性学习。在 新教材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符合课改的教学方法。 5、依校本教研为重点,不走形式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6、发挥政、史、地和其它各学科的各自特长,进行学科整合,资源整合,使组内互助,使本组的 实力更强,发挥更大的教育教学力量。 7、努力提高现代技术水平,将学科与现代技术整合,不断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配合学校, 从本组实际出发,鼓励本组成员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次:组织本组成员探讨本学期教研计划,制定教研组计划和备课小组计划。 第二次:组织本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认真研究本组校本教研专题并做好具体分工安排
教研课 题及实 施计划 (包括 主持人、 预期目 标等)
第三次: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教学模式第四次: 组织教师进行示范课活动,要求每位 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争取最佳效果。 第四次: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力争在提高教学与教研的信息化 水平方面有所突破。充实和完善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推动小组。推出多媒体教学研 究课 1-2 节 第五次: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及时解决课改革实验中的问 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要把“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落到实处,着力解决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的教师被动参与、 过于注重形式、针对性和序列性差、积累和反思不够等问题。各学科要结合教学实际并 针对课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集中攻关,以此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 第六次:深入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大力推出优秀课改成果。 1.组织好政史地学科报送上级优秀论文的评定和筛选工作。 2.组织的本组教师编写优秀论文并介绍经验。 第七次:对本学期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寻找不足,适时跟踪总结和推广教学活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