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批改的有效策略

英语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批改的有效策略

英语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批改的有效策略张慧沛县龙固中学摘要: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激发,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小组合作批改作文。

本文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探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批改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英语写作小组合作批改有效策略现阶段,写作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写作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还存在着重理论指导轻实践演练的现象,所以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批改环节还是教学中的难点。

通常英语写作教学,教师给出写作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后进行全班点评,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拿出优秀的文章让大家共享。

一般来说,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给出的分数,而不是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即使学生关注教师的批改,大都修订的是教师圈出的字词等,很少能从整体立意、构思、布局等方面进行思考。

这样教师批改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

因此,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必须探寻新的途径,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自主写作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小组合作批改。

这与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相符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一、小组合作的必要性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为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依据。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又称为合作学习,起源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英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写作教学中更能凸显出其作用,这为写作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根基。

英语新课标描述了初中英语写作目标:能根据提示起草或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成小组或团队,共同探讨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而又有着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

具体来说,合作学习是说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小组之间再进行评比。

合作学习理论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之上,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配合,强调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这又与日常学习中的相互帮助有着一定的区别,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共同的任务,但责任分工很明确,这就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团结,有助于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批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与写作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写作需要通过不断地修改来完善,合作学习也需要通过组员间的交流完成共同的任务,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能否对作文做出正确的反馈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小组合作批改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非常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

二、小组合作批改的有效策略采用小组合作批改的方式批改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批改时不仅注意用语的准确性,更要注意内容表达的是否得体,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注意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避免错误重犯。

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小组合作批改的有效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科学分组策略小组合作批改能否达到预定的效果,其前提是科学分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合作需要将班级学生氛围若干个合作小组,为确保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一般采用4-5人的混编形式,学习小组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组内异质实说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有助于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补。

同时选择组成员时,要尽可能包括善于表达的、总结能力强的组员,也可以经常变换小组成员,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组间同质是说分成的若干小组在整体学习水平上不相上下,这样小组合作批改活动才能得以有效的进行。

2有效指导策略通常小组合作批改中,刚开始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批改同伴的作文,很容易关注作文中的时态错误、句子结构等语法方面的错误,忽略整体布局以及立意上的错误。

因此在小组合作批改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批改他人的作文,从而为小组合作批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随便拿出一个学生的习作作为例子,让学生共同评改,同时可以给学生逐层提出一些问题:如找出每段的主题句;作者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了吗?作者是否给出了理论或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结论是否完整?等,引导学生从习作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逐步地就会形成自己的批改观点,从整体上把握批改一篇文章的标准。

然后再具体的修改文章中出现的语法句法错误。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为小组合作批改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合作批改策略教师进行有效地知道后,小组合作批改活动就要开始了。

这时教师可以任选小组中一个学生的文章,让其他成员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对该文章进行批改并作以详细的记录。

在学生批改期间,教师可以来回走动,学生如有疑问及时给予指导。

为了让学生逐步养成批判性的观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批改参照标准,如习惯搭配是否正确;时态、语态是否准确;主谓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词性误用;拼写是否正确等。

一般来说这些批改学生都能完成,但对文章布局结构的批改则是弱项,这就需要教师给出具体的批改标准,如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Article three section type structure is clear?The author 's purpose of writing is what?The author is given enough examp les to support their point of view?Does the conclusion restate the ma in points?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批改标准,批改完文章存在的问题后,可以进行合作交流、修改阶段,组内成员间先进行交流,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并做好记录,为组间的交流打下基础。

4讨论交流策略小组合作批改中的讨论交流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外进行。

课内小组交流方式主要是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习作,各小组讨论,记录下成员的意见,组成一篇完成的文章,对习作进行必要修改后由小组代表做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对其评审。

课外合作批改主要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在小组合作批改中,每个学生都得到其他同学给予的反馈意见,课堂上没有弄懂的地方,课下可以进行修改。

5修改完善策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可以说修改比写作更费工夫,很多学生写好作文后就置之不理,不愿意在修改上下功夫。

学生如果不动手修改文章,很难提高写作能力,在反复的修改中容易悟出写作的诀窍,提高写作水平。

小组合作批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总之,小组合作批改过程中,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1杨小丽,英语作文主体参与评改方式的探索与尝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5)2陆莲枝,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有效的合作呈现着生命的课堂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很大,但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对这种教学方式使用不当,就极易走入误区,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作用,文中有几点尝试的方法:创造宽松活跃的教学环境;精心组建合理安排各组成员;角色定位,合理分工;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评价;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

关键字: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误区思考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开启其幽闭的心志。

有效地推动合作学习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从而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扬长避短,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气氛,使优等生的才华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小组合作学习就其类型讲,主要是指课堂小组讨论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各学习小组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新课程的教材中设置了许多Pairwork、Survey等内容,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互助,互相发展。

但是,目前有相当多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显现出非常热闹,而实质上效果却不明显的状况。

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对这种教学方式使用不当,就极易走入误区。

一、“小组合作学习热”的误区1、从目的与动机看---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大法宝。

就本学科而言,几乎所有的公开课和优质课展示中,小组学生讨论就像火锅的调味品一样不可缺少。

的确一些小组讨论活动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某此课堂讨论,就会思索到这此讨论活动是否真正达到了预期目标?安排这些讨论有无必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

”思考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有此活动不用讨论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可以节省时间。

2、从过程和效果看——低效、缺乏合作的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目前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成员的组合缺乏科学的安排,一般情况下,只是把学生相近的座位自然随意的拼成小组,在同一小组内部,各成员又缺乏明确的分工,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

这表现在学生在讨论学习时往往出现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有些小组一片安静,小组成员各不出声,即不查阅资料,也不参与讨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就等着老师宣布讨论结束和出示讨论题答案。

二是有此学习小组从开始讨论到回答问题,都是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讨论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

三是教室里一片吵闹声,热闹非凡,小组成员你说一句,他讲一句,大家抢着说,发表见解无序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完整表达自已的观点,以至于时间把握不好,小组讨论结束了,观点还没统一这种合作看似热闹,实际效果很差。

相关主题